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真能促消费吗?

摆地摊,真能促消费吗?
2020年06月07日 08:36 洪言微语

“大不了就去摆地摊嘛”,这个心理暗示能让很多人摆脱对失业的恐惧感,对人生、对未来会有更大的掌控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摆地摊,总能赚钱的,总不至于饿着的。

摆地摊未必能赚着钱,但这种“心里有底”的心理效果是惊人的,没了恐惧感,就会有更多掌控感,继而是信心的恢复。当前经济低迷,核心就是信心不足,信心起来了,很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另外,放开摆地摊,也是一个信号效应,反映了国家保民生的决心。这种决心本身,也能强化普通人的信心。

当然,心理效果只在短期有效,但短期的信心回升也不错了,能为经济复苏赢得宝贵的时间,也能为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赢得时间。

长期来看,我们在刺激居民消费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函数,并将消费倾向分为主观倾向(心理特征、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等)和客观因素(财富效应、税收政策、收入预期等)。

过去几年中国消费发力,更多地是靠GDP长期高增长带来的收入预期效应,以及房地产持续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据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七成为房产(含商铺)。过去二十年房价的快速上涨让很多家庭跻身百万富翁之列——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

对很多家庭来讲,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甚至超过工资收入,成为驱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地,后续几十年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日趋减弱,如何引导民众调整资产配置并找到新的财富增值投资路径,同样值得关注。

2019年,我国城镇家庭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其中,九成以上为固定收益类资产,股票和基金占比仅为9%。长期来看,固定收益类资产甚至很难跑过通胀,提升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发挥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将成为消费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此外,与长期消费能力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就是民众常说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我们仍要补短板。生老病死,人人逃不过,以至于成为影响人们预期的终极因素——因病返贫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消费热情就不可能起来;养老规划不能明明白白,人们也不可能改变高储蓄的习惯。

全球经济正步入消费驱动增长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迟早会转移到消费市场竞争上来,全球消费市场份额就是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刺激消费的意义,并非短期刺激经济这么简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