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白重恩:建议把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白重恩:建议把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2024年05月22日 19:01 长安街读书会官方微博

白重恩:建议把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

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启动仪式5月15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出席并演讲。

首先特别感谢给我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想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希望自己能够为效果好的公益活动添砖加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快地找到效益好的公益活动来支持。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 特别好的机会,能让我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刚才我很快就把这个徽章章戴上了。

今天三个经济学家会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我们要加强学前教育,要加强婴幼儿教育。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婴幼儿教育多么的重要,詹姆斯·赫克曼他们的工作让我们了解到,投入的越早回报越高,所以这段的教育特别重要。

然而也正是这一段教育是公平性、平等性最差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学开始有9年义务教育,尽管城镇有差别,尽管不同的地区有差别,但是它是在一个标准之下做的义务教育,差别要相对小一些,但是学前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的数据是3到6岁入园率是86%,还有14%的孩子没有进幼儿园,通常这些孩子都是来自于贫困的家庭或者是农村家庭,再看一下3岁以下的教育,入托率只有5.5%,不到6%,有94%的孩子没有进入托儿所,这块儿的差别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一段教育特别重要的时期,我们的教育提供不是很平等。我们希望推动共同富裕,不同的人对共同富裕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还是希望在经济发展保持活力的基础之上,我们尽量实现公平。

很多时候讨论共同富裕的时候都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说它们之间要追求更高的公平效率就会有损失,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公平是有损失的。但不完全对,有些事儿既公平也有效率,我想6岁之前的教育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能有更大的投入去改善这段时间的教育质量,同时又改善这段时间教育的平等性,我想这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特别高,同时它也是促进公平的一个最好的手段。我自己编了一个词叫“零次分配”,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前还有一次分配,这次分配是在起点上大家有平等的获得教育的机会,这是“零次分配”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既然这一段这么重要,我们怎么做?刚才说了,3岁以下的入托率不到6%,大部分孩子还是在家里面得到养育,在家里得到养育,养育者的能力就会产生关键的影响,而养育者的能力差别又特别大,所以“阳光起点”计划就是抓到了这个重点。

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时期,又是教育公平最不平等的时期,而干预又可以产生特别重要的效果,尤其是对低收入者的家庭的干预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这个计划从这点入手来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育。

我相信,他们也做了很多的数据告诉我们会产生很好的效益。期待当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广泛,有更多的人受益,它的效果被更多人接受了以后,能够形成公共政策,让更广泛的家庭能够从这儿受益。

我下面延续着前面朱民老师和蔡老师讲的,关于学前教育我也想多说一点,刚才看到幼儿园的入园率是86%,另外还有14%如果也入园,家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成本还是挺高的,大概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这对年轻家庭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我们能不能考虑把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刚才朱老师和蔡老师都提到了,我们做了一个大概的测算,现在财政对于3到6岁的幼儿园教育投入是GDP的千分之二,如果再增加千分之二,一共用GDP的千分之四就可以实现3到6岁的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化,这个义务教育化可以由不同的方式来做,小学基本上是公立学校,但是很多幼儿园不是公立幼儿园,我们仍然可以由社会支持幼儿教育的情况下实现义务教育化。

比如说给每个家庭测算一下,如果他上公立幼儿园,财政要投入多大的成本,然后把生均财政支出变成教育券,你可以选择去公立幼儿园,也可以选择去社会出资的幼儿园,这样大家不管你上什么幼儿园,得到同等力度的支持,这样做对成本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如果增加GDP0.2%的财政支出就可以实现3到6岁婴幼儿的义务教育化。

现在3岁以下入托率还很低,是5%点几,而OECD国家平均的入托率是36%,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体,比如说南韩入托率在过去几年因为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大力提升,已经从38%提高到了65%。即使像巴西入托率也从2012年的10%提高到2019年的22%,欧盟有13个国家十年间的入托率增加超过了50%,所以全世界经济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他们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也取得了效果,3岁以下的入托率有大幅的提升。

我们做一个测算,如果加大投入,将现在5.5%的入托率增加到30%,比OECD的平均值还低一点,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增加到30%,大概要增加多数财政投入呢?我们做一个测算,假定我们给每一个入托的孩子平均每年1万块钱,这对大部分地区来说足够了,根据这段时间的人口等等,大概要花GDP的0.12%就可以使得入托率从5.5%增加到30%,而且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这是我们提的一个建议。

当然,除了花钱以外,还要提升教育的质量。咱们的“阳光起点”计划就是要提升家庭的婴幼儿教育的质量。我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可能也要努力地加强管理,加强培训,尤其是加强培训,这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财政支出,应该也不会很大,但是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这样做的话,在当下的这个阶段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对经济增长信心不是很足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采取这样一个措施,我们在近期内实现3到6岁教育的义务化,可能会大大增强普通家庭的获得感,另外也会降低家庭的负担,从而增加大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会增加居民的消费。

刚才蔡老师特别强调了人口的变化,如果我们这么做可能会对生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给大家报告一个欧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儿童托育补贴增加10%,妇女的终生生育率能增加0.4个百分点,如果托育的覆盖率从10%提高到50%,高等教育女性平均生育的子女会从1.4%增加到1.9%,当然这是欧洲研究的发现,不同的国家可能不一样,但是至少它给我们一点希望,如果我们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的生育率从1.4增加到1.9,这是我们现在还很难想象的事儿,但是如果这样做,就是把入托率从10%增加到50%就能做到这样,这可能是特别值得花的财政投入。

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大家能一起来做努力,刚才两位都提到了这样的建议,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做努力用各种方式来促进婴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解放女性的劳动力,让这个社会变成大家觉得更有希望,也更加公平的社会。谢谢。

【白重恩: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