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库建设既得数字化之源头活水,又有国家政策引导护航,其风正劲,其道大光。
潮平岸阔,击鼓催征。在国务院国资委1号文《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引导下,央企全面加快了司库建设的步伐。
经过2023年和2024年两轮验收,司库走向了财务数智化的新方向,司库体系建设成为企业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和资金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同时,从央企开始,司库建设逐步下沉至各省市国企已成必然趋势。
铭记使命立潮头,宁波银行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全球百强银行,致力于发挥专业作用,以金融之力服务“国之大者”,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助力央国企实现“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司库建设目标,宁波银行立足客户需求、立足市场趋势,依托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能力,组建行内资深专家司库班底,联合战略合作厂商,全新推出了鲲鹏司库服务方案,为企业全面提升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贡献金融力量。
01 | 以专以精,“五全”服务体系,护航管理升级
基于央国企、大型上市公司和头部互联网企业等大量服务经验,宁波银行的鲲鹏司库服务方案,提供“咨询全方位+业务全覆盖+风险全管控+系统全开放+使用全陪伴”的“五全”服务体系。
咨询全方位:
根据企业不同的行业背景、系统现状、业务目标等情况,遴选匹配的专家组成咨询团队,提供涵盖司库管理体系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制度体系、系统规划等咨询服务,形成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全程跟随项目建设过程,确保咨询到系统落地的实现效果。
业务全覆盖:
提供“账户易见、交易易管、资源易调、资金易融、客商易链”五大司库业务方案,涵盖账户管理、结算管理、票据管理、境外账户管理、资金计划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发债管理、供应商管理、应收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业务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国资委世界一流司库建设内容并进一步扩大外延。
风险全管控:
凝练宁波银行20多年风险管理经验,依托风语智控专业风控平台,剥离出适合企业的风管管理解决方案,涵盖资金、客商、贸易、内控等多个领域,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新型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从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系统全开放:
依托财资大管家系统底座,涵盖司库建设所需要的五大业务板块、四大风险管理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建设目标,“菜单式”选配所需模块,实现司库系统的快速搭建。
使用全陪伴:
宁波银行建立了业内独有的总、分、支三级联动司库专班体系,每个司库项目均按照项目制跟进,专班项目专家和专班工程师全程跟进项目建设,及时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售前解决方案、售中需求沟通、售后实施维护等一站式服务。
02 | 赋能增效,四大特色方案支撑价值创造
很多央国企建设司库不是从0开始的,而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升级迭代,全流程的服务不一定适用。有没有更轻的方式为企业赋能?
宁波银行根据央国企共同面临的痛点,提炼出四大特色化解决方案。
特点一:一点接入
全球资金可视化是司库建设的第一步,不仅需要集中管理集团和分子公司资金,还要覆盖境内和境外。
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实现的。很多央国企已经接入部分账户,但还有大量的账户没有直联,游离在体系外,无法打通可视化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集中结算也是司库建设初期的重要内容,如何集中化处理集团及成员单位的全球收付业务,实现人民币、外币、票据等业务的快速覆盖,也是央国企面临的难题。
宁波银行的解决方案是“一点接入”。所谓“一点接入”,就是企业司库系统只要对接鲲鹏司库一套API接口,即可快速接入境内、境外、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所有账户,同时覆盖人民币、外币、票据等各类业务。
