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业绩最差券商申报上市

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业绩最差券商申报上市
2021年06月23日 00:01 金融老李

作者:后台投稿文章

来源:投行最前线(ID:touhangzuiqianxian)

声明:该文章为后台投稿,并非本平台紧盯这家券商;也欢迎大家匿名爆料,投行圈子愿意做一个传播平台。

华宝证券于 2007 年成为中国宝武全资子公司,2015 年增资至 40 亿元。2015年以来公司业绩一直处于行业垫底。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40 亿注册资本每年仅能产生一个多亿的利润,2018 年才 3000 多万,远远低于同等规模券商。媒体信息显示,华宝证券已于2021 年 3 月进入上市辅导,有可能是有史以来申报上市券商中业绩最差的券商。

据内部人士透露,华宝证券一直以来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一直以来勉强维持盈利。自进入辅导以来,公司情况每况愈下,从业务高管到核心骨干纷纷离职。

01

人员流失严重

据悉分管资管业务副总裁已正式离职,分管经纪业务副总裁已经提出离职。各业务条线核心骨干大量流失。前中后台几乎所有管理权限都集中在总裁刘加海一人身上,隔离墙形同虚设,严重违反证监会和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的规定。

02

刘永盛非法集资案

由于总裁刘加海管理不善,导致出现其员工刘永盛的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高达近6 亿元,造成大量个人投资者巨额损失,并起诉华宝证券,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03

法律风险巨大

根据企查查查询,华宝证券涉及的法律风险4362 起,行业巨头中信证券仅 328 起,同为注册在上海本地的上海证券,法律风险仅 39 起。

据悉,在宝武的金融板块华宝系中,华宝证券是经营最差的一家,华宝基金、华宝信托在所在行业内均处于头部水平,同样的股东背景、同样的资源为何华宝证券始终处于垫底位置?

据证券协会年报显示,总裁刘加海为华宝证券的"老人",2007 年任职于华宝证券之前任职于联合证券营业部。任职华宝证券以来,其一直是华宝证券的主要经营者,由于其缺乏战略眼光,华宝证券的经营一直未有任何起色,各项业务始终在行业垫底∶

01

经纪业务方面,华宝证券着力点在于量化上。

2013 年开始,大量同规模券商开始迅速扩张营业部数量,但华宝证券死守量化业务并未跟进,却开始大力投资电商业务,花巨资烧钱买软件、买设备,导致营业部数量和客户数量一直垫底,牛市行情下盈利能力相形见绌。

2018 年监管开始从严限制新设营业部的数量,根据华宝证券发债文件显示,华宝证券开始加大投资电商业业务,不仅花巨资烧钱买软件,买设备,甚至开始买客户,但于此同时,行业巨头们也在扩张电商业务,华宝证券又一次站在了错误的赛道上。

华宝证券的营业部数量一直维持在 20 多家,因未踩准经纪业务扩张的节奏,至今业务规模极小,不能产生稳定的利润,为每一次决策错误买单。在目前交易量巨大的牛市下,华宝证券如何能分得一杯羹?

02

资管业务方面

华宝证券 2012 年取得资管牌照,同时期获批资管牌照的券商,资管规模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华宝证券资管业务仍然垫底。在目前去通道、降杠杆的监管趋势下,资管业务是否撕去垫底的标签?

03

投行业务方面

华宝证券 2014 年取得债券业务资格,但华宝证券完全错过 2014年至 2018年的债券牛市,债券业务同时期起步的券商,有的已经做到了行业前十,华宝证券仍然垫底。华宝证券 2017年底才申报保荐业务资格,2020年底获批,错过了 2010 年创业板和 2019 年注册制的红利期。在日前监管对保荐业务和债券业务全面收紧的背景下,投行业务是否能有起色?

04

研究所方面

从未看到过华宝证券发布的行研报告,和主流券商研究所的业务方向完全不同。券商的行业研究能够创造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各券商才会如此重视行研的质量和名声,而华宝证券研究所不做行业研究,真是独树一帜。

作为任职14 年的"老人",总裁刘加海管理的以上各项业务均处于行业垫底,配合的高管们也纷纷离职,离心离德,华宝证券的未来怎么走?令人唏嘘。假如真的上市成功了,如何对得起宝武的品牌和全体股民。

1、据业内人士透露,华宝证券这两年花巨资给网红大 V,推荐其粉丝去华宝证券开户,金额极其巨大。该行为是否符合上市要求?是否涉及个人利益输送?华宝证券作为央企是否涉及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2、据悉,华宝证券的软件非常不稳定,口碑非常差。经查发债文件,华宝证券对IT类的投入巨大,如此大的反差,是何原因造成的? 是否涉及国有资产浪费?涉及个人利益输送?

3、根据发债文件显示,华宝证券从股东宝武处获得了大量收入,占比最高接近 30%,业务如此依赖大股东是否符合上市条件?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