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
吉利银河 L7 上市首月便销量近万、5 个月累计突破 5 万辆,拥抱新能源的决心换来回报。
吉利银河 L7 和 L6 分别布局主流市场 SUV 和轿车后,基于吉利百万级 SEA 全球智能纯电架构打造的吉利银河 E8,承载着更大追求。
超 5 米车身长度和低至 0.199Cd 风阻系数,还有 800V 高压超充、激光雷达和高通骁龙 8295 驱动的 45 英寸 8K 超宽屏…… SEA 浩瀚架构之上,这辆车的特质也如名称般无法忽视。
徒有肌肉从不是吉利做派,所以当吉利银河 E8 从纸面规格升维视觉表达,那想要汇聚中华审美和当代科技,把「中国智能电动车设计新范式」缩影带在路上的豪情,就一点都无法掩盖了。
用看似更“贵”的方式,寻找更对的设计
会发光的车标已经不新鲜了,但用光来构建美的车,你见过多少?
从六方格车标,到拿下「全球首个首个量产一体式发光前脸」的律动格栅,再到致敬飞檐虎视的前灯、旭日东升贯穿式尾灯,都在为营造光线服务,只为一种动态的、能打动人心的美。
为了用好灯光,吉利银河 E8 经历的设计和技术博弈,可不像结果那般轻描淡写。
300 多个日日夜夜,100 多场洽谈,40 多轮设计优化,10 余轮工艺探索…….
这才在一辆即将上市的量产车上,带来了行业首创微孔镭雕发光专利技术,在浅色车身和日照环境清晰可见,拥有 158 个发光窗口的光之涟漪 · 律动格栅。
「从研发到量产,用 0.2 毫米的微光,我们照亮技术发展的前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用这样的话来形容他和吉利设计团队的工作。
吉利银河 E8 更想要从局部到整体,都是一辆设计出彩的作品。
站在理性的角度来看,从「前圆后方」车身造型,是为低至 0.199Cd 风阻系数的经济环保而做出决策。
但如果从侧面和更多视角去观赏,会发现这辆车蓄势待发的「伏虎之姿」,运动感充沛的同时,各个型面又兼顾了玉器一般的温润饱满,有一种并不多见的和谐。
「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移步换景。」这是在用更「昂贵」的办法,去传递高级感设计。
走进车内,吉利银河 E8 设计层面的「舍得」还在延续。
它毫不遮掩地,端上来一块 45 英寸 8K 无界智慧大屏,从主驾正前方一直无断带地延续到副驾。
窄黑边高亮度,再加上没有额外装饰与分割的中控台面,不会阻拦视线的半幅方向盘。这份霸气,给所有人带来视觉冲击力。
这块屏的价值没有只停留在视觉,不仅兼容着高标准的汽车安全,还深度研究着眼率和就手率引导的人机工学,带去便利又不会干扰驾驶分毫。
方便快速操作的水晶旋钮和宽大副仪表台,以及悬浮音响、隐藏式出风口、储物、天幕和等前后排座椅细节,都跟引导了视觉的屏幕一起,贯彻着同样的思路。
吉利银河 E8 内饰有直白素雅的美,也许正是吉利设计团队定义的「君子审美」,落到实用性角度时,也有像座椅材料舒适慢回弹、支持多项调节、加热通风功能拉满,这般才色兼备的美。
中华审美革新载体
吉利设计为自己找出了三个有些直白、却又相当精准的理念: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
其实,当吉利银河 E8 试图用精练词汇来表达设计,就已经传递出一种熟悉的感觉。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外观内饰各部件和整体形制,还是「海棠粉」「烟霞灰」「秋杏黄」「知秋红」「初雪银」「柳霜白」的车身颜色,都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和中华审美来提取意象。
这就是「很中华」,我们与民族与文化的一切联系,皆是构建这份美学的笔触。
吉利的设计并不保守,将中式美学最精髓的东西用现代技巧呈现,因此中国人会喜爱、外国人同样能欣赏。
要谈到吉利汽车设计过往高光时刻,燃油车时代孵化出数款经典车型的水波涟漪格栅,必然是最有力竞争者。
来到吉利银河「涟漪美学」全新设计语言,会看到造车技术和理念天翻地覆的时代中,对于吉利经典设计美学的致敬和再创作。
