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共享机制背后的共享逻辑

宋志平:共享机制背后的共享逻辑
2023年05月30日 22:10 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选编自宋志平《共享机制》,2023年4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基于新发展理念,我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共享”这个话题。我所思考的“共享”不同于大家平时讨论较多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层面的“共享”,而是围绕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展开的,主要探讨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财富的分配、企业的机制等。

这种共享会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体现的是宏观层面的共享逻辑。而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要与周围的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存、共同发展,这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共享逻辑。在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我将共享的逻辑总结为五个方面:共享理念、共享经济、共享企业、共享机制和共享型企业家。

共享理念

国家最高领导人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特别强调发展机会、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共享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

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二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四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时代的进步,令共享理念的落地具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科技进步水平加速提升,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财富被创造出来,使得共享理念的落地更具条件;另一方面,包括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数据在内的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践上就是从“解放生产力”到“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共同富裕赋予了企业新的使命,需要将企业过去的激励机制上升为共享机制。

过去,我们习惯上认为,企业是所有者的,资本只有实物形态,即现金、厂房、土地、机器等,而现在要将企业中的人视为人力资本,这是一个重大转变。通过股权激励、岗位分红、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和跟投等,让广大员工不仅享有工资和奖金,还能像金融资本一样分享企业创造的财富,让企业成为共享的平台,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平台。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既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以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逐步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人民是共享发展的主体,享有的既可以是发展的成果,也可以是发展的机会。在共享理念下,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充满活力、竞相迸发,积极共创共享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将为解决全球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共享经济

2022年10月12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共享经济指导原则与基础框架》,对共享经济进行了如下界定:“共享经济是资源供给者通过平台与资源使用者进行资源共享的经济模式。”而我们所讨论的“共享经济”主要是指经济成果的共享,强调通过初次分配实现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共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抑制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在此制度下,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被考虑在内,其中,人类和地球是天然的利益相关者,处于中心位置,而政府、企业、人民社会和国际社会是可以优化人类和地球福祉的四个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这个角度来看,顾及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模式就是共享经济。

这一设想很契合我国儒家文化追求和谐的思想,也和我国的新发展理念有些相近之处。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就是围绕着人类和地球,把相关者都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包容、共享的经济体系。

施瓦布将辅助性原则作为实现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首要原则。他以全球气候危机为例指出,只有当全世界的人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时,气候行动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其实,这就蕴含了共建、共生、共享的原则。

共享经济的实现是以价值共创和价值共享为基础的,只有当社会中的所有人都繁荣而富足,而不是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兴旺发达时,这个社会才算发展到最好。要实现共享经济也是同样道理,共享经济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建设,而不能一些人努力、另一些人坐享其成。

目前,我们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以“共享”为核心营造产生创新人才红利的新政策空间,鼓励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承担创新风险、分享创新收益,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赋能人才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劳动力的供给,从而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创造“高端人力资源红利”。

而人力资源红利的释放,必将有利于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产业和行业集中,从而为我国经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共享企业

受到新发展理念的启发,我提出了共享企业的概念,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企业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享是企业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企业如果只为所有者创造财富,而没兼顾劳动者,那是不对的。

过去半个世纪,企业界对企业目的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970年最早提出了企业以股东为中心的原则,他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这一论断影响深远。

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的影响下,从学术界到企业界,都将“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视为天经地义的原则。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公加剧,一般的劳动收入远低于资本收入,让人们产生不劳动就能创造财富的错觉。实际上,资本是上一级劳动的积累,没有资本就没有企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拥有专业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人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今天看来,社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劳动的创造。

2019年,近两百家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华盛顿召开的“商业圆桌会议”上摒弃了“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并联合签署了《公司宗旨宣言书》,明确指出“企业应该照顾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除了股东外,还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企业应该成为劳动者、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平台。不少企业认为,最先进的做法是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二位,然后才是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企业被称为“觉醒企业”。

觉醒企业划定了企业发展的三重底线。时代发展到今天,企业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三重底线,这才是共享企业。

第一,企业应与环境共存,可以理解为企业肩负的环境保护责任,尤其要解决好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这个规律是无法抗拒的。

