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面解读国家数据局成立,可交易数据的五大特性探讨

九方面解读国家数据局成立,可交易数据的五大特性探讨
2023年10月26日 18:41 高泽龙

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数据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从著名数字经济专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经济平台专委会副会长、《区块链思维》作者高泽龙的角度来看,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数据治理体系完善。国家数据局的揭牌成立,意味着国家在数据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数据局将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国家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推进数据共享共用,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社会服务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第二、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有助于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将为政府制定数据相关政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国家数据局将参与制定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数据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国家数据局将负责统筹各部门、各地区的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第四、数字中国建设与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数据局将负责数字中国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国家。

第五、数据安全与保护。数据安全是数据治理的重要一环,国家数据局将加强对数据安全与保护的监管,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同时,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

第六、国际合作与交流。国家数据局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数据产业与国际接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举办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数据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数据治理的挑战。

第七、数据普及与推广。国家数据局将推动数据知识普及与教育,提高全民数据素养,培养数据驱动的思维方式,承担起整个中国的数据意识培养。

第八、数据人才培养与引进。国家数据局将加强数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数据治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数据人才,为我国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九、数据技术与创新。国家数据局将支持数据技术创新,推动数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培养和建立数据流通市场,推动数据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国家数据技术水平。

总之,国家数据局的揭牌成立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应关注国家数据局的相关政策和工作动态,以便及时了解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同时,高泽龙认为,数据交易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交易,尽管数据具有可无限复制的独特属性,且权属关系比一般商品更为复杂。有价值的数据往往具备以下特点:

数据的多样性:数据可以来自多个不同的来源和类型,如社交媒体、传感器、日志文件等。这种多样性使得数据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场景。

数据的时效性:数据的价值往往与其时效性有关。例如,最新的天气数据可能比旧的天气数据更有价值。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指的是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一致和可靠。完整性高的数据更有可能被认为有价值。

数据的稀缺性:如果某种数据非常稀缺,那么它就更有可能被认为有价值。

数据的隐私性:如果数据包含敏感信息或隐私信息,那么它可能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