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广大乡村本土人才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初秋的荆楚大地,稻浪翻滚,稻香弥漫。一群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中孵化而出的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羽翼渐丰,展翅高飞,推动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落实显效。
初秋时节,走进湖北监利市毛市镇柘福村,映入眼帘的万顷良田宛如金色地毯。微风拂过广袤田野,千重稻浪中农舍、道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在监利市毛市镇,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利市万亩“虾稻共作稻鱼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胡琴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熟知。熟知她,不仅因为她是监利市人大代表、监利常发精米的法人,还因为她致富不忘乡亲,带领村民共奔富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这里河渠稠密、水田连片,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上,胡琴看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家人一起创办监利常发精米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阳农林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优质水稻良种,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组织方式,全面实施由监利市人民政府、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办的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利市万亩“虾稻共作稻鱼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好丰锦”“金猫王”等绿色品牌,用实干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沉甸甸的稻穗、肥美的鱼虾和千家万户喜滋滋的收获。“我家种植有60亩水稻,现在水稻开始收割了,还有田里鱼虾,今年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效益还是很不错的。”在监利常发精米公司的水稻收购现场,正在出售水稻的种植户杨晓春笑脸盈盈。
近年来,监利常发米业秉承“产业先行,兴村旺民”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虾稻共生和后续产业培育,并通过解决群众就业、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与多姿多彩的秋色,一起铺展成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走进监利常发精米公司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内,一台台全自动智能化米业加工生产线正在忙碌运转。去杂、去石、去湿、低温碾制、色选、抛光、装袋……
穿过高高的粮堆,走进磨米车间、抛光车间和办公室。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对于大米加工企业来说,品控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品控部门会实时根据生产加工情况进行检测。”品控部负责人如是说。为严控产品质量安全,经过原材料检测、初加工碾磨工段半成品检验、精加工成品在线检验、成品检验与放行等过程后,品控部工作人员还会进行频次为每小时检验一次的副产品检验。
在包装车间,可以看到几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几台机器间来回巡视。成品大米经过自动套袋、装箱、封箱、异物检测和重量检测后才会进行打包,并经悬梯传送到楼下装箱、码垛乃至出厂。近年来,企业生产的“好丰锦”“金猫王”等绿色品牌稻虾米不仅获得优质金奖,受到荆州市和监利市人民政府的表彰,还远销广州、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以品质和信誉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好口碑”。
在工厂办公室,可以看到各种荣誉和证照摆满了一面墙。监利常发精米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上,积极帮扶贫困群众,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优质种子,企业还按照每斤高出当年市场价0.2-0.3元的价格收购入农户水稻,保障农户权益。“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在这里,“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正成为荆楚大地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希望的田野呈现着沉甸甸的金色,铺展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画卷。(关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