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冲着朱一龙,我跑进电影院,看了《河边的错误》。
看完之后,我先是一脸懵逼,久久才回味过来,并且发誓,这种片子,我不想再看第二遍。
为什么呢?
原因有三。
一是,原来我以为是部悬疑电影,非常认真地跟着朱一龙饰演的马哲,一起查案。结果,它压根就不是。
二是,所有被马哲查到的无辜的证人,都因为各种原因,一个个死掉。
三是,真相实在太可怕了,究竟杀人的是疯子,还是那些不被世俗所容的“真相”?
如果你跟我一样,第一遍没能看懂电影,就请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会有毛骨悚然之感。
(1)凶手,就是那个疯子,而查案的过程,让观众和马哲,都差点疯了
电影一开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河边赶鸭子,一把弯弯的镰刀出现,第二天,她死了。
凶手是谁?
根据线索排查,最大嫌疑人,其实就是婆婆收养的那个疯子。
可是,疯子很温顺,而且一言不发。
马哲跟着疯子在河边待了三天,确认,他没有杀人的可能性,排除了他的嫌疑。
然后,查案从河边遗落的一个女士包包开始,一盘磁带,A面是音乐,B面竟是一个女性的自言自语。
磁带里,不时响起的火车汽笛声,还有一个被称为宏的男人,等着去揭开。
于是乎,钱玲出现了,那个叫王宏的男人也出现了。
他还交代了一个“高个子,大波浪的女人”的线索。
随之浮出水面的,是王宏和钱玲那段,不能公开的恋情。
可王宏却在等待钱玲的地方,被杀了,而疯子,自投罗网地拿着凶器出现了。
凶手就这样被归案了。
马哲不相信,非常执着于找到那个大波浪的女子。
这时候,许亮也被盘查了,但因为他是男性,与大波浪和女子毫不相干,所以也被轻易地排除了嫌疑。
可最初报案发现尸体的那个小男孩,被从精神病院里逃出来的疯子,一个石头过去,给砸死在水里。
有目击证人,有疯子出逃记录,事实很明显,但马哲还是不肯相信。
难道真相就这么简单?
那个想要亲眼见一见凶手的孩子,就这样被凶手给杀了?
而内心十分不安的许亮,再三逼问马哲,到底什么时候停止寻找大波浪女子。
当他得不到答案之后,他随即吞了一大瓶安眠药自杀,却被马哲当机立断地送到县医院,救下了。
可之后,当他隐藏心底的秘密被揭开,他活了,却社死了,于是他当着马哲的面,自杀了。
马哲彻底地疯了。
为什么他查一个死一个?
为什么他印象很深刻的三等功,却一直找不到记录?
在一次酒醉之后,他以为自己杀死了疯子,可是隔天却发现,他的弹夹是满的,一切都只是幻象。
其实,观众跟着马哲,也一起疯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悬疑片,我们查的,也不是案件。
(2)真正杀死那些人的,不是疯子,而是不被世俗所容的真相
影片交代婆婆的信息很少,可原著里却清楚地描述了,她是个可怜的寡妇,新婚两年,丈夫就死了,而他生前,很爱殴打婆婆。
那个年代的女人,年轻丧夫,唯一的活路,就是一辈子守寡。
所以,她收容了疯子,却一直纵容着他,用赶鸭子的绳子鞭打自己。
为什么她要这么做?
