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到,俗语“午日起伏头,热到中秋后”,今年秋后热不热?

三伏到,俗语“午日起伏头,热到中秋后”,今年秋后热不热?
2022年07月16日 19:31 万物解码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这一年的入伏,三伏的第一天。7月16日,农历六月十八,是庚午日,也是立夏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因此今年7月16日就是入伏。

入伏来到,意味着今年已经进入到三伏天了。今年三伏可谓是“加长版”三伏。其中,初伏是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末伏8月15日到8月24日,一共持续40天。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这几天在南方很多地区,气温都格外高,白天室外最高气温能超过40摄氏度。不过在北方一些地方,比如笔者所在的河南,入伏前后这几天,刚好遇上阴雨天气,气温比较凉爽。

公伏凶,母伏爽,啥意思?

关于入伏,流传着很多俗语,比如说“公伏凶,母伏爽”,说的是如果入伏这一天是农历单数,即为公伏,三伏期间天气会非常热;如果入伏是在农历双数日,即母伏,三伏天天气就会相对凉爽,当然这个凉爽,只是相对往年三伏期间,气温可能稍低,毕竟还是三伏天,不可能像春季秋季那样真正凉爽。

午日起伏头,热到中秋后

这里的“午日”,与前面的“庚日”一样,都是古代天干地支纪日。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组合,就是天干地支。干支纪日中,每一天都是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在一起,像农历六月十八,即入伏这一天,就是庚午日,这一天既是庚日,又是午日。

“午日起伏头,热到中秋后”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如果入伏这一天是庚午日,那么今年夏秋季节就会比较热,一直到中秋节之后还非常热。

我们知道,正常的年份,中秋节一般都到阳历9月底、10月初了,天气已经比较凉爽了。但是,如果入伏是在庚午日,像今年的情况,那么今年秋季可能还会热,出现“秋老虎”的情况。

结合今年的情况看,这个入伏属于“午日”,同时今年由于中伏有20天,三伏一共有40天,等到初伏时,时间已经到8月24日,那时候已经到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了。也就是说,今年秋季的前大半个月,都还是处在三伏期间,气温高也是正常的。

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

还有一句跟三伏有关的俗语,也反映了三伏之后,今年秋季还可能会出现“秋老虎”,这句俗语就是“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说的是立秋节气跟三伏关系,也会反应未来天气状况。

我们知道,“秋后头庚为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当天,就是末伏第一天。因此,“伏包秋”,指的三伏中的末伏,把立秋包括在内的情况,也就是立秋当天就是末伏第一天。而“秋包伏”指的则是末伏在立秋之后。

今年秋季会热吗?

2022年立秋,是在8月7日,而末伏第一天则是8月15日,所以今年就属于“秋包伏”。按照“秋包伏,热得哭”的说法,今年秋季也会比较热。

事实上,今年以来,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持续高温的天气,前段时间笔者所在的河南,就连续出现40摄氏度以上天气,近期南方多地也是如此。预期今年秋季,很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还会有高温天气,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