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之后,今世缘的路不好走

百亿之后,今世缘的路不好走
2024年06月27日 17:50 周远征
图片来源:征探君

2023年9月摄于四川

对白酒企业来说,百亿是迈向全国的门槛。

今世缘(603369.SH)凭借2023年100.97亿元的营收,成为上市酒企中,第七家营收过百亿的白酒企业。今世缘也多次提及,2025年挑战营收150亿元目标。

但今世缘的股价没有好转。在公布2023年年报的4月,今世缘的股价最高为60.05元/股。而截至6月27日收盘,今世缘的股价为47.45元/股,已跌去不少。

今世缘面对的挑战也依旧不小,全国化布局缓慢、库存高企。外界也在担心,今世缘能否持续坐稳百亿的位置。

出走多年仍在江苏

过去几年里,今世缘实现了高速增长。

2020-2023年,今世缘的营收分别为51.19亿元、64.06亿元、78.85亿元、100.98亿元,分别增长5.12%、25.12%、23.09%、28.07%;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67亿元、20.29亿元、25.03亿元、31.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6%、29.5%、23.34%、25.3%。

为今世缘实现增长的不是全国化,而是江苏省内的市场。仅在2023年,江苏省内就贡献了超90%的收入,省外仅贡献了7.2%左右的收入。

然而,今世缘已经推动全国化多年。2014年,今世缘上市,开始布局省外——其在招股书中披露,将设立省外市场营销中心,并针对重点销售区域设立区域营销管理团队,在全国进一步增加营销网点,构建“深耕江苏、拓展华东、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2017年,今世缘规划“2+5+N”区域拓展,继续围绕北京、上海等有一定消费认知基础的市场,进行战略性培育。2018年,今世缘取消江苏省内13个地市营销中心,成立6个大区,特别成立省外山东大区,在大区下设营销中心,实行分产品、分区域开发管理,并计划收购山东老牌酒企景芝酒业34%-49%的股权,以此形成协同效应,但未能成行。2018年5月,今世缘还与浙江商源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市场队伍重点布局国缘系列,围绕杭州、湖州、嘉兴等市场积极布局,以点带面逐步开拓浙江市场。

2019年,制定了“1+2+4”的战略规划,即重点突破山东市场,北京、上海为示范市场,河南、安徽、江西、浙江为重点市场。

今世缘对省外的推动,也体现在经销商数量上。截至2023年末,今世缘省内拥有499个经销商;省外拥有562个经销商。省外不足10%的收入贡献,也难言今世缘的全国化布局取得了成就。

因此,有观点认为,今世缘实现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江苏市场的增长红利,另一方面是由于洋河股份在省内的增长“受挫”。

据中泰证券,江苏省内白酒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6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6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64%,预计2025年省内白酒市场扩容至745亿元左右,维持10%左右的增速。

同时,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的收入增长放缓。2020-2023年,洋河股份江苏省内收入分别为95.6亿元、115.56亿元、133.21亿元、143.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8%、20.87%、15.28%、8.05%。已经低于今世缘在江苏省内的发展速度。不过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洋河股份也表示,要聚焦省内+长三角的大本营市场。

在洋河股份“回归”下,今世缘能否保持原有增长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去库存有压力

去库存仍是白酒行业的关键词。

据《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2023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共1490.95亿元,同比增加162.62亿元,19家存货集体增长。成品酒库存约45.7万千升,同比减少5%;半成品酒库存至少316.7万千升,同比增长8%;库存合计超过362万千升,再创新高。相较于2022年而言,呈现上升趋势。

2024年一季度,白酒库存的消化情况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迹象。经销商依然面临着库存积压的困境,去库存进程进展缓慢,对于即将到来的二季度市场动销情况也表现出信心不足的态度。

而今世缘的库存压力也不小。2023年,今世缘存货达49.96亿元,同比增长了27.79%。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今世缘存货43.79亿元,同比增长了19.84%。

不过,在行业普遍的库存压力下,提价成为了普遍做法。继五粮液宣布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由969元/瓶调整为1019元/瓶后,不少白酒企业纷纷对主力产品提价,今世缘也不例外。

