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被一众明星资本托举的公司,高龙海洋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家族企业。IPO前,实际控制人黄进、董晴夫妇间接持有高龙海洋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实控人夫妇都已年近七旬,所以这家企业的接班问题备受关注。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 · ·
1月12日,靠鱼油发家的高龙海洋集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相比其他被一众明星资本托举的公司,高龙海洋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家族企业。IPO前,实际控制人黄进、董晴夫妇间接持有高龙海洋100%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实控人夫妇都已年近七旬,所以这家企业的接班问题备受关注。
IPO前,实控人夫妇的女儿黄昕被“紧急”叫回家接班。2024年2月,黄昕进入集团,6月被调任为执行董事。
此外,去年6月高龙海洋曾递表港交所,但递交6个月后IPO招股书失效,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短短半个月后,高龙海洋火速卷土重来。
一家三口齐齐上阵、剑指IPO,高龙海洋为何急于谋求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这家公司“缺钱”的信号。
1.
/ 一家三口闯关IPO:
实控人夫妇年近七旬,
二代接班迫在眉睫?/
高龙海洋是一家饲料级及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是中国领先的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龙头。
据招股书,高龙海洋主要通过境内实体高龙海洋生物工程和高龙实业(福州)两家公司开展鱼油产品的生产及分销业务,其全资附属公司还包括投资控股公司华盛,投资控股及鱼油贸易企业富建发展。
而隐藏在这些公司背后的大boss,正是黄进和董晴夫妇。穿透后,两人分别持有高龙集团88%和12%的股权,合计持有 100% 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黄进原名黄隆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国际贸易学士学位,曾短暂任职于华闽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负责水产养殖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出口业务。
1996年,黄进创立高龙控股,该公司是Rising Trend集团的成员公司。2008年至2016年,该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公司重组,包括2008年4月成立高龙海洋生物工程,2016年2月成立高龙实业(福州),将鱼油精炼及浓缩业务从Rising Trend集团划分及转让至集团。
靠水吃水,深谙这一道理的黄进多年来持续深耕,在水产业拥有超过35年经验,包括鱼粉分销以及水产饲料的生产及贸易,并在鱼油贸易、精炼及浓缩方面拥有超过25年经验。
当然,多年商场征战,妻子董晴就是黄进的最强贤内助。
从1996年创立高龙控股以来,董晴就一直和丈夫一起打拼,从经理做到执行董事,并于2008年加入高龙海洋,拥有超过25年的企业行政和管理经验。
如今黄进已经69岁,董晴67岁,双双超过退休年龄,不可避免地将面临着体力和精力下降的问题,因此在这家企业的IPO征程中,二代接班问题也成了关注焦点。
实控人夫妇的女儿黄昕,在第一次递表港交所之前,她被父母“紧急”叫回了家接班。
2024年2月,黄昕加入高龙海洋,担任质量控制及研发部主管,并于6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
黄昕的经历堪称典型的富二代,她毕业于海外顶尖名校麦吉尔大学,获得营养科学学士学位,并于2019年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营养食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在回归家族企业前,黄昕也曾在多家公司打工,从2019年至2023年,她曾先后在中国香港盲人辅导会、Jeunesse Global Holdings, LLC.、Virtus Medical Group任职营养师,但从未在内地工作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龙海洋的大本营在福建,但实控人夫妇和女儿黄昕均未居住在内地,而是居住在中国香港蒲飞路上的豪宅翰林轩。
如今,31岁的黄昕在集团中主要负责研发计划和战略性业务发展,从2021/22财年至2023/24财年,高龙海洋的研发费用分别约为312.6万港元、624.9万港元及800.3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49.3万港元。
此外,高龙海洋曾在第一次递表时闹了个“大乌龙”:在招股书编制的关键财务数据上,连单位都“傻傻分不清楚”。
第一次递表6个月失效后,仅半个月,高龙海洋再次卷土重来递表港交所,可见其上市心切。
一边是喊女儿回家接班,一边是急于谋求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高龙海洋“缺钱”的信号,或许这家企业亟待资本加持、开拓新的增长曲线。
2.
/ 都是“缺钱”惹的祸?
现金流持续承压,关联交易频繁出现/
高龙海洋到底缺不缺钱?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考量,一是经营业绩,二是现金流情况。
业绩方面,2021/22财年至2023/24财年,高龙海洋分别实现收入约2.46亿港元、4.64亿港元、5.32亿港元,营收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但营收规模的增长,却并不意味着盈利能力的增加。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 1418.5 万港元、6944.5 万港元、5918.3 万港元,毛利分别约为 4454.6 万港元、1.13 亿港元、1.19 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18.1%、24.3%及22.4%。
而增收不增利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2024 年上半年,高龙海洋实现收入为2.45亿港元,同比增长15%;毛利3663.4万港元,同比下降27.84%;净利润1035.2万港元,同比下降65.2%。
相较于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多年来持续承压的现金流压力,才是悬在高龙海洋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比率的标准值一般为2.0,但是高龙海洋却多年来远低于此数据,2021/2022财年至2023/2024财年分别为0.9、1.2及1.3,2024年截至9月30日为1.3,这意味着这家企业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此外,2023/2024财年末,高龙海洋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变为负值,为-4956.7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4995.8万港元。对此,高龙海洋称主要是由于毛鱼油采购增加导致库存增加。
而现金流持续承压的高龙海洋,除了向银行贷款,就是向关联方借钱垫资。招股书显示,高龙海洋从Rising Trend集团的成员公司获得计息垫款,于2022年、2023年、2024年3月31日,高龙海洋应付关联公司的款项分别为1.47亿港元、1.64亿港元及8190万港元。
而同期银行借款分别为2038.6万港元、4359.0万港元、7538.7万港元,可见向关联方借款可比向银行借款多多了。
事实上,不仅是借款,在家族企业的运营中,备受诟病的关联交易也在高龙海洋的运营中频繁出现。
比如一边向Rising Trend集团租用办公室、油罐、生产基地,一边又让该集团的其他成员公司成为自己的“大客户”。
2021/22财年至2023/24财年,高龙海洋向关联公司出售饲料级鱼油的历史交易金额分别约为1759.1万港元、2582.6万港元及1768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1545.8万港元。
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持续承压的现金流和过多的关联交易,显然无法让投资者们放心,高龙海洋能否成功闯关IPO,仍需持续关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