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超募后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启动调查程序

对高超募后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启动调查程序
2024年04月08日 08:05 曹中铭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上市的400多家企业中,超募企业有约200家,占比近一半,合计超募资金达1265亿元。而无论是从超募金额还是超募比例前五的上市公司看,业绩出现变脸甚至是快速变脸的却占据多数。个人以为,其中不排除某些超募公司在IPO申请文件中粉饰报表的可能。基于此,建议对高超募后业绩变脸公司启动调查程序。

当年创业板公司华宝新能发行新股,每股发行价格237.5元,发行市盈率84.6倍,实际募资58.29亿元,超募49.18亿元,超募比例超500%。该股也属于明显的“三高”发行。尽管上市当年华宝新能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出现小幅增长,但该公司预计2023年亏损1.4亿元~2亿元。股价表现方面,4月2日报收于61元。与发行价格相比,跌幅超过七成,高位买入股票投资者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华宝新能上市前的业绩堪称“耀眼”。2019年至2021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645万元、2.34亿元、2.79亿元。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为2.87亿元,增持态势持续。但2023年高增长不再,反而出现大幅亏损。其中的原因,真的为上市公司所声称的市场竞争加剧、计提资产减值等方面的原因吗?

另一家上演同样故事的万润新能亦如此。该公司计划募资15.05亿元,实际募资63.89亿元,超募48.84亿元,超募比例高达324%。虽然2022年万润新能实现净利润9.59亿元,但2023年预计亏损15.05亿元。与该公司业绩“变脸”一起出现的,还有其股价的持续下滑。该股4月2日以45.65元收盘,与当初高达299.88元/股的发行价相比,跌幅超过八成。

两家上市公司当年能够以超高的价格发行新股,既与其所处的行业有关,显然也与发行新股前“漂亮”的业绩有关。毕竟,高增长、高企的每股收益,成为其高价发行的强劲支撑,最终也导致了高超募现象的出现。

不过,两公司上市后,却没有继续延续其高增长的“神话”,不仅均出现业绩变脸,而且均出现了巨亏的现象。问题是,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

为了上市,A股市场不乏实现财务造假的公司,不乏欺诈发行的公司,也不乏粉饰业绩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企业通过包装粉饰,不仅成功跻身于资本市场,而且在新股发行时还能享受高溢价,并以高价发行完成了“圈钱”的过程。客观上,某些高超募的公司,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三高”发行特别是出现巨额超募的“三高”发行,个中的危害性是非常巨大的。不仅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遭到扭曲,也会造成市场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压力,也会严重打击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

但是,注册制下的市场化发行,却导致“三高”发行成为“常态”,也导致某些粉饰业绩的企业,也能享受到注册制的红利,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个人以为,投资者对于新股“三高”发行要有敬畏之心。对于超高价格发行的新股,最好敬而远之。否则,就有可能踩到像华宝新能与万润新能这样的“雷”。而其中导致的损失,往往有不可承受之重。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对于超高价发行的新股,也要进行重点监控。如果上市后一两年内出现业绩“变脸”甚至快速、大幅“变脸”现象,也有必要启动调查程序。特别是对于当年新股IPO的申请文件,个中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粉饰业绩等现象,都须进行重点核查。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定要严惩不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