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各自区域性的烹饪技艺和风味,菜系由此产生。
清朝初年,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形成了最早的菜系,称之为“四大菜系”,清朝末年,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的新地方菜系形成,构成了如今能代表中华饮食的“八大菜系”。
这些菜系的餐馆如今在各地大街小巷都随处可见,也充分体现了身为八大菜系的影响力,但还有一个例外,这就是广受欢迎的东北菜。
经营东北菜的餐厅并不少,而且很受大众欢迎,不仅份量大,吃着也很美味可口。可为什么东北菜连八大菜系都挤不进去呢?
想要入选成为八大菜系之一,不单单只靠着好吃,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和标准,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东北菜排不进八大菜系。
一、成型时间太晚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像鲁菜在商朝末年就已初见雏形,而川菜最早也可被追溯至秦汉,在宋朝便已形成流派。在清初,川、鲁、苏、粤便都成为了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菜,并被合称为“四大菜系”,等到了清朝末年,浙菜、湘菜、闽菜和徽菜这新的四大地方菜系就又分化形成,就共同构成了如今大家常说的汉民族饮食里的“八大菜系”。
反观这一时期的东北,在清朝的前期东北地区大多数还都是满族人,只有极少数在东北生活的汉族人、朝鲜族人,饮食方面自然也都是以满族饮食文化为主。而且,当时的东北其实还是被当做满清的退路,一直没有开放,人口流动性很差,关内的汉人吃不到东北菜,也完全不了解东北饮食。
等到了清朝晚期,东北才全面开放,大量山东人涌入东北,山东的饮食文化也对东北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再后来到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段时期又有大量的欧洲、亚洲等外籍人涌进东北,将一部分的西方饮食文化也逐渐融入进了东北菜中,至此东北菜才算是真正成型、定型。而八大菜系早已占据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根基也扎的越来越深,是不会轻易的被后形成的菜系所推翻、替换的。
二、受鲁菜影响过大
历史上山东人大量迁移至东北,给这片黑土地注入了不少的新鲜血液,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上都影响着东北的当地居民,特别是这饮食方面。在“闯关东”之前,东北原住民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饮食习惯,有句俗话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形容的便是东北人最开始的饮食生活,主要是靠采集、渔猎为生,饮食结构很单一,多以肉为主,烹饪方式也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烧、煮、烤。
而山东人的到来首先就改善了他们的饮食结构,谷物粮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餐食丰富了不少。另外,山东人还将鲁菜中的爆、熘、扒、蒸、炖等烹饪技法逐渐融入进了东北菜中,后来才又形成了现今别具一格的东北菜。
比如东北名菜锅包肉,其实和鲁菜中的糖醋里脊就十分相似,还有东北人爱吃的蘸酱菜不能说和山东人爱吃的大葱蘸酱一点关系都没有。此外,还有不少的东北菜都能看到鲁菜的影子,其受鲁菜的影响真的很大,所以至今也很难再自成一体。
三、烹饪方式单一
东北菜虽受鲁菜影响,但主要受鲁菜中家常菜的影响比较深远,毕竟迁移到东北的基本都是山东的平头百姓,并不都是鲁菜大厨、大师。所以大部分的东北菜所使用的烹饪方式也都是简单的烧、炖、烤、酱,特别是多以炖为主,像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白肉、排骨炖豆角等这些最有名的东北菜,可以说都是炖出来的。
而且,东北当地的气温环境也让东北人更倾向于吃炖菜。每年进入了十月份,气温就会骤降,甚至出现下雪天,这冬天一过就是五六个月。如果用熘、扒、爆等这些烹饪方式加工出来的菜肴,可能刚上桌就凉了,但炖菜不一样,热乎乎的汤煨着菜,再加上大盆或是聚热的大铁锅盛放着,不会迅速降温变凉,吃着才暖和。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加上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东北菜的发展就非常有限了,和其他菜系相比,就论烹饪方式这一项就逊色了不少。
四、菜品不精致
东北菜在份量上从未输过,但往往也因为量大,让菜品看起来显得粗旷很多,和精致沾不上边。但其实东北菜除了因量大而减少了精致感外,在食材的处理上也是缺乏美观性的,东北人豪爽、利落的性格,把各种食材拿在手中也都是给它直接大块的切、剁,很少能够去费时费力的精细处理,各种食材都倒入锅里一起炖,味道是香、是好吃的,但就是看着没那么精致,即使是装入精美的餐具中,也都透露着一种像东北人那豪迈的风范。
但八大菜系几乎每个菜系都有其精致、精细的一面,特别是粤菜、淮扬菜,可以说道道都看起来十分精致美观,哪怕是小小的一块点心,摆放在最普通的白盘子上或是简单的小蒸笼里,你都会觉得很好看。
即使是鲁菜,也是蕴含了很多精致感的,因为鲁菜中的孔府菜是最讲究菜肴的精细程度的,不仅用料精广,筵席的丰富及精致程度都是可与皇朝的宫廷御膳相比的。所以,“颜值问题”或多或少也是东北菜无法被列入八大菜系的原因之一。不过,东北的冬天都是天寒地冻的,只要能吃香吃饱就很好了,也没太多心思在意菜品做的精致与否。
五、菜名太接地气
东北菜的大部分菜品不仅看起来都很家常,它们的菜名也是非常的接地气。像大乱炖、大丰收、杀猪菜、地三鲜等等,这些菜听起来是一个比一个接地气,而且很多菜名更是一听就知道它是如何做的,取名时就是简单的将所用的食材和做法连接、排列一下,菜名就出来了。
再看看其他菜系又是如何做的,一样的是做炖菜,闽菜就将各种食材炖在一起的菜肴取名为“佛跳墙”,而在东北就会被叫做“大乱炖”。这样取名虽然很亲切、很实在,也不存在故弄玄虚的感觉,但只适合放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在比较正规、正式的场合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老井说——
东北菜虽说进入不了八大菜系,但它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像甜咸分明等,而且东北的地理环境也提供了多样的食材,尤其是有许多野味都可以品尝到。关键是在吃东北菜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东北人的热心肠,他们会真诚的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到来,用心去招待,把最好的做给你吃,仅是这一点就让东北菜的美味值上升了几分,是否是八大菜系里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