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挤进学术圈:林更新考博士、杨幂都发论文了…

明星挤进学术圈:林更新考博士、杨幂都发论文了…
2024年06月28日 12:04 金融八卦女

在观众眼中,学术圈充满“文化光环”,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娱乐圈则是纸醉金迷,声色犬马,里面的人大多没文化且素质堪忧,这两个圈子天然被观众的眼光区隔成了评价体系的两端。

文 | 杨睿琦

编辑 | 张嘉琦

来源 | 毒眸(IDDomoreDumou

· · ·

走进“学术圈”的明星越来越多了。

前有林更新成功考取上戏博士,后有杨幂发表扩C期刊论文《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为例》,接连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粉丝们认为这是自家偶像的创作经验总结,无可厚非,杨幂之前也发过其他文章。围观群众们则开始质疑,行程忙到脚打后脑勺的杨幂是否有时间独立完成一篇论文?以及,杨幂在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表演能否称得上好表演?

▲图源:《哈尔滨一九四四》官方海报

争议还在继续。6月25日,有网友拿着杨幂的论文进行查重及AI检测,称杨幂论文查重率0.9%过低,没有参考文献且AI参与率36%。中广联合会学术部迅速回应,称已关注到网友质疑,“中广联合会会有一个统一意见。”

自从“翟天临事件”爆发后,网友对演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似乎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极是嘲讽读错字、读错音的娱乐圈“九漏鱼”,一极是对和“文化”沾边的明星艺人们提出更高要求以及全面审视。

演员们表现出对文化的重视及学习当然是好事,但不管是明星还是演员,都需要知道,有文化只是锦上添花,能不能产出真正的好作品,才是关键。

1.

迈进学术圈 /

杨幂发论文了。

最近,有网友发现,杨幂的署名论文《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为例》将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发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信息科技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有特别关注、专论、个案研究、讨论与思考、环球视野、交流之窗等多个栏目,杨幂的论文被列在交流之窗栏目中,目前该期刊物尚未正式出版。

在论文中,杨幂从自己在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的表演经历出发,称自己“经由剧本分析与角色定位,更好把握和演绎‘关雪’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谈到“创作习惯”,杨幂则称自己“更喜欢在拍摄现场获得灵感和动力”,并以大量笔墨分析‘关雪’的人物特性以及自己的创作方法。

在文章最后,杨幂还对导演张黎及其他演员送上“夸夸大礼包”,称导演张黎“丰富的学识在对那个时代历史文化的解读中展露无遗”,所有主演都是优秀的表演者,是自己持续“观摩和研习的对象”。

▲《哈尔滨一九四四》官方剧照(图源:豆瓣)

就这样一篇论文,引起网友激烈讨论。一部分网友认为,杨幂作为从业十余年的资深演员,分享自己在电视剧中的创作经验无可厚非,并且这种操作能够让娱乐圈的明星们都在学术的道路上“卷”起来,具有正向价值;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杨幂在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演技并不能够成为分析样本,更何况一位时间用秒来计算的一线流量大明星,怎么会有时间亲自完成一篇三千余字且逻辑清晰的论文?

争议不仅在杨幂身上,最近娱乐圈里想往学术圈里挤的明星越来越多了。

6月12日,网友发现演员林更新出现在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中,名单显示,林更新申请的是专业学位,该学位学制为4年,在校学习年限3年—6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林更新的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表演创作,该专业共录取4人,他以277.05的分数位居第二,其中业务课1分数为96.8,是所有考生中最高的。

在小红书上一天直播十余小时,全程和网友分享自己留学准备过程的张静初最近刚刚拿到美国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offer;刚出演《玫瑰的故事》的朱珠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从巴黎高等商学院毕业,拿到了媒体、艺术与创意专业硕士学位;“每个女孩都想活成”的欧阳娜娜也终于从伯克利毕业,取得了Professional Diploma(专业文凭)学位。

《武林外传》中的“秀才”喻恩泰,现实生活中也是“文化人”。在《中国新时代》《中国企业家》《戏剧艺术》等多部期刊上发表论文,内容涵盖炒股、戏剧表演及理论分析等。

如果再往前追溯,则是前脚刚刚晒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后的录取通知,后脚就在直播间说出“知网是什么?”,从而引发学术圈打假潮的翟天临。

2.

有文化还是立人设? /

明星能不能搞学术,当然能,但观众似乎无法接受。

在观众眼中,学术圈充满“文化光环”,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娱乐圈则是纸醉金迷,声色犬马,里面的人大多没文化且素质堪忧,这两个圈子天然被观众的眼光区隔成了评价体系的两端。

观众的这种想法也能理解,毕竟这几年娱乐圈中的“九漏鱼”只多不少。王一博将“到此一游”写成“到此一放”;刘诗诗将“沮丧”念成“且丧”;杨洋将“驾驭”读成“驾权”;王鹤棣将“阖家欢乐”说成“冥家欢乐”;杨幂在北大宣传电影的时候将“莘莘学子”读成“辛辛学子”,给高考考生送祝福,结果把“金榜题名”写成“金榜提名”......

