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过没有,经济怎么才能好起来?只有两个字:消费。
工厂用上了机器人,以前一小时生产10双鞋子,现在可以生产1000双。如果这1000双鞋子,只能卖出200双,那就有800双库存。
鞋厂老板投资设备,银行贷款,结果鞋子滞销,投资失败,也就没了投资热情。于是,降价促销,亏本甩卖,鞋子价格就崩了。整个经济也开始萎缩了。
因此,消费是拉动生产的主要动力。AI和机器人如果继续强大下去,消费匹配不上,那就真的成了“生产力陷阱”。
现在我们的企业积极走出去,把商品卖到全球。不过,欧美一直使绊子,外贸增长也遇阻。
于是消费的重任就落在了14亿中国人身上。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中产最多的国家,如果能把消费刺激起来,经济就活了。
美国只有3亿人口,消费却超过了14亿人。显然,我们潜力巨大。
所以,只要想办法让14亿人全都热衷花钱,目标就实现了。于是,刺激消费,几乎成了每年政策发力的重点。
今年的两会报告,把消费列在首位,同时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给出了全方位提振消费的办法。
整个方案十分全面,包括:
1、增加收入;2、消费能力保障;3、服务消费提升;4、大宗消费提升;5、新质消费提升;6、消费环境改善;7、完善政策支持。
由于这份政策几乎涉及了消费的各个环节,因此可以说是利好所有消费板块。
食品、零售、白酒、汽车、家电、智能穿戴设备、3C产品、餐饮、文旅、医疗、养老、育儿市场、教育市场.......
同时,这份文件再次强调了: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这是继2月会议中提出“以稳股市刺激消费”政策以来,第二次提及。
这个提法极好。股市里赚钱了,人的心情就好了,也敢于消费了。
如果从股民角度来看,这份政策是股市普涨的发动机。
3月14号,上证指数突破了3400点这一关键关口。想要继续向上突破10月8号的高位,就需要更多资金和情绪的共振。
这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是情绪共振的最好工具,大概率推动股市继续向上。
而且整个市场除了AI、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处于泡沫化高位外,消费、能源、医药、电力等板块一直在低位徘徊,也具备继续向上动力。券商板块在业绩利好带动下,也有上涨动力。
同时,央行还公告称,在适当的时候降准降息,意味着后续利好还将持续。
因此,A股的牛市或许真的要来了,你准备好了么?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