过去是包装进气口的「水波涟漪」,现在是完全封闭的、灯光做出千变万化的前脸,仿佛所有都变了,但承载美和设计精髓的吉利式内核得到传承。
加入吉利不到 2 年的陈政,通过银河之光概念车和吉利银河 E8 等几款产品,用解构再重构「涟漪」符号的方式做出回应。证明全面电动化转型的吉利,有自己的路去走。
好的东西和精神值得延续,但不该是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
当你靠近车时,灯光如流水般律动,把上车变成了一种仪式。
当你下车离开,灯光又照亮了回家的最后一段路,车始终与人相伴。
当你驾驶车辆,速度、导航和音乐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视线内,便于操作还清晰敏捷。
当你停车休息,氛围灯、大屏和座椅会构成视觉与触觉的合奏,待在车内会是享受。
以上,是吉利银河 E8 试图为车主提供的一系列体验,藏在平时看似简单的设计下,不会吵闹着让人去注意。
吉利设计团队知道,好的设计当以用户为本。
删繁就简去关注人所需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智能化覆盖人类活动全流程时,提取出更明确的体验。
这便是「更快乐」,相比自我主张,更多的是利他——所有行动,都为提升用户价值服务。
自内而外的心声,成了脚下的路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太想证明自己了。
有些品牌不惜丢弃司空见惯的所谓「糟粕」,去做那些他人不敢想不去做的尝试,然而会心太大却力不足,落得个不伦不类。
但是,在吉利银河新能源车上,我们能看见吉利汽车依旧坚持为用户价值服务,不去为了不同而不同。最终找到了中国设计新范式的根,用吉利银河 E8 成功表达。
就像这辆车所传递的,陈政把千百次探寻和收获,凝结成了简单的话语:「每一次的回望,都是一次创新,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阐述吉利银河 E8 设计概念时,陈政还提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目标:「对抗熵增」。
其实,诸如一体发光前脸、超宽大连屏这样的过人之处,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汽车研发概念中。
中国汽车行业智能 + 电动化的早期尝试就曾引入过这些概念,可他们仅仅是堆砌,没有深入思考仔细打磨,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混乱。
不仅这些过客被时代无情抛弃,还误导世间对新奇创想多了份不必要的偏见。
好在吉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用精准的手法予以表达,在量产车上巧妙地大胆落实。
设计不是越复杂越好,能终结混乱达成秩序与统一,成功对抗熵增并明确自我的,才是更亮眼的星。
每每回顾吉利集团过往,都能看到这家车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坚持用「正道造车」:关注设计、操控、品质、安全,这些真正关乎用车的细节。
来看吉利设计的这些年,也一直是「践行君子正道,奉行君子审美」。敢于发掘原创、优质设计,在整个市场中正面竞争。
SEA 架构给吉利银河 E8 提供性能和安全背书之后,现在吉利设计又根植中华文化、品牌内核和用户需求,来一并助力品牌向上。
积极落实电动化转型的的吉利,这次终于要实现双拳合力了。
结语
分享设计心路的最后,陈政用:「我们选择这么做,不是因为他简单,而是因为他更难」来总结陈词。
做容易的事或许能活下去,但做对的事注定不会容易,做人如此,做一辆各方面出色的车更是如此。
排除万难贯彻自我之后,吉利才在素质出众的吉利银河 E8 上,给到了值得细细品味的设计。
在过去,中国汽车的最大名片可能是价格,在现在,中国汽车的最大名片可能是设计和技术。
而在一辆辆吉利银河 E8 这样,即使更难做也要坚持的车之后,未来,设计也会成为一张中国汽车的名片。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