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发起召回品控遭到质疑,奔驰陷入销量困境并不冤?

多次发起召回品控遭到质疑,奔驰陷入销量困境并不冤?
2024年06月14日 09:00 車毂轆

BB

A都是一线豪华品牌,为什么国人更喜欢奔驰?究其原因还是奔驰在国人心中一直都是高端和豪华的象征。回想90年代,“虎头奔”便以其高昂的身价和尊贵的地位,成为了富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这也奠定了奔驰在中国市场不可动摇的豪华车地位。

但是,近几年奔驰的地位似乎已经受到了挑战,不仅在销量上连续被宝马压过一头,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号召力更是被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稀释,使得奔驰不再成为有钱人的首选对象。

销量持续下滑,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地召回?

从2021年开始,奔驰销量就被宝马反超,直到现在仍没有翻身。如果说2021年奔驰销量不佳是因为芯片短缺所致,那么在宝马深陷泥潭的今年,奔驰为何仍未在销量上有太大起色呢?根据奔驰发布的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显示,奔驰(含smart)在华销量仅为16.89万辆,同比暴跌12%,且在2023年奔驰还是

BB

A中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品牌。

反观宝马这边,在今年第一季度宝马在华销量为18.74万辆,虽然同比下滑了3.8%,但依旧领先了奔驰近2万台的销量,且同比下滑幅度也远没有奔驰那么夸张。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奔驰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奔驰,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走下坡路。

对于奔驰来说,如今面临的不仅仅是销量的下滑,在口碑上更是陷入了困境。据不完全统计,从2023年至今,奔驰已经累计召回汽车近140万辆,其中在今年就已经累计召回了超73万辆,超过了2023年召回汽车的总和。

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召回”就是一把双刃剑,汽车召回完全可以看作是厂家承认产品缺陷,任谁也不想看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有缺陷的,但如果不召回又会被扣上不敢担责的帽子。无论怎么讲,召回虽然不是负面,但频繁发起召回的根本还是因为车辆在品控上出现了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为德系豪华品牌,以“严谨”闻名于世的德国造车工业,本不应该出现这么多纰漏,虽然有部分召回都是供应商的问题,但在采购、组装方面,百年奔驰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装配标准。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发布了这么多次召回,不禁会让消费者对奔驰这个品牌再三思虑。

卷入价格战的奔驰是在自毁城墙?

除了因频繁召回导致口碑大跌外,不断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更是让奔驰苦不堪言。在新能源市场,奔驰全力打造出的EQ系列车型,因销量不佳和层出不穷的负面,面临着被放弃的局面。此前奔驰高管就对外公开表示,代表着电动化的EQ系列将不再独立运作,而是回归到主流产品序列之中,此举无疑会让外界对奔驰转型的决心表示质疑。

既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转型,守住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就成为了奔驰的重中之重,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奔驰在燃油车市场话语权也正在逐渐丧失。首先就是在销量上,上文提到,奔驰是2023年

BB

A中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品牌,进入到2024年后,奔驰销量下滑幅度更是进一步扩大,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奔驰已经不复当年。

最关键的是,奔驰曾经引以为傲的品质和保值率在近两年也已经不复存在,品质就不用说了,频繁的召回早已让奔驰无法与高品质挂钩。至于保值率的问题,更是因为价格战被击得粉碎,曾经的奔驰保值率高,就是因为相比奥迪和宝马来说,奔驰所给出的终端优惠少之又少,但为了稳住销量,奔驰也不得不给出大幅度的降价优惠。

就以在去年才完成换代的奔驰GLC为例,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已经给出了超10万元的降价优惠,部分城市的最高降幅甚至一度来到了13.8万元,其中2023款车型的入手门槛甚至还跌破了30万元大关。虽说在降价幅度上并没有奥迪Q5L宝马X3那么夸张,但奔驰GLC毕竟才刚完成换代,而奥迪Q5L和宝马X3仍是老款车型,能给出更大的优惠力度也情有可原。

不过,即使奔驰GLC给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力度,但国内消费者似乎并不买单,4月份的时候奔驰GLC销量还遭到了腰斩。更重要的是,奔驰GLC所面临的窘境只是奔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奔驰旗下更多车型也面临着和奔驰GLC类似的境遇,奔驰不仅没能通过降价来促进销量,反倒失去了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此举无疑是自毁城墙。

写在最后:

曾经的奔驰之所以在高溢价中还能在中国市场受欢迎,就是靠着背后强大品牌力在支撑,再加上奔驰优异的品控,很难让人在高端市场拒绝奔驰。而奔驰大规模的召回,无疑透露出的是其品质逐渐走下坡路的信号,加上国内汽车市场愈发内卷,奔驰的号召力早已大不如前,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奔驰在国内的境遇则会更加严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