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涨幅最大的股份行,为什么是它?

近两年涨幅最大的股份行,为什么是它?
2024年03月25日 17:31 轻金融

在银行股这一轮全面价值重估行情中,中信银行成为备受关注的标的之一,重估背后发生了什么?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进化最有趣的一面是,它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反脆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近两年,银行业进入深度重构与转型期,整个行业经营业绩分化加剧,A股上市银行也迎来一轮全面的价值重估行情。

哪家银行是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的宠儿?轻金融统计发现,2022年全年、2023年全年以及2024年初以来,A股市场涨幅均位居前列的股份行都是同一家银行——中信银行。

在逆势中连续实现中长期优异表现,往往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信号。中信银行被重估背后,源于其近年来在“价值银行”布局之路上持续打通经营价值循环链,多项业务实现全面超越与领先。

01

充满韧劲的“硬核”成长

“一家银行最大的失误是战略失误,最大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每一次工业文明的变革都带动银行业自我进化。”——《银行进化论》

在资本市场上,一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资金全面重估,往往源于战略布局与公司基本面的实质变化,对于市值高达数千亿的银行股更是如此,也值得深究。

客观看,当下银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净息差下行、营收承压、竞争越来越激烈、盈利模式面临被动调整等,使得银行业进入大分化时代。这些因素都倒逼着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主动转型,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各类银行中,股份行不仅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强,也兼具综合化经营优势,在近两年市场波动中,部分股份行就走出了独立行情。近两年稳居银行股涨幅前列的中信银行,就是其中表现亮眼的代表。

昨日该行发布2023年度报告显示,经营效益、质量、规模、客户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同业前列。

首先,是主要经营指标跑赢同业2023年,在全国性银行营收普遍负增长的环境中,中信银行营收同比降幅控制在2.6%,优于已披露的同业平均水平;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70.2亿元,同比增长7.9%,在已披露的股份行中位居首位;总资产突破9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双双跨过5万亿元大关;ROE为10.8%,保住了同比持平的趋势。

其次,是零售业务指表现标亮眼年报显示,中信银行信贷增量中零售与对公接近1:1,零售AUM规模突破4万亿,零售业务营收占全行营收比例提升近2个百分点至42%,与公司业务的贡献比例44%基本持平,实现稳步跨越和进阶。

再次,是稳息差成为稳健发展的关键“稳息差”是中信银行这几年核心经营主题之一,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统计,2022年和2023年银行业净息差分别下降17BPs、22BPs,中信银行净息差分别下降8BPs和19BPs,显著好于行业平均降幅。这源于该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日益强化的精细化管理能力,通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减缓收益下行速度,严控负债成本。

此外,是资产质量关键指标均达到近十年最好水平截至2023年底,中信银行不良率1.18%,较年初下降9BPs,为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关注和不良贷款率2.75%,较年初下降15BPs,也达2014年来最好水平;拨备覆盖率207.59%,较年初提高6.4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上升。

更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拓中收”“拓客户”给中信银行带来了增长新变量在中收端,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息收入624亿元,逆势增长2.7%;在客户端,2023年零售业务新获客766万户,同比增长44%,对公客户增长12万户,增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充满韧劲的成长来自何方?归根到底,是理念和行为之变,是价值银行理念在强化。一方面,管理层前瞻性战略布局,成为推动各项战略落地成效的定力;另一方面,价值银行理念深入到全行上下,推动总行引领与分行执行的有效衔接,为今后高质量发展集聚了新的动能。

02

“新零售”崛起

“进化是宇宙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永恒的力量,然而我们却很难注意到它。我们可以看到某种事物存在和发生,却看不到进化以及促使事物存在和发生的进化力量。”——《原则》

银行对公与零售两大板块的关系曾经是此消彼长,而对于如今的大型银行来说,对公与零售两大板块不可偏废,都需要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两年,对公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表现并不算乐观,难能可贵的是,中信银行基础户、有效户、价值户分别较年初增加3.35万户、1.88万户、4300余户;新经济客群建设进步明显,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71万户,较年初增加6000余户。

为了更好释放对公业务动能,中信银行还对公司板块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分别设立大客户部、公司客户部(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政府与机构客户部,对全行115万对公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在大客户链式经营体系、中小客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下,2023年对公客户增长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一直以来,对公业务都是中信银行的优势板块之一,除此之外,近两年零售金融也为中信银行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新零售”战略突围成效显著,实现了对公与零售两大板块齐头并进。

众所周知,零售金融的一大特点是成效慢,不过一旦形成优势也更容易成为一家银行的“护城河”。中信银行深知零售转型的长期性,自2021年提出“新零售”战略后,持续加大对零售资源的投入,提出“实现零售与对公信贷资产的比例达到1:1”“锚定零售营收全行占比超50%的中长期目标”。

经过这几年大刀阔斧的零售转型,中信银行从战略到零售体系进行重塑,从客户为中心理念,到服务、产品、管理、全渠道、数字化的升级与布局,“新零售”战略收效显著。

一是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零售营收864亿元,全行盈利贡献占比42%,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

二是零售业务关键指标,如零售管理资产规模、信贷余额及年增量均朝向股份行前列迈进,私行、信用卡、个贷、财富管理等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末,零售AUM达4.24万亿元,年增8.32%;私行管理资产规模成功迈入万亿台阶。

三是沉淀了一套客户获取、客户经营、产品创新研发等方面的“三全”即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的适配体系。2023年末,中信银行零售客户数达1.37亿户,年增7.47%,“五主”客户户均营收超4700元,同比增长超10%;“三主”即主结算、主融资、主投资及以上客户超2000万户,增速连续两年达15%以上。

当前零售金融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银行业对零售业务的投入越来越大,在数字化转型之下,同时零售银行智能化、客户体验等成为突围关键词,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是如何突围的?

