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体黑臭”到“水清岸绿”的治水兴水路,来听叶敏委员讲述晋安河的故事

从“水体黑臭”到“水清岸绿”的治水兴水路,来听叶敏委员讲述晋安河的故事
2024年06月23日 18:43 人民政协报

水运连着国运。一部泱泱大国的治国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治水史。

八闽古都福州因水而兴。治水、护水、兴水是一代又一代福州人的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嘱托。

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亲自擘画并前瞻性地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略。拥有丰富水资源的福州,始终重视治水、护水、兴水之道。

△福州温泉公园 赵德通 摄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水利厅厅长和省河长办主任,叶敏时刻关注着福州晋安河的水生态治理。

多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落实河湖长制,构建全域治水“七水同治”体系,让晋安河从“水体黑臭”的“问题河”摇身一变成为水清岸绿可以福舟悠游、龙舟竞渡的旅游河。

晋安河的蝶变,是福建省打造“八闽幸福河”,把城市内河建成文明河、经济河、旅游河的生动缩影。

河流巨变

初夏的傍晚,微风轻拂。晚餐后的市民们,三三两两地沿着晋安河畔的景观公园散步。全长6.75公里的晋安河,是福州城区最长,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人工内河,与光明港连通,从北至南贯穿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

眼前的晋安河水流清澈、草长莺飞,谁能想到,它曾经是一条内涝频发、水体黑臭的“问题河”。

“2005年以来福州发生较大范围的内涝有7次,主要集中在晋安河中上游地区,由于晋安河河水倒灌或漫溢引起。”叶敏告诉记者,“当年福州内河黑臭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城区产业污水超排,生活区雨污分流不彻底、沿河截污不完整、河道底泥清淤不到位……”叶敏回忆说,那时福州沿河景观也差强人意。沿河棚屋区、城中村较多,沿河居民随意倾倒垃圾、破坏绿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面对群众对水清岸绿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求,2016年,福州举全市之力打响了治水攻坚战。这一次,城区107条主干河道和49条支流展开了综合治理。按照“系统、科学、管用”的原则,内涝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边环境治理等方案同步实施、环环相扣。同时,福州市在全省首创组建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打破“九龙治水”格局,实现统一调度、协同发力。

叶敏说,晋安河的治理凝聚了多方的力量。省、市政协很关心关注晋安河的治理,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开展了一系列明察暗访和监督性调研视察。

在晋安河治理过程中,为确保工程实现预期目标,叶敏多次到现场指导帮扶晋安河整治工作,还帮助组织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院等派驻专家驻点晋安河直排闽江通道工程、醉美晋安河等项目部,全面对接水利、城建、园林等部门专家驻点顾问,对施工技术规范、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等工作“手把手教学”,实现设计、施工、质量等无缝衔接,竭尽全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如今,十里西湖碧波荡漾,流花溪畔古榕环抱,晋安河边四季景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愿景已照进现实,晋安河排涝标准也由5年一遇提高到了10年~15年一遇,城区内河基本消除黑臭,水系周边环境大幅改善。

随着44条黑臭水体摘去“黑帽”,99条主干河道完整开放,231座串珠公园、475公里滨河绿道“走”到群众身边,市民已畅享“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的生态福利。

“治”好后的长效“呵护”

“治理好的河湖,最重要的是管护。”叶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早在2014年,福建便领先全国在全省主要流域实施河长制。而省会福州更是自加压力,将每年3月14日作为福州市“河长日”,并在水质全面提升目标完成之前,每月14日都作为“河长日”,叠加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高位推进,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全力攻坚。2024年更是出台《福州市全域治水条例》,将河长日和河湖长制有关内容写入法规。

社会各界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其中。

2024年,福州市政协全面启动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各级政协委员担任“政协委员河长”,采取巡河、调研等方式,围绕福州全域治水七大体系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如今,琼东河、安泰河、白马河、晋安湖、闽江等首批五条水系已由政协委员认领。

“‘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工作,是福建省政协2024年统一部署的创新举措。”叶敏告诉记者,福州市政协联合市河长办制定工作方案,为“政协委员河长”履职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来自福建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闽江流域共有河长2753名,配置河道专管员3450名。在这些河长与河道专管员的共同参与下,闽江流域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从水之“治”到水之“兴”

竹桌、竹椅、大型油纸伞风格的遮阳伞,精彩的文艺展演……每逢假期,温泉公园晋安河游船码头就热闹非凡。河畔文化市集在这里举办,在古风“沏湖茶”茶摊,游客品香茗、吃小食,看展演、览河景,享受一场河畔的悠闲时光。

叶敏告诉记者,在晋安河从“治”到“兴”的过程中,政协始终发挥着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政协委员们在晋安河扩河、清淤、清障、清抛石和阻水桥梁拆除改建、驳岸修复等整治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晋安河畔最美观光带,形成榕荫花岸特色。”

叶敏说,整治后的晋安河“颜值”和“实力”兼备,成为集“生态、文化、功能”于一身,兼具城市公园观光和交通功能的内河景观带,这些都离不开政协委员的提议和呼吁。

如今,繁忙的公务之余,叶敏经常会到晋安河走一走,水清岸绿白鹭飞的晋安河已成为了福州人最喜欢的citywalk点位之一。“目前晋安河沿线景观节点均已向市民开放,最美晋安河游船航线已成为福州网红打卡地。”叶敏欣慰地说。

在叶敏看来,“绿水青山里有金山银山,‘做活水文章,激活水经济’已然成为福建各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悠悠流淌千年的晋安河上,碧波与榕荫相映成趣。据悉,福州内河游现已开通8条航线,里程共40公里,已有各类游船70多艘。

“依托闽江治理带来的水环境资源优势,我们把体育赛事、运动休闲、内河游作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叶敏说,福建利用治理好的河湖水系,将大力引进中外专业水上运动队来福建集训,打造中国女子水球福建训练基地、国家蹼泳队训练基地。同时,福州已开通西湖—白马河、白马河南段、凤坂河、打铁港河等一批内河游线,打造独具特色的水中福道。计划到2025年年底,开发内河水系33条,内河旅游可通航里程将超100公里。

“以水为脉,以水兴城,以水润民”的故事在福建刚刚起步。叶敏说,未来将继续推动福建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不懈奋斗,让福建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记者:王硕

文字编辑:王硕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