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在京成功首演,刘侗委员这样讲述推动戏曲发展的感受与思考......

《齐白石》在京成功首演,刘侗委员这样讲述推动戏曲发展的感受与思考......
2023年12月30日 12:57 人民政协报

■编者按:

12月16日、17日,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在京成功首演。这部剧从齐白石“衰年变法”切入,以京剧的表现手法勾勒齐白石艺术创作上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将京剧与国画加以融合,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一直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本报记者专访刘侗,请他讲述对推动戏曲发展的感受与思考。

1

京剧与国画的融合创新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12月16日,北京长安大戏院,舞台上垂落着似宣纸般的半透明水晶玻璃幕布,蜻蜓、莲花晕染而出,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灵动而有气韵。伴随着同样灵动的儿歌《水牛儿》,新编京剧《齐白石》拉开了帷幕。

△新编京剧《齐白石》剧照

北京京剧院青年奚派名家张建峰饰演的齐白石一登台亮相,神形兼备,便赢得观众的声声喝彩。随着不同人物一一登场,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故事像一幅水墨画卷逐渐展开、深入,“我自画我”的艺术追求深深感染了现场的观众。

虽然对这部剧的舞台呈现已经再熟悉不过,但坐在台下的刘侗仍看得聚精会神,不时琢磨思考。他的思绪也不禁回到了3年前。

2020年5月,刘侗提出创作一部以齐白石为人物、以齐白石的艺术经历为故事素材、以齐白石的艺术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现代京剧作品,深入挖掘和弘扬北京文化。为什么选中了“齐白石”?“首先是艺术价值。齐白石来到北京后,由于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润格总是提不上去,受到行业的排挤,他自己也希望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在国画大师陈师曾的指点下,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感召下,齐白石决心改变,潜心钻研,以自己的深厚生活阅历为基础,扩展绘画题材,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对于齐白石的艺术之路,刘侗娓娓道来,“齐白石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内容和画法上突破传统,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京剧艺术同样如此,离不开守正创新。”刘侗感触最深的,是齐白石身上的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坚定的中华文化的立场。在舞台上用京剧展现这样的闪光点,展现国画艺术,这也是一种创新。

12月15日晚,观看了《齐白石》彩排后,刘侗跟主创及演员们说了一句话,“这是一出有趣儿的戏”。的确,齐白石作为主人公,真实呈现他的风趣、困惑、挣扎;而用“神思”和“尘想”两个外化的角色形象来演绎齐白石内心复杂的矛盾情绪,则令观众饶有兴趣,同时也是对京剧艺术表演传统的弘扬。在刘侗眼里,新编京剧《齐白石》的舞台就像一幅浑然天成、意蕴隽永的中国水墨画。

2

从“门外汉”到“戏曲人”

在戏曲这方土地上,刘侗已耕耘近40年。但其实最初,他却是一个戏曲的“门外汉”,只是在小时候偶尔听过戏。

△“百年一心 山河同辉”——首都统一战线京剧音乐会现场

20世纪80年代初,刘侗在兰州大学中文系求学,像很多青年学子一样,他热爱文学、热爱创作,以至于毕业分配时,他毫不犹豫地以“能创作”为标准,选择了北京文化局,并且在报到后,主动要求去“能创作”的单位。正巧中国评剧院希望充实编剧队伍,刘侗就这样走进剧团,开始了自己的戏曲生涯。

从中国评剧院到北京京剧院,再到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刘侗一边吸收着戏曲艺术的滋养,一边创作了大量评剧、京剧、影视剧和小说等文学作品。2019年,刘侗重新回到北京京剧院担任院长。此时,作为一个专业的“戏曲人”,面对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云集的剧团,面对京剧的发展,刘侗有着自己的思考——传承与创新缺一不可。

“从传承来看,要‘克绍箕裘’,把京剧历史上的优秀剧目挖掘整理出来,在舞台上演出,并且不能走样,活态传承是京剧艺术发展的根本。经过4年的努力,我们至少挖掘整理复排演出了60出传统戏,目前北京京剧院演出的传统剧目有360出左右,这是我们最强大的根基。”今年,北京京剧院又上演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复排剧目,如《野猪林》《白良关》《精忠后传》《嫦娥奔月》《取帅印》《火焰驹》《虹霓关》等,成果丰硕。

