上市公司涉足私募基金行业应具备“慧眼”

上市公司涉足私募基金行业应具备“慧眼”
2022年11月23日 07:16 曹中铭

日前,创业板公司优宁维的一纸公告显示,该公司拟与多家资管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引领接力行健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暂定名)。这并非今年以来首家(拟)设立私募基金的公司。据统计,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近50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比如从参与的上市公司看,其中就不乏行业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像新希望、恒瑞医药等都现身其中;从上市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节奏上看,基本上与PE/VC的投资节奏相近;从投资方向来看,生命健康、计算机、新消费、医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受青睐。上市公司选择投资这些行业或产业,显然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多年以来特别是近些年以来,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堪称可圈可点。以2021年末数据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万只,总规模达到19.76万亿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3.79万亿。虽然与公募基金同期的25万亿规模相比还有差距,但相对而言,近几年来私募基金的发展更为迅猛。

从私募基金各类型基金来看,2021年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12万亿,同比增长2.39万亿,也是规模增长最多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10.51万亿,规模增长1.05万亿;创业投资基金为2.27万亿,规模同比增长0.67万亿。实际上,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的关注,今年以来有近50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而且,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抑或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或为了整合行业资源,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或借助投资机构的专业优势,进入有前景的发展项目;或围绕产业链提前布局,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能力与综合竞争能力。当然,无论个中的目的如何,都是为了从中获利。

当然,除了专业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与参股私募基金,个中均不无“跨界”的意味。个人以为,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有几大问题须引起重点关注。

无论是参与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上市公司都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如果出资过多,或对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资金上的压力,这对于那些资金并不充裕的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A股市场上,并不乏不顾自身实力投资相关项目而“狮子大开口”的上市公司,最终无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通过借贷来解决资金难题,又将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本。

其次,参与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稳定盈利。像PE/VC的投资也是如此。PE/VC投资获利,往往通过广撒网的方式实现。一旦投资标的成功上市,往往会带来非常丰厚的收益,如果投资标的无法上市,则退出渠道非常窄,亏损也是常事。因此,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存在亏损的可能。

此外,某些私募基金的投资,亦不乏“打水漂”的情形出现。一方面,近几年来,不断有投资私募基金被骗的案例出现。相关骗局以高收益作为诱饵,吸引投资人的关注,结果连本金都赔光了。另一方面,某些私募基金专业性不足,投资决策能力较差,投资项目时看走眼,最终会导致上市公司所投入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因此,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虽然其中不乏机遇,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涉足私募基金行业,不能只靠运气,还须具备一双“慧眼”。否则,不仅不能为上市公司谋利,反而会把股东拖下水。而这,显然又是投资者不愿看到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