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有强烈道义感的亚洲导演,贫困混乱的生活和个体的卑微根植于内心,无法逃避。当然,他们的作品不会止步于此。爱和希望,虽脆弱而渺茫,却是唯一可以和黑暗相抗衡的。每个诚挚创作的导演都力图找到恰当的电影语言表达悲愤和祈盼。越南导演陈英雄(Tran Anh Hung)的《三轮车夫》(Cyclo)正是在此方面成为一部独具个性的作品。
陈英雄随家人被迫离开故国时尚年幼。他在法国成长,但世代的记忆将他拉回越南,也为他提供了资源。西方教育背景,使陈英雄能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亚洲的现实。同时,得益于法国高水准制作团队的配合,陈英雄在影像上的表达更专业更精准有力,这是很多的亚洲本土导演无法比拟的。
梁朝伟在片中饰演“诗人”
影片开始,随片名字幕一起在画面正中出现了三轮车夫。画外音是他的父亲告诉他,也告诉我们:这个职业劳碌一生,也只能勉强糊口,如果可能还是要找其他谋生办法。镜头跟着三轮车夫穿行在人口密度大、混乱嘈杂的街上。这是典型的东南亚城市。在接下来的片段里,我们看到他去申请创业贷款、他和同伴交班、一起吃午饭,晚上回到家和家人一起。第二天早上被叫醒,开始周而复始的新的一天。作为一个故事的序幕,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在观看完影片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它们是非常必要的背景。
接受三轮车夫贷款申请的办事员态度傲慢,手握有点滴权力,对待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百姓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一起靠载客为生的同伴虽然都是年轻的男孩却已经有职业病的痛苦。车夫一家人为了生存不停地忙碌,但是年迈的爷爷拒绝用别人的东西谋生,虽然体重计是误寄到家里来,很久没人认领的。这是一些善良本分、愿意靠自己努力活下去、只求能平安的人。
车夫的车被抢了,还挨了打。我们不知道在他生活的环境里发生这种事的几率有多大,我们看到的是,无论发生在谁身上,他都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只能投靠更强者:帮派。
只要手黑胆大,钱来得很多很快。三轮车夫不甘心做小喽啰,想成为组织成员。这似乎是很自然的选择,尤其是没有其他出路的时候。于是他进入了一个由暴力和性交易组成的新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才是主宰,他们似乎活得如鱼得水。
但绰号“诗人”的小头目每次亮相都很奇怪。镜头从他面前扫过,我们看到他经常背对着老板娘或同伙。在画面中,他和他们之间总是隔着物体,栅栏、围墙把他分隔到了另一个空间。在手下人动手时,他也是无声地站在一边,好像漠然置身事外。只有当车夫提出加入组织时,“诗人”突然激动得要揍他。紧接着的段落,组织头目让车夫观看自己如何从容不迫地杀掉一个人。车夫才知道他要进入“组织”所付出的代价。
“诗人”主要以拉皮条为生。他和两个被他保护的妓女的关系也很奇怪。她们劳累一夜之后,在他屋里就像回到家。其中一个姑娘和他偎依在一起,如同两个互相取暖的人,从对方的体温中获得温存和慰藉。三轮车夫的姐姐被“诗人”找来接客。他们就像情侣一样互相喜爱,但是却没有肉体关系。
影片中唯一欢乐的片段是三个姑娘闲暇时在“诗人”家里打水仗为乐。累了她们就躺下吃水果。影片用一种很清纯的方式呈现这三个女孩子,她们漂亮但丝毫没有风尘中的妖娆,甚至天真得不染世故。她们和“诗人”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
“诗人”的父亲打破了这个幻象。他知道儿子以何为生,愤怒地冲出来教训儿子,直到伤心得打不下去了。镜头从跌倒的“诗人”身上掠过,我们看到他的家和三轮车夫家一样,都是在湄公河畔破旧的房子里。
有些人天生可以当黑帮,有些人却不行。粗粝的生活可以把有些人的外表变成石头,但内心依然是脆弱的。车夫的姐姐第一次接客,躲在阳台上的“诗人”突然流鼻血。他紧张时就会这样,这是一个明确的暗示。和他的两个手下不同,“诗人”想接受肮脏的生活却无法真正适应。当内心的感受猛烈时,普通的语言变得没有意义,“诗人”在影片中很少说话。他的痛苦变成了诗。
《三轮车夫》的题材其实并不新颖,它的情节主干就是一个黑帮故事:暴力、色情、黑吃黑。但是叙事会突然停顿下来,看似不相干的段落插了进来。车夫和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再次出去揽活。城市的夜幕降临了,在干涩凝重的音乐中,摄影机对着一座居民楼房。从亮灯的窗户看进去,清冷的灯光下,人们忙着各自的事情,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吃饭、学习、玩耍、干活。摄影机扫过孩子天真的眼睛、停留在劳作者的脊背上。
陈英雄显然并不只是想讲述一个故事,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呈现到影片里。对于他所拍摄的这个地方、这些卑微而奋力挣扎的人,他怀着关切、悲悯和眷恋。在叙事之外,他忍不住插入这些抒情的段落,为影片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正是《三轮车夫》的独到之处。
车夫被黑帮灌下洗衣水,“诗人”俯下身抚摸他的头发。画外音突然传来诵读的诗:“没有名字的是河流……”出现在画面上的是姐姐和“诗人”。他们亲密地并坐在一起,好像在享受阳光,又像在听画外传来的诗歌。然后是一些男孩女孩,在他们身后是破烂的房子:他们世代居住、赖以生存、无法离开的,既有苦难又有温柔的地方。没有名字的不是河流,而是这些过着卑微生活的微不足道的人们。他们的童年在这里度过、一生在这里度过,直到无声无息地死去。
另一次跳跃出现在“诗人”杀死虐待姐姐的嫖客之后。镜头俯拍跟踪着被刺伤后挣扎的人,与其说表现的是复仇的血腥,不如说是迟缓痛苦的死亡:既是一个具体的做恶者的死,也是一个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的死。嫖客死后,“诗人”蹲下来点上一支烟。画面外中传来孩子的歌声。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诗人”是“逼良为娼”,寄生于罪恶勾当的人。无论他如何内疚、如何善待他的“女孩”,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和被杀死的嫖客一样令人厌恶。在表现了这些肮脏的人、肮脏的生活之后,我们突然看到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他们的歌声纯洁如同天籁。这些罪恶的人在进入这个社会丛林之前,也曾有如此天真的眼神。但是现在种种美好不再,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干净地活着。这一段既可以看作是怜悯恶者的哀歌,也可以看作是对所有在困苦中挣扎的人们的祝愿,愿新一代能有明媚的未来。
还没有成为杀手的车夫用酒和药来麻痹自己。作为一个还具有正常良知和感情的人,他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血腥暴力威胁讹诈。痛苦是内心的感受,如何用画面呈现出来?陈英雄在片中使用了油漆、闪烁的灯光、打挺的金鱼作为渲染的道具,配以尖利干涩的音乐。当画面停留在物体表面或涂了油漆脸部,它们的质感和我们通常所见迥然不同,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使观众在观看这一段时感受到异样和不安。
和前面精致的刻画、浓重的抒情比较起来,影片的结尾部分有些草率。“诗人”自杀了、老板娘的儿子死于意外,黑帮放过了车夫。手染罪恶的人都没有好结局,善良的车夫一家却得以保全,开始新的生活。如果现实都是这样该多好!
原文刊载于《我们为什么热爱艺术电影》,经作者授权转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