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别步入误区

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别步入误区
2025年03月05日 08:04 曹中铭

    近期,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颇吸引市场的眼球。据此,在市场观点认为,这是银行类股票价值重估的表现。由于银行股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因此其价值重估之路并未走完。实际上,目前的沪深市场,价值重估的并非只有银行股。个人以为,在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大潮下,市场切不可步入误区。

   近几年来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表现堪称强劲。从2022年11月初开始,四大行股价上演了一波牛市行情。以农行为例。2022年11月2日,农行股价曾下探2.13元;今年2月18日,农行股价最高上摸5.33元,期间涨幅超过1.5倍。如果考虑到分红因素,则农行上涨幅度更大。同期上证指数处于震荡走势,且创出2020年以来的新低,两者的市场表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与银行股定价逻辑从利润表向资产负债表转移、股息率较高、监管部门提倡央企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以及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等因素有关。也正是众多因素产生“合力”作用,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包括四大行在内的银行板块,导致银行板块上演了上涨行情。可以说,期间买入银行股的投资者获利丰厚。

   事实上,除了银行类股票,科技股也迎来了价值重估,并开始走出独立行情。比如DeepSeek概念股。蛇年春节过后,DeepSeek概念股表现强劲,且短期内涨幅巨大。有业内人士认为,DeepSeek或将引领一轮科技股行情。其他的个股像宁德时代等亦如此。因受境外因素的波及,宁德时代在2025年1月初曾破位下跌,目前其股价已走出阴霾,并创出年后高点。

   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背后,是市场资金的大量涌入。当然,个中既有政策支持或推动的因素在内,但更多的是市场自发所形成共识的结果,也是对上市公司价值重新发掘的结果。显然,这也是市场进步的一大表现。

   沪深市场上演上市公司价值重估行情,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价值重估,市场却不可步入误区。否则,就有可能为之付出代价。

   首先,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实现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是上市公司股价没有反映出合理的估值,在市场共识与资金推动下,上市公司股价回归合理估值的过程。其中的重点在于上市公司股价偏低,估值不合理。因此,上市公司价值重估,不可能惠及所有的上市公司。像那些披“星”戴“帽”一簇,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等,是不可能出现价值重估的。

   其次,上市公司价值重估不可蜕变为价值投机。此前对于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市场曾经存在过误区。即将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认为股价上涨就是市值管理,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与之同理。如果欲通过拉抬股价的方式实现价值重估,显然并非是真正的价值重估,而是价值投机。

   此外,上市公司价值重估要防止出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无论是操纵市场还是内幕交易,在市场上都呈高发态势。不排除市场上有大资金、大机构以价值重估之名,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之实的现象出现,这显然是不允许的。个人以为,针对市场上某些个股股价的异常波动,监管部门有必要实施重点监控。利用大数据系统,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操纵市场与内幕交易等行为。一旦查实,定要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某些上市公司以价值重估的名义,通过发布利好消息等方式影响自家公司的股价,这同样为市场所不容。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