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下称《指引》)。监管部门发布《指引》,意在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个人以为,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能够产生多赢的格局,但切不可把市值管理的“经”给念歪了。
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投资者应该不陌生,此前监管部门就经常提起过。有第三个“国九条”之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市值管理也有涉及。《若干意见》指出,要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指引》的发布,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相关规则真正落地。
《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基于此,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核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上市公司质量,以及投资者回报。而像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不过是上市公司实现市值管理的手段或方式。
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客观上讲,是有明确需求的。比如沪深股市存在大量的长期破净公司,其中,既有民企,也有地方国企及央企。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破净的众多上市公司中,央企占据的比例并不低,此外,像银行类上市公司、钢铁与建筑等国计民生的行业公司,也成为破净的重灾区。对于一个资本市场而言,这显然也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如此事实,也说明开展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指引》特别对破净公司以及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的市值管理进行“点名”,显然也是有的放矢。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外,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表现,对于市场人气、投资者信心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主要指数成分股上涨,能够推动指数的上涨。既可为投资者带来财富效应,也可吸引更多资金进场。沪深股市作为资金推动型的市场,资金的加盟,背后的意义非常巨大。
尽管开展市值管理能够产生一系列的正面效应,但上市公司却不可将市值管理的“经”给念歪了。否则,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不仅不能产生正能量,还有可能对市场产生反噬作用。
一是不可把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质量以及投资者回报,而绝非仅仅只是股价的上涨。股价上涨了,上市公司市值做大了,但并不是市值管理的全部。简单地把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上涨,显然是非常片面的。以此为出发点,有可能把市值管理的经给念歪。
二要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市值管理来牟利或产生违法违规行为。比如以市值管理之名,启动虚假并购重组以推升股价,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像近期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升温,但也有众多上市公司发布终止并购重组的公告。从宣布启动并购重组到终止,上市公司股价往往会出现“过山车”走势,个中高位买入股票投资者的损失是巨大的。类似行为,显然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三是上市公司为了市值管理而开展市值管理。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显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上述提到了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以及现金分红等,需要上市公司具备相关的条件。为了开展市值管理,没有分红实力实行“硬”分红,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无法实行股权激励,却硬着头皮强制开展,往往会得不偿失。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