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的好日子更长久,才是钟睒睒的“授人以渔”

让农民的好日子更长久,才是钟睒睒的“授人以渔”
2024年12月31日 14:56 金融八卦女

· · ·

年末,钟睒睒再次被央视《对话》栏目邀请。

这一次,钟睒睒和主持人陈伟鸿直接来到了赣南的脐橙工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跃迁的“缩影”。

1.

坚持走在“助农一线”的企业家 /

在农夫山泉的脐橙工厂里,“农民富、中国强”几个字,被立在了最显眼的地方。

践行“农民富、中国强”,钟睒睒和农夫山泉已经做了十七年。

把时间拨回到2007年,赣州的脐橙获得了大丰收,但丰收的背后,是脐橙卖不上去的价格,只有5毛钱一斤。还有大量脐橙因为滞销,烂在了地里。

彼时,当地有一个县长为了拓宽销路,请钟睒睒过去帮帮忙,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造一个榨汁厂。

钟睒睒吃了橙子后,便开始决定做橙子的生意。

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农民,钟睒睒在橙子生意上,首先想的不是他自己怎么赚钱,而是——让农民赚钱,给农民信心。

钟睒睒回忆道,当年的橙子才一块钱一斤,工厂开始建,农夫山泉就把橙子的价格抬上来,当时全国还没有一家公司是把农产品的价格从1元抬到2.6元来收购的,因为他内心的愿望就是共同富裕。

在种橙子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转折点——农夫山泉也帮助赣南脐橙克服了几十年的痛点,黄龙病。

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的癌症”,感染的果树会在几年内衰败,直至颗粒无收。2013年前后,史无前例的黄龙病席卷整个赣州,80%的柑橘树受灾。对付黄龙病,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砍树,阻断病毒传播。

当时果农们无法忍心砍下自己辛苦培育了几年的果树,反而加剧了病毒的蔓延。当果农把叶子放在钟睒睒的台子上后,已经赔进去8000多万的农夫山泉决定再次补贴果农,砍一棵树,补贴50多块钱,超过国家补贴政策的十倍。

有了农夫山泉的牵头,当地农民才砍掉果树,阻止了黄龙病的蔓延。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为了防病,专门训练巡检黄龙病的搜索犬来代替人工巡检病毒。一开始钟睒睒并没有提到做这些事情的投入,还是果农朋友们纷纷向主持人介绍,这种工作犬的成本很高,训练一只就要十几万,大家都很欢迎搜索犬来帮自家果园看一看。另外,农夫山泉还派出了大量专家去美国、巴西等地寻找治疗黄龙病的方法;并且通过了五六年的努力,培育出了无毒植株,并以成本价供应给当地农户,努力帮助当地果农彻底摆脱农业灾害的影响。

有果农朋友回忆道,在黄龙病最严峻的时候,农夫山泉信丰工厂开建,不喊口号不画饼,直接用一座全亚洲最大的柑橘加工厂,稳定了农民的信心,并且通过合约收购,帮助果农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

在农夫山泉没有来之前,他们碰到了销售瓶颈,就自己拉橙子去哈尔滨、北京、云南等地,果农朋友回忆道特别在云南的那一年非常难卖,滞销在云南了,人生地不熟的默默流眼泪,农夫山泉来了以后,我们就不去自己销售了,我们果农就不是做这个的料,我们能做的是种好脐橙。

2020年,农夫山泉又赣州橙林引进了滴灌设备,考虑到很多果农顾虑采购农资的成本,农夫山泉直接给予果农补贴来把标准化、现代化这件事情做好。钟睒睒同样认为,农业是要用标准化来改造的,标准化改造了以后,才有商业化;就像很多事、很多东西都是需要知识体系,需要投入、投资才能做好。

这些动作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亏本的,但在乡村振兴的角度上,有着深刻的意义。对于赚钱这件事儿,钟睒睒在节目中的回答很坦诚,“没有一个企业家是不算账的。但要看他算的是啥样子的账,是企业的账、农民的账还是社会效益的账?”

2.