其实并不是观众揪着明星读错的几个字音不放,在大部分观众心中,明星只要能完成他们的本职工作,念对台词演好戏就行,至于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有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从来没有人揪着15岁就辍学的梁朝伟不放。但最重要的是,这些明星的演技,并没有达到能够让观众们忽视其文化水平的地步。

或者换句话说,观众对演员文化的“苛求”,实际上是对内娱演员演技持续下滑的一种“无奈”的深层归因。这些年演员演技差,观众只能将其归因为“没文化”——是不是因为字都不认识,所以看不懂剧本,读不懂人物,演不好戏?

而杨幂发表论文,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风向的一种敏锐捕捉:用学术为自己背书。只不过,她可能小看了她的师哥翟天临在学术界点的那把火。

当年一句“知网是什么”让网友们发现,翟天临博士期间一篇3000字不到的论文和另一位教授的论文有19%的内容高度相似,部分内容甚至完全重合;硕士学位论文更是重复字数过万,重复比达36.2%,其中最大文字复制比为陈坤的毕业论文。

而要求脱产全日制学习的博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翟天临在读期间至少主演了11部戏、参演了7部戏,参加录制了17个综艺,并有24个代言。这也让网友质疑,如此繁忙的个人行程,是否能完成全日制学习?

这把火也顺理成章地烧到了杨幂身上,和翟天临相比,杨幂的行程只多不少。这也让网友们再次产生怀疑:杨幂真的有时间自己写论文吗?

这是一个薛定谔式的问题,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心里的答案。只能说,娱乐圈层出不穷的“九漏鱼”和“翟天临事件”共同将明星的文化水平在网友心中的原有水位线拉低,现在只有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让网友们看到,或者天赋异禀、做得足够优秀的明星,才能得到网友们的真心赞叹。

比如张静初网友感受到的是真真切切“下苦功”;经常大方秀流利外语的朱珠拿到文凭大家也不会奇怪;喻恩泰更是在开拍《武林外传》之前就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上戏导演系的博士生资格,还曾获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作为交换学生赴该校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后又转至中戏攻读博士,这样的经历写出《我讨厌特拉斯堡——对方法派的四种批评》并没有被网友们质疑;就算因为“Degree”还是Diploma”陷入争议的欧阳娜娜,在给出解释后也得到了网友的理解。

3.

做好本职工作 /

为什么“学术之路”荆棘密布,还有这么多明星“争相上岸”?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观众对于明星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星有没有“资格”做一些事情,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

“学术人设”的前身人设是“学霸”。从最开始能解开一元二次方程的关晓彤,到曾就读于北京101中学的宋雨琦,再到如今娱乐圈最新的两位学霸——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陈都灵和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张凌赫,一时间,娱乐圈的“学霸”与“九漏鱼”齐飞,前者在观众心中自带滤镜,后者则被无尽嘲讽。

“学霸”人设非常讨巧。一方面能为明星赋予“文化”滤镜,让观众快速认识自己,并与其他“九漏鱼”做出区隔,更重要的是,对明星来说,“学霸”人设一旦立起来,就可能会有接触新资源的资本。

比如关晓彤自从在综艺上解出一元二次方程后,就开始在各种综艺节目中解方程、背古诗。陈都灵也因“学霸”身份,在各种“书卷气角色”竞选中,广被提名。反例是参演《战火中的青春》(《我的西南联大》)的王鹤棣与周也,被网友质疑“是否真的了解西南联大,理解联大精神”?

▲《我的西南联大》官方剧照

即便“学霸”身份或者现在的“学术人设”能够为明星赢得一些资源或者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但归根到底,这只是一种“身份”加成,并不能带领明星们通向真正的演员之路——观众在意的,始终都是演员的演技好坏,而非学问深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杨幂第一次发表文章。早在2016年,杨幂出演电影《我是证人》时,也发布了论文《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但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没有引起此次论文发表如此大的风波。

在《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中,杨幂很真诚地剖析自己的创作心态,说自己一开始接到角色很“恐慌”,并用“我们生活中所拥有的恐慌,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陌生,而大部分不能言说的伤痛,常来自于失去,我们很难了解彼此,或者说,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来形容自己的这份心情。

讲到如何塑造“路小星”一角时,杨幂更是用了非常多的细节例子来佐证。比如看国内外的盲人电影,《推拿》看了五遍,觉得还不够,第二天就去了成都的“黑暗体验馆”体验视障人士的生活,并与多位视障人士进行交流沟通。反映在电影中的是杨幂难得收获的除却粉圈外的好评,这也让这篇论文显得顺理成章。

而在近十年后,杨幂总结经验的样本变成了《哈尔滨一九四四》,而这部电视剧,观众并没能在其中领略到杨幂的演技,网友们对其演技的吐槽甚至在B站形成一股潮流。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次的论文引发了如此巨大的争议。明星有没有资格和权利学习、深造、发表论文?有,当然有,观众们也十分欢迎,毕竟有文化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前提是,作为演员,真的有产出可供分析、揣摩,自己觉得演得好,观众也觉得不错的好作品的能力,并将“做一个好演员”的努力付诸于行动,而不是文字与口头上。

就像杨幂曾经在《假如给我三天黑暗》中写的那样,“谈自己的角色怎么演,是一件十分矫情的事儿。因为无论你说得多么精彩,倘若演出来并不能打动观众,一切就都是空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