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之起源与发展

城商行之起源与发展
2019年03月21日 21:15 洪言微语

从90年代深圳城市合作银行的开业,经历了前期的迅速扩张,城商行已经发展成为现在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有其独特的成立背景和发展路径。

一直在改革,从未停止过”,有从业者对城商行发出如此感慨。

改革的起点,要从城市信用社讲起。

1979年,国内首家城市信用社于河南驻马店成立,7年后,国家将城信社定性为“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明确要求不得办成银行。

不是银行,类似银行,各地对城信社表现出极高的热情。1993年底,城信社数量接近5000家,平均每个县设有3家;总资产1878亿元,约占GDP的5%。

同所有大跃进式扩张的金融机构一样,城信社很快成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源泉,集中整顿紧随而至。1995年,监管开始推动将城信社组建为城市合作银行(后更名城市商业银行),并明确“不再批准设立新的城市信用社”。

褪去合作组织的躯壳,城信社被抛入故纸堆;披上商业银行的外衣,城商行登上历史舞台。

因收拾烂摊子而生,城商行“继承”了城信社的不良资产,先天羸弱,相比国有大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一直处于尴尬境地——资本少、规模小;资产差、不良高。2002年末,城商行账面不良率超过30%(五级分类口径可能超过50%),之后的几年里,累计处置近千亿不良资产,才将不良率降至3%以下。

受地方支持、与地方捆绑,也成为城商行的鲜明特点。以北京银行为例,2004年末,单一地方大客户授信占比接近九成。这是个案,却极具代表性。自成立之初,城商行一直限定在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上,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城商行是地方大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存贷款规模不难与四大行(限地方分支机构)比肩。

不过,做了区域龙头,城商行的发展也就遇到了瓶颈——客户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差,且增长没了空间。若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突破区域限制是唯一途径。

2005年,银监会探索对实力较强的城商行放开区域限制。次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成为城商行首家异地分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紧随其后,区域限制的枷锁被打破了。

新的空间被打开,但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大量项目上马,信贷资源告急。监管放松异地扩张限制,城商行抓住机遇,短短两年时间,总资产接近翻番。

两年后,天量流动性副作用显现,CPI一度超过6%,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稳健,银行的大跃进式扩张,变得不合时宜。2011年两会期间,高层领导剑指城商行跨区域扩张,“我批评了他们(北京银行),我一打个盹,你们就跑了。北京还不够你们干的,你们跑了,北京谁来管?”

之后,城商行的扩张慢了下来;再之后,实体经济放缓、不良资产爆发,银行业告别“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

全面向好成为过去,区域分化时代来临。全国性银行尚有腾挪空间,城商行与一城一地深度捆绑,不得不靠天吃饭——地方经济平稳,城商行可免受波动影响;地方支柱产业垮了,城商行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2015年,有39家城商行利润负增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城商行利润增速仍能领先行业。

与区域捆绑,变成一种桎梏。为摆脱桎梏,城商行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大潮中,看到了曙光。

从目前来看,在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由于本身的规模、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城商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转型似乎并不乐观,未来也仍将面临艰难的方向选择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