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提前”跌停,监管部门对异动股不可无动于衷

股价“提前”跌停,监管部门对异动股不可无动于衷
2023年02月27日 07:20 曹中铭

2月6日晚,有多达6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或控股股东或董事长遭遇立案调查,其中就包括深市上市公司万里石。与其他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或由于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原因不同,万里石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是由于其个人因涉嫌行贿。值得注意的是,在万里石发布董事长遭立案调查的公告前,当天其股价已“提前”跌停。个人以为,该公司信息存在提前泄漏的嫌疑,其股价出现异动,监管部门不可无动于衷,有必要启动调查程序。

资料显示,万里石是A股首家建筑装饰及景观石材公司。尽管有“首家”的光环,但该上市公司的业绩却令人不敢恭维。该公司2015年上市,除了上市当年及2016年连续盈利外,自2017年开始,其业绩便持续在亏损与盈利中“轮回”。2017年、2019年、2021年亏损,2018年、2020年盈利。而根据该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2022年再次出现亏损。

尽管万里石在公告中表示,针对董事长被湖南省监委留置并立案调查的事项,已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并声称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秩序正常,各项业务正稳步推进中,但对上市公司各项业务没有负面影响,不代表对其股价不会产生影响。比如除了6月当天股价“提前”跌停外,2月7日万里石股价开盘即“一”字跌停且尾盘封单超过21万手,2月8日再跌4.40%。

事实上,万里石案例的焦点在于股价突然“提前”跌停。虽然在1月31日,万里石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但此后该股股价并没有下跌,反而出现了上涨走势。而且,从2月1日至5日期间,该上市公司也没有发布利空的消息,其股价走势也较为平稳。但在6日,该股低开低走,且当天上午收盘前就已跌停。其股价走势不仅与基本面“背离”,也与沪深市场当天的表现严重“背离”。

毫无疑问,如果“先知先觉”者在6日上午股价跌停前抛出股票,那么至少就能躲过此后的大跌而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如果能够在早盘股价处于高位时抛售股票,则情形更不一样了。

沪深市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即股价先毫无征兆地大涨或大跌,此后上市公司才披露利好或利空消息。类似的现象已在市场中多次出现,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如果说巧合的话,市场上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巧合”。而在“巧合”的背后,不排除存在“猫腻”。

对于万里石此次股价“提前”跌停,个中是否存在“巧合”或“猫腻”,需要监管部门的调查才能知晓。但由于先跌停,后发布利空消息,市场也有理由质疑利空消息已提前泄漏出去,而先知先觉者通过抛售股票成功避险。

有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才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也容易在市场上制造“财富效应”。一个有“财富效应”的市场,才会吸引更多资金的加盟。毫无疑问,资本市场需要“财富效应”,某些个股股价出现异动,也是被市场认可的。但市场不能认可的是,个股股价出现异动的背后,与上市公司没有披露的利好或利空消息有关。而且,如此异动,既有违市场的公平原则,也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

因此,针对上市公司频频出现的股价异动现象,切不可等闲视之。客观上,监管部门早已建立了证监会、证监局、证券交易所三位一体的联合监管机制,而且,监管部门此前也多次表态称,股价有异动必有反应,有违规必有查处。个人以为,针对此次万里石股价出现的异动,也该到了监管部门“有反应”的时候了。而且,如果监管部门启动调查程序,也能在市场上产生警示与威慑效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