首先,是坚持战略引领。中信银行零售金融板块坚持总分支垂直贯穿,特别是分行一线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战略推动能力,加速了各分行核心产能释放,全行23家分行AUM增长同业排名前二、30家分行个贷增长同业排名前二。

其次,提升高质量客户服务能力。2023年,中信银行新增激活借记卡客户同比增幅超过40%,达近三年最好水平;信用卡新增获客766万户,达历史新高;通过深化客户分层经营体系,富裕、贵宾客户突破400万户,私行客户突破7万户。

最后,是加强数字化、生态化两翼建设。中信银行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持续建设大数据中心和零售业务板块的融合团队,推动“财富业务频道”“借钱频道”产能快速释放。

告别高速增长,走进存量经营时代,零售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变局中既有危机也孕育着新机遇。中信银行制定了2024-2026新三年发展规划,正在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并打造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消费金融三张名片,“新零售”已然成为这家银行新的增长极。

03

金融科技“新贵”

“技术的进化机制就是‘组合进化’。如果新的技术会带来更多的新技术,那么一旦元素的数目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可能的组合机会的数量就会爆炸性地增长。有些技术甚至以指数模式增长。”——《技术的本质》

每一次信息化革命,都是银行业重塑新一轮增长引擎的契机。当前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其本质在于利用新技术重塑价值创造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可以说,银行业这场科技竞争,是一场强大的科技实力、组织建设、市场敏捷度等方面的综合较量,而国有大行毫无疑问是金融科技行业引领者,同时股份行中也涌现出了金融科技“新贵”。

据轻金融统计,最近三年中信银行成为了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最多的股份行,获得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合计13个奖项,也是唯一一家获得2个一等奖的股份行,其核心系统凌云工程、普惠金融数字化创新生态获得一等奖。

中信银行的金融科技奖项为何能在股份行中独占鳌头?

首先源于持续高投入为未来业务发展带来强力支撑。中信银行坚持科技强行战略,2023年累计科技投入121.53亿元,同比增长38.9%,占营业收入比超5.90%。2023年全行科技人员5626人,同比增长近10%,占全行人员8.41%

其次,是加速提升科技基座业务支撑能力。2023年,中信银行云原生技术底座持续筑牢,完成开发测试云、生产云、子公司云、生态云四朵全栈云总体布局,实现“一云多芯”路线落地及扩容,算力提升近3倍;顺利完成合肥异地灾备机房搬迁,“两地三中心”架构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同业首家实现核心业务系统全面自主可控,为行业贡献了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国芯服务器实践方案。

此外,中信银行加速提升企业级数据能力建设,走在大模型平台建设的前列。2023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数据治理,治理超40万条问题数据,沉淀数据资产超6万项;持续提升AI平台产品化建设能力,中信大脑实时日均调用量超1400万;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中信大模型平台,完成千亿级开源大模型部署。

未来的银行越来越像一家科技公司,新技术也赋予银行更大的想象空间。中信银行正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北极星指标为牵引,推进“业技数”融合再升级,全面启动银河、零售EA企业级重点系统群建设。金融科技战略布局的落地,有助于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提升业务创新效率,金融科技价值创造力也持续提升。

04

“价值银行”新内涵

“为什么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变革在今天发生?答案是平台的力量(power of the platform)。在最近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商业从管道结构转向平台结构。平台之所以能打败管道是因为平台开发了价值创造的新来源。”——《平台革命》

未来的银行业,适者生存。在经济模式转化与群雄争霸的淘汰赛中,未来能活下来的银行,必然是最能适应市场变化、将数字化与创新融入基因的银行。

复盘近年来银行业的格局变化,可以明显发现成功穿越周期的银行正在积蓄更大的优势。中信银行以强劲的盈利增长以及新的品牌形象,趟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其未来潜力和后续动作无疑也备受市场关注。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未来的第一大看点是协同效应,中信银行有中信集团、金控的协同优势,且建立了完善的协同机制,未来发展可期;第二大看点是零售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做好流量与存量客群的经营有望“弯道超车”;第三是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循环链,让中信银行加速走向轻型化发展模式。

提起中信银行的集团协同效应,很容易让人想到科技行业的平台革命。目前“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理念已成为集团提质增效的重要途经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品共创、渠道共建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可以说,中信银行的进化是全方位的,是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的全面变化。

一个重要体现是,中信银行除了站在投资者角度看财务效益值和经济增加值,更讲求投资者的价值回报,不断提升其社会价值、行业价值、平台价值,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同时,中信银行的全新品牌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深刻把握“有温度”的价值逻辑,使“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全面体现人民性、鲜明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正因如此,中信银行的表现得到越来越多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惠誉上调了中信银行长期主体评级至BBB+,标普对中信银行评级展望从“稳定”提升至“正面”;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中信银行2023年在中资银行“综合表现”中排名股份行前三,“运营效率”排名居股份行第一。

业绩持续亮眼,投资价值也是藏不住的。国信证券指出,中信银行基本面整体表现较稳定,当前A股股息率在6%左右,近几年分红率稳定,具备高股息优势;民生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信银行基本面稳健,经营战略明晰,前景向好,可充分拥抱估值提振机遇。

站在新起点上,中信银行仍然在不断进化。正如方合英董事长在年报致辞中写道,“永久的护城河是不存在的,只有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迭代升级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2024-2026新三年发展规划中,中信银行提出了打造“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五大领先银行的战略目标,这些既是立足中信自身特质和禀赋,也是具有鲜明特色、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和商业范式,更是值得期待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样本所在。

说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