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的人才之殇:低收入、前景差和PUA

国有银行的人才之殇:低收入、前景差和PUA
2020年08月08日 12:04 金融八卦女

文|风陵仙人不姓郭

来源| 风陵仙人(ID:xiaocao-8989

八妹说:

· · ·

很多朋友至今仍怀念谷行长。

当年他做省行行长时,发觉中基层领导队伍过于老化,由此带来了思维僵化、制度固化的问题,于是下发的“青年计划”让很多80后乃至85后脱颖而出,走上了支行行长的岗位。

多年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形势,他们行仍然能保持内部工作活力,各项指标平稳增长。在梯队建设方面,谷行长功不可没。

/ 1 /

前几天,和一位老领导聊了聊天。

老领导之前是某地级市国有银行的综合性支行行长,经过八年的奋斗和四次工作变动,即将成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省行行长。

你是不是认为这升迁速度很快了?

当初与他一起搭班子的同志,已经升为某股份制银行的总行副行长。

圈子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便不一样。例如县级公务员,穷其一生也很难达到副处级以上的职位,但如果从省级或者央级作为自己的起步平台,可能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便能实现副处级的目标。

老领导笑了笑说,如果自己还在国有银行工作,估计也就能混到一个公司部总经理或者个金部总经理这样的职位,运气好了,跨地市调到效益不好的地级市当个副行长,压力更大、收入更低、老的更快。

八年前,他跳槽的时候,带走了一批追随者,这些当年还只是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的“小朋友”们,现而今最差的也做到了分行零售部副总的位置,至于年薪,则是国有银行时期的五到十倍。

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老领导到他的下属,通过跳槽,也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为有的时候,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起码要靠收入来体现。

/ 2 /

追随而来的人群中有一位大堂经理,她现在已经混到了分行营业部总经理的位置,年薪三四十万。当年她还在国有银行的时候,月薪只有三千多块,每天加班到午夜,总是最后一个走,早晨又是第一个来,像极了《血色浪漫》里的吴满墩,没有编制、没有绩效,社保惨淡,未来迷茫,但分管行长总是给她加油鼓劲:

“你还年轻,不要太在乎那些东西。”抑或是“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记得《人民的名义》里面政协的钱秘书长就公开反驳过高育良:

“要求易学习同志学雷锋,却拼命地让自己的大弟子祁同伟上位副省级,大教授的歪理就是多。”

这是不是职场PUA?

当初在国有银行的时候,很多人就有这种疑问,难道自己的工作价值,就真的只值两三千块的月薪吗?

自古有甘罗十二为宰相,现而今资本市场上的大佬们,徐翔、赵强这些人都是在二十多岁就实现了亿万身家的壮举。

现而今的国有银行,35到45岁的中年基层员工对单位的怨言最大,收入低、保障少、前途基本没有,同时又要面临房贷、子女教育、四位老人的养老和日常补贴家用,所以经常是踌躇满志但却敢怒不敢言。

可如果让他们回到二十多岁的年轻岁月,我相信他们能够毫不犹豫的拍门走人,走之前甚至会在行长门口拉一泡屎,以示祝贺。

但他们不能,他们需要考虑的太多,承担的太多,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所以你会看到,每当出现奶粉或者未成年人性侵问题时,这部分年龄的人总是异于常人的义愤填膺,为什么?因为他们这辈子基本这样了,留下太多的遗憾只能让后辈来实现。

/ 3 /

前几天,一个姐妹跑到董事长那里说,得加钱,这么累的工作,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赚钱的。

想想其实人家说的没错,从本质上来讲,即便是坐到了省行行长、总行董事长的地步也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已,和单位的关系也逃不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工资收入,是对一个人最简单直白的评价。

从我个人而言,特别讨厌领导所讲的“你家里又不缺钱,那么看重工资干什么”这种话,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能对下属说出这种话,那说明这个领导不值得你去追随,这种单位不值得你去服役。

当年蔡崇信放弃了百万年薪,追随马云拿五百块的工资,到现在拥有百亿股权,不论是五百块还是几百亿,这都体现公司不同时期对蔡崇信本人的尊重和认可。

如果当年马云说,蔡啊,你也不缺钱,那五百块就别要了吧。我估计蔡崇信也不会追随马云,阿里也只会止步千禧年。

最近,校招的员工都已经陆续到了各个基层支行、分理处工作了,不知明年的现在,这些人中能留下几个,走的人会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这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有如何评价。

其实我们都能想到,因为我们都曾经是过来人,以来者的身份去看待他们,心生感慨,往事,不可追。

在人才问题上,大多数国有银行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他们的脑海里,自己永远是对的,拿着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卖方市场的思维角度看问题,看到的永远都是员工的“不知感恩”和“不懂回报”。

聊天结束之前,我问了老领导一句:

你后悔在国有银行呆这么久吗?

他默然了,看了看窗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