十年助农无人问,

一朝“网暴”天下知 /

最近农夫山泉被密集报道以后,大家才发现,他们是——十年助农无人问,一朝“网暴”天下知。

前段时间,钟睒睒针对网暴事件,公开谴责了一些企业,并且反对企业家直播带货。

在这次节目中,钟睒睒回应和解释了自己的言论,道理很浅显:

“你这一次是帮他了,但是你明年帮不帮他?你给农民一个错误的信息,这个东西可以大卖,我可以大种。

但往往农民得到这个信息以后,他第二年种下去以后卖给谁?你真在做农业,也没有作假,也是事实,但是你有没有给农民有三点水的那个渔。”

钟老说的这种情况,在一些高价农产品上,已经有了“反噬效应”。

近年来有一种高端葡萄,一开始站在了水果界的金字塔尖,价格高、销量好。果农们看到了它的潜力,纷纷投入大量的心血和资源进行种植。农科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果农们提供专业的指导,从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到浇水的频率和时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有些果农们坚持限产,确保每一串葡萄都能充分吸收养分,茁壮成长,只有达到最佳成熟度才会让它们离开果园。

但是他们的坚持难以对抗大规模地带货后引发的种植热潮,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果农不再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原本合理的亩产被抛之脑后,部分果农不再像以前那样精心疏果,每一串果实的大小、形状和成熟度变得参差不齐,原本严格的采摘标准也被忽视,未成熟的葡萄被过早地摘下,推向市场。

当品质下降的葡萄充斥市场时,消费者们开始对它失去信心。即使价格一降再降,从曾经的几十元一斤,变成10元三斤的 “地摊货”,却依然难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滞销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果农瓜农们的心头。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一种否定,原本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如今却只能面对滞销的困境。那些为了种植葡萄而投入的成本,如购买种苗、肥料、农药,以及支付人工费用等,都像“打了水漂”。

所以在这期节目中,钟睒睒强调了一个概念:“价格的稳定就是产业信心的稳定”,对于农民而言,农产品的价格始终是牵涉产业信心和收入最关键的因素。

这也是钟睒睒不提倡企业家们通过带货给农民朋友们一些短暂、错误信息的原因,毕竟直播带货的本质,是带货的人赚钱,农民和农产品们,可能会沦为“赚吆喝”的工具。特别是在农产品上不断下探的低价,既会扰乱农产品的价格体系,还传导到上游让农民们本就不厚实的利润变得更薄。真正的助农,应该是从扎根田间地头开始,循序渐进地帮助农民。

钟睒睒对主持人说,果农们天天都在琢磨各种各样的知识,是一个进步群体,他不是一个落后阶层,他们在不断地学习、求知……以前在没有产业的前景之下,他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去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要拓宽他的视野。所以钟睒睒依然坚持,要将农业这条路一条黑地走下去。

农夫山泉正在做的,就是帮农民从初加工产业变成精加工产业,引导农民去赚钱,如此产业化、商业化的第一步就实现了。而农民当有了产业以后,也就有了学习能力,也就可以自己规划产业,甚至自己带货。这样一来,农民自己就是企业家,自己就是“带货主播”。

特别是在橙园内,钟老还自豪地提到,让主持人尽可能地、充分地去问,赣州每个县凡是跟农户有合约的,任何一个农户,农夫山泉给他们带来了哪条“渔”?

3.

再次走上《对话》,

带来的新思考 /

钟睒睒和农夫山泉的做法,也在现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带来了新的思考。

首先,钟睒睒认为企业家不是万能的。即便是已经70岁了,钟睒睒依然在学习新的东西,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他认为作为一个掌握资源的社会企业家,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推动社会进步,那他们就是有责任的。

所以,企业家不能随便给别家企业带货,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储备不足以了解别家的产品是否真的足够好,同样钟老认为带货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他提到:“我非常欣赏网络上有一些人,专业做直播,比如他是一个评论员,他在卖书,他节约了很多时间,他卖一本书给我,这本书我以前没有看过,我也没有时间到书摊里面去挑。”

其次,应该做垂直型企业。近年来,“浮躁”成为了商业市场上的一种风气,许多企业看到某个赛道有钱赚,就蜂拥而至,结果收获了一地鸡毛。

但是农夫山泉在赣南的助农,在一个方向上扎到最深、长到最高,在这个领域里拥有尽可能全面的知识,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农夫山泉走的路线“长期坚持做垂直企业”,在当下商业市场中是稀缺的。

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在节目中,赣州市赣南脐橙协会名誉会长曾新方表示,过去二三十年,兜兜转转之间,曾有不少大企业来赣州考察,但“最终留下来做得好的只有农夫山泉一家”。

这也是《对话》节目再次邀请钟睒睒,报道农夫山泉助农模式的价值所在。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倡导企业家们脚踏实地的精神,让企业家们能接地气、干实事、思考产业升级、思考如何授产业链以“渔”,让“共同富裕”深深扎根在泥土中,推动整个营商生态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农业的基本盘中,应该反对卷价格、卷农民的做法,推动真正利好三农、利好社会的可持续性助农模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