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队企业下降六成,审核标准不能放松

IPO排队企业下降六成,审核标准不能放松
2025年03月13日 08:09 曹中铭

    据统计,截至2月24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IPO在审企业共20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六成。其中,上交所57家,深交所54家,北交所96家。排队企业数量下降幅度如此之大,在此前是非常罕见的。个人以为,今年IPO排队企业数量大幅下降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但审核标准同样不能放松。

   如果剔除拟在北交所挂牌的企业,沪深交易所排队企业数量不过111家,这一现象其实更为罕见。在此前的核准制时代,一家企业上市难度是很大的。一是上市门槛更高,条件更为苛刻,远远不如注册制下的条件这么宽松。二是企业上市需要历经IPO辅导、递交申请文件、受理、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先披露更新、初审会,而后再到发审会的流程。时间跨度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且拟IPO企业还面临着行业周期、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是否能过会的重大不确定性。

   但即使在如此背景下,IPO排队企业数量也通常在400家、500家以上,高峰时甚至超过700家。由于排队企业数量众多,也形成了所谓的“堰塞湖”现象,且这一现象曾多次出现。

   目前沪深北市场新股发行都早已实行注册制,一般认为,注册制下的上市条件更加包容,门槛也更低,按理讲,排队企业数量更多才对。更何况,目前是三大交易所同时接纳相关企业上市。但事实却是,今年Ipo排除企业数量同比下降六成,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事实。

   IPO排队企业大幅下滑,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撤单或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较多。截至2月24日,2025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撤单或终止审查的企业多达43家,占排队企业数量的20%。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有这么多的企业撤单或终止审查,且占比如此之高,同样并不多见。更多企业撤单或终止审查,导致IPO排队企业数量更少。

   又如,近几年上市企业数量持续下滑,对企业上市热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三大交易所新上市企业数量呈下降态势,其数量分别为524家、428家、313家、100家。某一年度上市企业数量低于200家都是不多见的,更何况2024年只有区区100家。连续多年上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对企业上市热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IPO审核从严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证监会及三大交易所等高举“监管从严”的监管理念,并在实践中予以实施。其中的“监管从严”,当然也包括IPO审核从严。更严格的审核,能将更多不符合IPO条件的企业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而且,更严格的审核,也能让某些拟IPO企业知难而退。那些意图带病“闯关”,或欲浑水摸鱼的企业,打消IPO的念头,排队企业数量自然会上不去。

   实际上,从企业上市的结果看,每年主动撤单、审议不通过,以及注册失败的企业数量,往往会大于成功挂牌的企业数量。这从侧面也说明,排队企业中,更大多数企业是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这也能让某些清醒企业不再抱着侥幸心理盲目冲关。

   当然,排队企业数量下降了,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就可以放松。无论是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看,从严审核的理念不能丢。退一步讲,目前沪深北挂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我国资本市场也不需要再追求规模的扩张,通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才是更为首要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排队企业数量下滑其实并不算什么。更何况,排队企业数量下降,也能减轻审核部门的压力,让审核人员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把关上市企业质量上。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