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背后:是技术狂人王传福20多年的“执念”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背后:是技术狂人王传福20多年的“执念”
2024年06月07日 15:24 张铁绵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全新第五代DM技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亏电油耗2.9L/100km,综合续航2100km,发动机热效率46.06%,这三项数据都刷新了汽车行业新记录。

在销量端,比亚迪5月份乘用车销量破33万辆,环比增长了1万多辆。而在4月份,比亚迪就以31.27万辆的成绩跻身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第四名。此前,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品牌。

从技术端和市场销量端,比亚迪都在不断创造着中国品牌在世界汽车行业的新纪录,那么比亚迪为何能够在成熟稳定的汽车市场脱颖而出,甚至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向新能源化的转型?

这当然是与前瞻实业家王传福分不开的,源动力正是来自技术狂人王传福二十多年的“执念”。

从2003年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王传福就看准了新能源将会汽车市场的未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王传福高远前瞻的战略眼光成就了今天的比亚迪。下面我们沿着比亚迪发展的时间轴来详细看一下:

王传福毕业于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的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95年创立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在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业之前的2001年,王传福就带领比亚迪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路线与技术。

时机成熟之后,2003年,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比亚迪开始了造车之路。和其它刚起步的自主品牌专注燃油车不同,比亚迪一方面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开发传统燃油车,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始了布局新能源技术。

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的首款混合动力概念车ET亮相,在当时燃油车还处于上升期的时代,比亚迪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搞新能源的做法甚至是被看做“不务正业”。但是,正是这辆比亚迪ET概念车种下了全球插混的第一颗种子。

尽管被很多人看做是“不务正业”,但是王传福坚信新能源才是汽车市场的未来,他提出并始终坚持插混、纯电两条腿走路战略,“插混才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第一台车,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在燃油车如日中天的时候,王传福要搞插混、纯电车,供应链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第一障碍,零部件供应商们肯定不愿意走冷门为比亚迪单独开新能源相关的零配件产线。王传福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工程师们攻克资质关、技术关、量产关,埋头苦干,完成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建设。而这也为比亚迪打造完整的三电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成了目前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包括芯片、模具、座椅、气囊、安全带、ABS等比亚迪都能自己生产,而这也是比亚迪能够取得定价话语权的关键。

时间来到2008年,搭载了第一代DM技术的全球首款量产插电混合动力轿车,比亚迪F3DM正式下线,开创了插电混动技术路线。

2013年,搭载第二代DM技术的秦DM、唐DM车型先后上市,百公里亏电油耗5.9L,其中唐极速版零百加速近4.5秒,性能媲美百万豪车。

2018年,第三代DM技术首搭于全新一代唐,百公里亏电油耗4.3L,解决了亏电状态下油耗高、动力不足的问题。

2021年,第四代DM技术实现了百公里亏电油耗3.8L,开创油耗“3”时代,这也是中国品牌第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

2024年5月28日,王传福宣布推出第五代DM技术,实现三个全球之最:全球最高量产发动机热效率46.06%,成为全球发动机技术的引领者;全球最低的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再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全球最长的综合续航2100公里。

正是技术狂人王传福的战略前瞻和执念,二十多年来,比亚迪研发累计投入1400亿,目前拥有超十万名工程师,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这也让比亚迪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鱼池”,从DM技术到刀片电池、云辇、易四方、DiLink等,只要市场需要,捞出一条就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级的技术。

从2008年推出全球首辆插混轿车,到目前比亚迪的插混车型累计销量已超360万辆,插混销量全球第一,丰田、别克、特斯拉、起亚等品牌部分车型都使用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王传福带领比亚迪一方面在不断推进碳中和,另一方面也让起步较晚的中国汽车工业后来居上,开始引领新能源汽车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