因为她思想严重被扭曲了,明知婚姻并不幸福,守寡却期待一个圆满的家庭,还在被虐中寻找幸福的感觉。
她,一直在求死。
马哲梦中,婆婆死之前说的那句“可惜,甜蜜的死亡只有一次”,就是这个意思。
死,是她最后所求。
而婆婆和疯子之间不寻常的关系,影片拍得非常隐晦,可知道真相的我,依然有点,难以描述。
婆婆那种幸福的表情,从背后鞭打的姿势,镜头依旧在告诉我们,那些不可言说的情愫。
再来说说王宏和钱玲。
他是一个已婚人士,却借诗歌和不被容许的爱情,来逃避现实。
那个年代的诗歌,属于曲高和寡,几乎无人懂得欣赏,王宏上台朗诵,等待他的,是底下看客们的哄堂大笑。
可钱玲,也很喜欢诗歌。
王宏临死前的那封绝笔,也充满了讽刺味道,“诗歌改变不了人生”。
明面上看,凶手是疯子,但实际上,王宏和钱玲那段不伦之恋,既不被钱玲妈妈接受,也不被世俗所容许。
即使疯子不杀他,他也社死了。
至于小男孩,他其实死于无知者无畏。
他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可父亲不信他,两位哥哥作证之后,他们才报案。
父亲和哥哥都害怕,可他却说“我不怕,真的,我想亲眼见见那个凶手”
他不知道,会杀人的凶手,是真的可怕。
紧接着,许亮床底下那个箱子的秘密,被马哲揭开了。
他为许亮洗脱了嫌疑,却把其女装cosplay的特殊癖好公诸于众。
原来,许亮不止有案底,他才是马哲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大波浪女子。
许亮在那个年代,还有脸活着吗?
他求死,却被马哲拼死救下,他恨啊。
于是,他一面笑嘻嘻地给马哲送锦旗,一面又当着马哲的面,跳楼,死在了马哲的车顶上。
“我接下来该怎么活,我都规划好了”
马哲,那份执着的查案的心,那双揭开秘密的手,曝光了所有人不被时代所允许和接纳的秘密,间接导致了这些人的不幸。
婆婆、疯子、王宏、许亮、男孩,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死亡,他们集体围在马哲身边嘲笑他。
这一段,拍得真的极有感染力,有点超现实的味道,边缘且疯狂。
看得人头晕脑涨,却又浑身起鸡皮疙瘩。
婆婆隐藏的怪癖、诗人王宏不可告人的恋情、理发师许亮的女装癖、男孩的无知无畏。
当然,压倒马哲的,还有那个基因突变的baby。
明知生下来可能会是个傻子,可老婆依旧坚持要生,那个小宝宝,究竟是不是疯子?
(3)你的不舒服,证明你的感觉对了
看完《河边的错误》,我真的不舒服。
不是那种脑子一团浆糊的迷茫,而是,这些真相,让人不舒服。
究竟谁才是疯子。
梦醒后,马哲抓到了疯子,拿到了他渴望的三等功。
可是,前面那段梦境又是怎么一回事?
影片把这些片段杂糅在一起,亦真亦假,就像虚幻和现实紧紧交织在一起。
一年后,那个镜头更加诡异。
那个被预言10%概率会基因突变的孩子出生了,夫妻俩一起给他洗澡,看似其乐融融,可当镜头推进的时候,却又觉得哪里不太对。
是的,你的感觉是对的。
因为孩子的长相、衣服,还有澡盆里的玩具,居然和疯子一模一样。
天啊,影片想告诉我们,孩子其实就是疯子。
难道,一开始,马哲就是疯子?
他就是那个凶手?
反应过来的我,汗毛竖起。
这应该是全片最让人头皮发麻的点了。
所有人都是疯子,而观众就是马哲,最终也疯了。
很好,原来,我们就是疯子。
我们难道不是跟马哲一样?
从一开始就以为,这可能会是一个复杂的悬疑案,根本不相信,疯子会是凶手。
可局长告诉他,证据齐全,凶手已经抓到了。
我们依旧带着刨根问底的心,跟着马哲寻找真相。
明明,他们真的只是目击证人,之所以选择不说,是因为,他们想隐藏心底的秘密。
比如,钱玲不想对外解释,深夜为何会出现在河边,她约的人是谁。
王宏也不想说。
许亮也不想承认。
我们凝视深渊,却逼死了证人。
不只是片中的人疯狂,我们也疯狂了。
结语
对不起了,朱一龙,虽然《河边的错误》不错,但我应该不会再刷第二遍了。
因为那种被逼到发疯的感觉,实在太不好了。
当然,如果你想看看,又一次为了角色牺牲自己的朱一龙,感受一把他的演技,看看那发黑的眼睛,瘦削的脸庞,黑黝黝的肤色的话,不妨一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