第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国家、地区和社区等层面。除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外,企业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这是企业的本分。企业还要有家国情怀,奉献社会,回报社会,服务所在地区和社区建设。

第三,企业应考虑与利益相关者共存共荣。不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只会赚钱的企业也不一定是好企业。企业应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持续地创造价值、共享价值,服务好客户、给予员工尊严和尊重、将供应商视为价值创造的伙伴、服务好社会和社区等,而不应该仅仅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回报。

共享机制

企业的发展到底靠什么?这些年来,大家总是强调管理,那管理的真谛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管理的真谛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没有积极性,尤其是员工(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员工有积极性,企业就有可能做好;员工没积极性,企业就很难做好。员工的积极性靠什么?那就是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满足。

企业应是员工“乐生”的平台,要创造条件让员工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梦想、收获幸福,要让辛勤工作的员工未来生活有保障。通过共建和共享,要让员工感到有未来、有希望、有奔头,这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对企业、社会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的关键是什么?是机制,即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企业效益增加了,员工待遇就提高;企业效益减少了,员工待遇就降低,也就是说,在企业财富分配中既反映金融资本的分配也反映人力资本的分配,这就是共享机制。过去,一些国有企业(简称“国企”)缺乏这样的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员工没有积极性,企业适应不了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难,最后只能走向政策性破产的结局。

共享机制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大锅饭”。共享机制的出发点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强调企业员工、技术骨干等人力资本通过员工持股、科技分红等在初次分配中实现与金融资本的利益共享。在分配制度上提升效率与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在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分配,所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来补充。所以,要打造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我们首先需要在初次分配上提高效率、保障公平。

赋能人力资本,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本无法共享企业创造的财富,企业就很难有活力。因而在财富分配上,企业要引入共享机制,既要照顾股东等企业所有者,也要照顾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资本+经营者+劳动者”是企业机制的基础。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努力和员工创造。

在进行收入分配时,企业要在三者之间平衡,既要考虑所有者的利益,让所有者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回报,所有者才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又要奖励优秀经营者,让他们充分发挥管理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经营,把握市场机遇,做出正确决策,把企业经营好;还要照顾好广大员工,因为企业的财富是由他们劳动创造的。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大量探索,国企改革聚焦三件事:体制、制度、机制。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制度改革要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关系,而机制改革要处理好企业效益和经营者、劳动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企在体制、制度改革上都有比较清晰的模式,而在机制改革上仍需要进一步发力。所以,我一直呼吁在企业中推行共享机制,即通过建立员工持股、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机制,让人力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财富的分配,这是推开国企改革的最后一扇门。

共享型企业家

无论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作为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扩大就业的主体,企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主要以企业的形式创造财富,而带领企业创造财富的就是企业家。

然而,财富创造不是仅靠企业家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员工、客户、供应商、股东,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因而,企业家要正确理解个人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认识财富的创造离不开这些利益相关者。企业家要有感恩之心,要能兼顾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称之为共享型企业家。

实际上,企业家做企业就是做人的工作。如何才能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企业,愿意来自己的企业工作,愿意为它的长久发展去奋斗,这需要企业家在员工的脑海中投射出记忆点或闪光点。企业家只有真心实意地对员工好,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才能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家才能获得持续的成功。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企业家要秉持爱国、奉献、创新等优秀品质,努力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做大“蛋糕”,合理提高劳动报酬,与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同时,企业家也要牢记底线思维和责任意识,尤其是高收入的企业家要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公益事业。

这几年,我同时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努力从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来思考共享的逻辑。结合当下共同富裕这一核心议题,我进一步认识到共享的逻辑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家来说都是格外重要的。

一方面,企业家今天做企业,学会运用共享机制很重要,只要遵循了共享的逻辑、建立了共享机制,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都能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外在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共享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也是推动创新、实现社会目标的重要推手。

企业要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带领员工共同富裕。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企业家,还应该更多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更多地关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为了实现企业所有者、员工和整个社会的共赢,应该让更多企业家成为共享型企业家,在企业中建立多赢共赢的机制,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