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割韭菜”十多年,小罐茶终于自证清白

被误会“割韭菜”十多年,小罐茶终于自证清白
2024年06月21日 20:48 铁任

茶行业最近相继发生了几件大事,让大家把目光又聚集到了这个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领域。继知名打假博主B太深入茶行业揭露乱象,把茶行业扒了底掉后,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和知名大V司马南开展了一场聊天直播,对话内容信息量十足,也解除了网友多年来对小罐茶“割韭菜”的误会。

B太曝光的茶行业乱象让人触目惊心,包括原料造假、年份虚标、工艺造假、价格混乱等,这些不仅给茶叶产品蒙上了“忽悠”标签,更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严重影响了年份茶市场的良性发展,也让小罐茶这种品牌深受波及,被打上“割韭菜”的标签。

就像早些年前野蛮生长的手机领域,在利益的趋势下,很多人靠粗制滥造入局,想借着势头捞一波就走人,茶行业近年来似乎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在和司马南的直播中聊到,他对茶行业乱象深恶痛绝,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一旦持续,会让整个茶行业面临灭顶制造。

为此,杜国楹在全行业率先提出了“品质保真”的理念。为了给小罐茶品质保真,杜国楹给产品加上了三道“保险”。

第一道保险是产品溯源。小罐茶坚守“真年份、真产地、真原料”,产品严格限定原料产地和采摘时间,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方便选好茶,小罐茶化繁为简,在品牌、重量、包装、价格等方面统一标准,且每枚茶饼均配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消费者可通过扫码对产品进行验证。

第二道是公证。据创始人杜国楹介绍,为了确保品质真实,小罐茶将来或会花费巨资对产品进行司法公证,要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行业自律,而是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品质背书,如果不是对自家产品有绝对的自信,恐怕没有哪个企业敢这么做。

第三道保险是科学制茶。小罐茶在安徽黄山的超级工厂总占地面积320亩,总投资达15亿元,于2022年正式投产使用。通过多年的深耕研发,小罐茶已经把采茶、挑拣、生产和包装做到了科学化和智能化,以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品质都有保障,也衍生出了很多秘密科技手法和行业专利。为了肃清茶行业乱象,杜国楹在直播中宣布把小罐茶所有的技术进行开源,也就是社会上的企业和商家都可以无偿使用小罐茶的科学制茶技术。

一系列动作后,很多网友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误会小罐茶,误会杜国楹了,他才是行业吹哨人,真正想把产品做好的拓荒者,而小罐茶多年来被传“割韭菜”的误会,也随即烟消云散了,就像网友说的,如果企业都像小罐茶这样“割韭菜”,那我们消费者乐于当这个韭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