2024年2月,今世缘发布《关于调整国缘开系订单及价格体系通知》,自2月29日起将停止接收国缘四代开系产品销售订单,3月1日起五代国缘涨价。其中,四开、对开、单开在四代版本基础上分别上调出厂价20元/瓶、10元/瓶、8元/瓶。通知建议区域市场同步上调终端供货价、产品零售价及团购价。此外,国缘四开严格执行配额机制,计划内配额执行当期出厂价,计划外配额在当期出厂价基础上,按照上调10元/瓶执行。

有观点认为,今世缘提价是为了增强经销商去库存的信心,并争夺渠道资源。

但反映在数据上,在2023年末,今世缘的合同负债为24亿元,同比增长17.65%;而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末,今世缘的合同负债同比下降59.45%至9.73亿元。虽然今世缘在财报中表示,是季节性因素导致预收款项的减少,但也不难看出经销商的打款意愿有所减弱。毕竟在2022年、2023年,今世缘第一季度的合同负债同比减少不超过50%。

没扩产产能却增加了

尽管有着库存压力,扩产也是不少白酒企业的选择。

2022年1月,今世缘公告称,公司计划总投资90.76亿元建设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建设期5年,预计将新增优质浓香型原酒年产能1.8万吨、优质清雅酱香型原酒年产能2万吨、半敞开式酒库储量8万吨、陶坛库储量21万吨;公司制曲生产能力将达到10.2万吨/年。

2024年5月,今世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南厂区新建1.8万吨浓香型产能已于3月投料,预计产原酒5000吨左右。新建2万吨清雅酱香型产能计划在年底前投产。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7.8万吨。公司当前基酒储备和产能,以及正在新建的产能足以满足需求。 

然而,近段时间有投资者对今世缘的过往产能产生质疑。

在2014年的招股书中,今世缘曾披露,其半成品以自产基酒、外购基酒、酒精和勾兑酒组成。在2011-2013年,今世缘分别外购基酒2424.87吨、1901.24吨、888.36吨。其表示,公司基酒产能为1.5万吨,半成品酒贮藏能力10万吨以上。

随后几年里,今世缘并未披露酿酒产能,仅披露了包装工厂产能。2021年,今世缘再度披露其酿酒产能,设计产能为3万吨/年,实际产能2.7万吨/年。2022年,今世缘的设计产能升至3.6万吨/年,实际产能3.5万吨/年。2023年,今世缘产能再度提升,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均达到了4万吨/年。

在产能持续上涨背后,今世缘除去2022年1月披露的90.76亿元的项目外,并未披露其他扩产项目。而在回答投资者这一疑问时,今世缘表示,产能增加主要是通过技改实现的,因为投资规模较小未达到披露标准,所以未进行单独披露。

在外界看来,毕竟新增了上万吨产能,投资必然不算少数。这一回答,似乎不太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今世缘的基酒来源也遭到了质疑。

以上市的2014年开始计算,今世缘到2023年末累计生产了33.41万千升、累计销售32.25万千升。2023年末,今世缘拥有1.78万千升的成品酒,13.78万千升的半成品酒(含基础酒)。

酒企要储备优质老酒不容易,但今世缘TA+类(出厂价指导价300元以上)、TA 类(出厂指导价100-300元价位)的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今世缘TA+类产量1.63万千升、TA类产量2.24万千升,分别增长7.5%、78.93%,两者占了当年总产量的75%左右。

有观点认为,浓香型白酒勾调至少采用3-5年前生产的基酒,优级酒实际产量缺口不小。今世缘的TA+类、TA 类生产量占比较高,对优级酒的需求量也更大。

2020-2023年,今世缘的原料成本持续增长,分别为12.56亿元、13.76亿元、15.66亿元、18.33亿元,其在总成本的比例始终高于80%。外界有观点认为,原料成本的持续增长,也可能与外购基酒有关。

在新建产能逐渐投产后,外界对今世缘产能的质疑或许会随之减少。但摆在今世缘面前的,还有洋河股份回归江苏大本营,省内竞争加剧、以及如何加快省外布局的挑战。否则,在白酒行业调整期内,也有可能掉出百亿阵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