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要不要“卷服务”?

基金行业,要不要“卷服务”?
2022年09月30日 12:26 金融八卦女

· · ·

今年这行情,被投资者“吐槽”的基金圈人士并不少见。某知名头部基金经理产假刚开始,估计月子还没坐完的时候,投资者就各种让她赶紧回来翻盘,最后该经理满打满算只休了70多天产假,一回来就开始各种调研,你就说拼不拼吧?

八妹还翻看了一下,今年上半年休产假的基金经理们,几乎都是35+的职场妈妈。一边是投资压力,一边还可能面对产后抑郁,只能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1.

不为基金经理“牵肠挂肚” /

一提到基金经理请假,投资者们坐不住了:“业绩不好,还有什么理由休息?”“你快活去了,我们可是随了大分子!”

这个市场情况下,大家对基金经理的情绪更多是有些消极的。不知道为什么亮眼的基金经理,会失足踏空;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每天都在做投资研究,但还是躲不过页面的绿色;会抱怨基金经理看起来似乎还没自己身边炒股赚了的散户厉害。

站在基金经理的层面上,其实99%的基金经理都很拼,基本都是常年6点起,7点不到就来公司了,8点必须开始早会。但有时候他们面对更大的市场行情,能做的同样有限。

面对这种纠结,有些投资者干脆选择“去基金经理化”,就是把基金经理对自己的影响因素放降低,特别是今年市场行情让人不太满意,所以收益风险较稳定的被动指数基金更受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国内指数基金规模约2.2万亿元(不含指数联接基金),较去年底增长近8%,超过同期公募基金整体增速。

对了,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坚定的“指数吹”——巴菲特老爷子,2005年,巴菲特提出用50万美元“打赌”:10年内他买的标普500指数基金的业绩能战胜任意5只对冲基金(主动基金)的业绩。10年后,唯一应战到最后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宣布失败,巴菲特获胜。

后来有记者问巴菲特,让他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说点什么、给点投资建议的时候,巴菲特一改往日的闭口不谈,建议年轻人买入指数基金,然后去努力工作。

2.

主动被动?投教服务先行动 /

为什么巴菲特认为指数型基金会更适合年轻人;同时指数型基金也被业界评价更稳妥一些呢?

咱们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这300家公司是A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300家公司选出来的,而且指数编制就规定了要定期更新成分股,假设其中有一两家公司有经营问题,那么调出后马上会补充符合条件的新公司。

你看美国股指道琼斯指数100多年了,现在除了通用电器一家原始成分股还在,其它的公司都已经被全部替换,但它从1896年首次被公布的40点涨到了如今的30000点。

正是因为指数基金有编制规则、是被动式的投资,所以基金经理只能按指数里的股票去买一篮子股票,这样基金经理的影响因素就低了,投资者自然也可以不因为经理的喜好而对自己手里的基金提心吊胆了。

但是目前,国内指数型基金仍处于发展期,除了数量和规模以外,在覆盖主题、产品类型和创新程度上,国内指数型基金的发展程度还是不如国外的成熟市场,特别是广大个人投资者刚从单押明星基金经理的模式中走出来,对被动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操作技巧认知上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的机构投资者渗透还不够。

如果不信的话,给你做个小测试:

目前市场上的指数大概分为三类: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

你能像描述股基和债基的区别一样,描述出它们的区别吗?八妹随机找了身边10个朋友,只有两位经验8年以上资深投资者能准确答出这些指数的不同。

以宽基指数为例,虽然你可能听过买宽基指数就是押注国家发展,但是宽基指数种类多、选择多、增强型也多、各家基金公司的追踪误差也不一样,虽然比押注基金经理选择困难小一些,但是大多数人在面对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等指数时,还是有“选择恐惧”。

据了解,不少基金代销机构已经注意到了投资者的这部分“选择恐惧”,开始丰富指数投资相关投教和服务。9月28日,蚂蚁基金改版了指数基金版块。八妹去实测了一下,改版后更清晰地呈现了宽基、行业、全球、策略等不同指数分类和对应的风险收益特征:

比如宽基指数,会明确写到广泛投资各行业,风险相对分散,适合作为“底仓”去配置。而行业指数聚焦于单一行业,能捕捉行业发展的红利,收益波动风险也更大,更适合“适量”配置。

而且在宽基、行业指数等类别下,改版后的指数专区也提供指数估值、盈利能力(景气度)等细分指数筛选方法,可以称得上是手把手教投资者怎么选;同时还提供“核心+卫星”配置、估值定投等策略,科普长期投资的方法。从认识基金、选择基金到更理性地投资基金,这个链路自成闭环,相信不少新手不用面对着一堆没见过的指数“两眼一抹黑”了。

3.

基金代销机构,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

蚂蚁基金上半年改版了主动型基金的金选版块,现在继续升级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板块,似乎能看出,蚂蚁基金正在转型,它不像是一家以销售量为考核的传统基金销售机构,而是正慢慢成为基民的“服务商”。

之前,蚂蚁理财“金选”几次改版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就是一切投资者需要知道的事宜向透明化靠拢。比如“金选”做到了在每个月度终了,追踪呈现每只基金的风格稳定性、长期收益能力等指标的变化,并提供中立的市场研判月报,建议长期配置,供投资者参考。

就在本周三,蚂蚁基金又在此前“金选”改版的基础上,上线了“金服务”体系。这次升级的“金服务”,可以理解为金选团队和基金公司一起“叠BUFF”。

“金选”基金有近200只,这些基金背后的“金服务”体系每年会对金选基金经理进行至少一千次调研,而且平均每只基金每年至少会为投资者提供100次市场解读,让投资者持有过程中更了解基金表现。比如“基金净值异动解读”这项服务,当金选基金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时,基金公司会为持有人提供解读和建议。

就算投资者们还是想和基金经理一起“乘风破浪”,也不用再去催经理认真工作,肯定有人替你督促着基金经理,让你的持有过程更放心。

从今年以来,基金业机构加深基民“陪伴”及服务已经成为潮流,国泰、富国等老牌基金公司的投顾业务相继上线,中欧、华夏、建信等通过“带你投”、“基金经理定投日记”等创新服务方式,手把手带投资者科学持有。

“基金正加速从销售型产品转向体验型产品。建设透明化、买方化的服务体系,也是蚂蚁基金今年的重要目标。”从蚂蚁基金总经理林思思的最新发言中,也可以一窥其未来走向。

所以,市场冷静期正是代销机构的服务加速期,“轰炸式”销售的时代早已过去,谁能陪伴好基民、更关注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提升投资获得感, 谁才能成为赛道中的“长跑选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