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 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

记者观察 | 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
2024年06月22日 14:06 人民政协报

“我推你过去吧?”

“谢谢,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

只见他稍微调整了椅子方向,双手一撑一跃就跳到自己的“专属座驾”上。他一边轻松自如地滑动轮椅,一边笑着来到调研组的面前,用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调研组成员们一一对视问好。

这个身体残缺却极其乐观开朗的孩子,是湖南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彭兰溪。他的故事,深深打动着调研组的每位成员。

“儿时发生了车祸,导致双腿高位截肢。”

“我现在用手‘走’的速度和正常人一样快呢。”

“我是假肢最好的实验者,因为我知道失去肢体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想成为一名电子生物装置工程师,制造出更多人性化的智能假肢,让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不再有遗憾……”

彭兰溪笑着向调研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委员们被他的乐观、开朗和坚韧深深触动,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为他加油鼓劲。

“大学期间,他在完成自身专业课程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入学一年多时间,就已获得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南科技大学‘信达杯’智能车竞赛光电组优胜奖等多项科研竞赛奖项。”湖南科技大学的老师向调研组介绍了彭兰溪在校期间的学习获奖情况。

在彭兰溪的人生故事里,湖南科技大学展现了高校教育应有的担当和本色——在得知彭兰溪用双手“撑起”大学梦的故事之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当起了“邮差”,把湖科大的录取通知书送上家门,当面递到彭兰溪的手中;根据彭兰溪的基础和兴趣爱好进行了因材施教;课堂外,学院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生活上,学校为其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宿舍……

“学校让我有了归属感,是家的感觉。”彭兰溪在校期间,十分珍惜校园时光,他把在校时间都利用到极致。“加入兴趣小组,经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加入学生会,担任学院科技部副部长。”“热爱运动,每隔一天都会游一次泳,每次要游2000米左右。”“担任班长,用心做好班级各项管理服务工作……”

“每每遇到这样的孩子,心里总是时时放心不下。”调研组成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颇有感触地说道。在调研组即将驱车前往下一个调研点时,杜玉波又折返回去,紧紧握着彭兰溪的手:“我们很看好你,你很棒!你好好学习,一定能实现人生理想。”“好!好!我会的!”彭兰溪一边点着头,一边坚定地说道。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不言弃”的机会,化“疾风”为生命的阵阵“东风”。彭兰溪的故事赋予调研新的意义,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调研组继续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奔走着。

记者:方慧(见习)

文字编辑:李京

新媒体编辑:孙柏月(实习)

审核:周佳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