“从新创剧目来看,京剧的流派形成、确立,以及后来的创新发展,并不是艺术家们的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而是与时代发展、与人民生活、与艺术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对题材的选择,要有历史观、有时代感、有人民性。对舞台的呈现表达要尊重戏曲艺术的规律和本体。”刘侗提出了不少创作计划,如《李大钊》《石评梅》《大刀王五》《齐白石》等,如今都已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

今年3月,北京京剧院新编小剧场京剧《吝啬鬼》首演,在业内外成为热议话题。在刘侗看来,这出戏的特别之处在于改编自17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同名话剧,但在表现形式上,又完全遵循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以创新的精神和大胆的变革,巧妙地将300多年前的欧洲故事、西方名著,与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审美观念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个全新的京剧舞台艺术作品。中国的京剧艺术与法国“吝啬鬼阿巴贡”的包容互鉴,诞生出一个同样属于世界的“京剧阿巴贡”。

“面对时代发展,我们作为戏曲工作者,要向梅兰芳、齐白石这样的艺术家学习,勇立时代潮头,不负文化和艺术使命,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实践戏曲艺术的当代创新表达。”刘侗说。

3

为京剧人才“保驾护航”

12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以下简称“青京会”)第三阶段展演拉开帷幕。这场“年轻”的盛会吸引了62家院团、院校的671位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报名参加。让刘侗特别高兴的是,北京京剧院共有86名演员报名,最终有12名优秀青年演员一路过关斩将,与其他38名选手一同入围最后的比拼——第三阶段评选。而这,也是他今年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

△刘侗在传统京剧《大探二》演出结束后,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杜镇杰先生交流。

“人才培养是一个剧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刘侗坦言,之所以特别重视“青京会”,一方面是检阅青年人才培养的成果,另一方面还是剧目传承能力的体现。为此,在19名青年演员晋级第二阶段复赛后,剧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制定竞演方案,并精心组织审核把关、集体练兵、专家诊脉、实战模拟,直观剖析问题,为演员答疑解惑。如此细致的准备调动了剧院一切艺术力量,增添了青年演员的信心,更磨炼了他们的艺术,刘侗至今还记得这群年轻人摩拳擦掌、热火朝天排练的景象。

“我们院里今年演出总量在600场左右,90%是中青年演员演的戏。”刘侗的希望是,为青年演员提供成长的平台,将人才培养与剧目传承有机融合,最终推动京剧艺术完成规范而全面地传承与发展。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常抓不懈。”对于刘侗来说,“不懈”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还融入了政协委员的履职中。2023年“两会”,刘侗提交了《关于加快全国戏曲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建设的提案》,建议从教学内容到教材形式,从教学对象到教学手段,从演员演职员到后台服化道技术人才,从线下到线上,从课堂基础教学到舞台实践教学,从传统戏曲的基本功法到现代戏曲的创新发展理念,全方面、多维度开展教材建设,使戏曲教材科学精准地服务于戏曲人才全面培养,服务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份荣誉,更是责任和担当,要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刘侗如此看待自己的新角色,积极履职尽责。今年1月,一场“百年一心 山河同辉”——首都统一战线京剧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上演,这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北京京剧院历时半年创作而成的。刘侗专门创作了开场戏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现了百年统战的波澜壮阔。也是2023年,在北京市政协的倡导下,北京京剧院精心组织了一台京剧演出《京华礼赞》,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演出推广和传播京剧艺术,受到极大好评。刘侗为演出精心创作了京歌《京华礼赞》,深切表达了他对京剧艺术和京华大地的热爱。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刘侗充满期待与热望:“新的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剧目建设、演出开展、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我们将以多场演出隆重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创排现代京剧《百年首钢》,以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京剧创新成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12月30日第05版)

记者:谢颖

版面编辑:谢颖 杨雪 张丽 郭海瑾

新媒体编辑:袁天雨(实习)

审核:周佳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