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开正门,银行为何动力不足?

校园贷开正门,银行为何动力不足?
2019年08月16日 16:53 洪言微语

2016年起,因负面舆情不断,监管机构就开始着手整顿校园贷,整体思路是“开正门、堵偏门”,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军校园市场,其他机构则一律退场。

但从近两年的实施情况看,不太理想——为银行开正门,银行积极性不足;把网贷机构挡在门外,网贷机构却仍在变相涉足。

银行积极性不高,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利率限制。校园贷的盈利模式在于高息覆盖高风险,但银行作为正规军,被各方寄予厚望,非但不可能走高息的路子,还要确保利率足够普惠,导致银行的校园贷产品很难盈利,缺乏商业可持续性。

二是经营限制。校园市场太分散,适合全国性银行布局,对区域性银行吸引力有限,但全国性银行都是大块头,很难在战略层面引起重视。

三是竞争因素。互联网巨头借助支付工具,已经实现了对校园群体的高度渗透,牢牢握住了这个市场,对于银行机构而言,校园贷并非未开发的处女地,即便全力投入,未必能有好的成绩。

四是声誉风险。校园贷业务空间有限,但舆论敏感性很强,极易引发声誉风险,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积极性。

站在商业角度看,银行对校园贷市场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从开正门、堵偏门的角度看,一方面,助学贷款与商业贷款两手抓,适当扩大助学贷款范围,覆盖刚需,对于商业性贷款,可鼓励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合作,银行出资金、互联网机构出场景和数据,共同开发校园贷市场,确保利率普惠且商业层面可持续;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应强化宣传引导,引导学生观念转变。

再看看小贷公司和非持牌机构,大学生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信用意识比较强,属于相对优质的客户,在经营压力下,这些机构并不愿意放弃这块市场。

在实践中,识别借款人的学生身份需要放贷机构主动作为,若放贷机构有意不作为,以未能识别借款人身份为借口向大学生群体发放贷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搪塞监管和舆论监督,所以不少机构仍在抱着侥幸心理从事现金贷业务。

在正规校园贷产品整体供给不足的背景下,违规产品很难杜绝,引入更多地正规军才是治本之道。

此外,无论是正规军,还是网贷机构,校园贷款产品的普及还引发了一个担忧:即贷款产品在助力在校学生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其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帮凶。尤其是一些信贷产品,与信用卡类似,具有一定的免息期,只要按期还款,不会产生利息支出,因而深受学生欢迎。

但免息产品容易产生收入错觉,无形中放大消费,借钱总归要还的,大学生缺乏收入来源,一旦过度消费,很容易从免息期内的无息贷款过渡至有息分期,甚至从正规产品过渡至不正规的高息贷款,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不过,90后、00后的借款消费理念已经形成,堵不如疏,后续还是应该从加强正规产品供给的角度优化市场结构,给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合规产品,把违规的高息产品挤出校园。同时,要强化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本文由“洪言微语”原创,作者:poter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