无论银行接口如何变动,均由鲲鹏司库进行适配调整,无感升级。
【案例1】某央企司库系统采用知名软件,2022年末已经完成一期建设,通过财务公司系统直联合作行16家,但是仍有31家银行的543个账户,以及支付宝和微信的159个账户未能实现信息自动采集,集团统一管理极为不便。
鲲鹏司库基于“一点接入”能力,对于集团未直联账户,提供“RPA+三方渠道直联”的模式,自动抓取全量账户余额、明细信息,并进行账户信息连贯性和完整性校验后,通过API输出到司库系统,实现司库系统全集团账户统一视图。
【案例2】某上市集团已通过司库系统实现境内跨单位、跨银行可视,但境外银行的管理依然通过纯手工邮件报送信息,境外账户余额实时性和准确性均不高。
鲲鹏司库通过SWIFT AMH直联服务,协助企业完成BIC申请及境外银行的对接,目前已接入中银香港、工行河内分行等4家境外主要合作银行,MT940对账单报文每日发送,MT101付款报文实时发送,实现了集团境内外账户资金一图可视。
【案例3】某央企财务公司原开通了12家银行的银企直联,虽然运行已较为成熟,但随着集团的合并扩大,问题凸显:
一是财务公司原有票据结算功能仅支持开立财票,满足不了成员单位日益增长的开票支付需求;
二是若开立银票不与原系统打通,无法满足集团对于票据集中监管的要求;
三是分子公司的开户银行多且分散,若分别对接票据接口工作量巨大,集团科技资源一时难以满足。
宁波银行鲲鹏司库已支持15家主流银行票据,只需申请开通便可完成开票、背书、贴现、查询等功能,鲲鹏司库一点输出统一票据接口,集团财务公司只需对接一次即可,且后续可持续拓展,能有效解决客户面临的难点问题。
特点二:融资管理
国资委的11项金融资源管理举措中,涵盖了债务融资管理。如果融资管理能和资金管理一样,通过接口的方式自动化获取数据,肯定最好不过。
但在目前银行普遍没有开通融资接口的情况下,如何搭建融资管理体系,实现全融资业务的线上化管理?
宁波银行提供“债券信息一点接入+融资全流程管理”的解决方案。
【案例1】某央企按照国资委的11项要求落实司库建设,系统功能整体较为扎实,但在发债管理方面仍存在痛点,集团发债体量属于第一梯队,发债频次高数量多,希望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的同时,也能实现更多的分析管理功能。
宁波银行将投行智管家模块嵌入集团司库系统,实现与司库系统的无缝融合。
同时结合集团需求,完成两大功能定制:一是定制换肤功能,以匹配司库系统配色,使整体界面色彩保持一致;
二是自定义驾驶舱功能,集团可自行创建驾驶舱板块,将关注的板块信息自定义放置于驾驶舱中。
【案例2】浙江某国企融资业务众多,数据分析压力大。随着数字化管理升级,集团希望实现线上化管理。
鲲鹏司库提供“筹、融、用、还、评”的闭环管理方案,有效提升了集团融资业务的管理水平:
一是通过融资计划,形成成员上报、集团审批的融资管控模式,并可自助配置业务审批流;
二是通过融资登记,实现融资、授信、押品、担保的逻辑勾稽关系建立,并通过OCR、流水识别等技术确保融资笔笔对应;
三是通过贷后管理,实现LPR的联动计息、多渠道还款提醒、多维度信息统计,助力企业融资精细化管理。
同时,集团借助鲲鹏司库对融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制作形成个性化 BI报表,结合大屏展示,融资数据一目了然。
特色三:客商管理
和传统的资金管理不同,司库管理的范围,已不再是企业自身,而是向上下游延伸,这就要求企业加强整个产业链的风险管控力度。
从上游来看,如何针对供应商准入、合同付款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从下游来看,如何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划分,明确对各等级客户预付、销账款的期限和比例,防范违规垫资或变相垫资?
并且,如何找到全面的数据源,搭出可实际应用的模型,也是企业普遍面对的压力。
宁波银行作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连续十年不良率低于1%的银行,凝结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多年经验,打造了一站式的智能风险管理平台——风语智控,助力企业实现客商、贸易、内控等多维度的风险监测,其中客商风险管理应用最为广泛。
【案例】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司库建设要求,需要对资金、客商、贸易等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某央企由于缺乏相关建模经验,希望宁波银行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宁波银行派驻行内司库专班团队的风险管理专家,出具调研问卷,就模型方向与目标、过往风险案例、数据准备情况等进行调研访谈;
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准备风险建模培训材料,针对如何夯实数据资产底座、预警层级体系搭建、建模流程、模型的设计与评估等进行系统性培训,让集团的模型搭建更有的放矢。
特色四:询报价管理
企业在选择现金管理产品时,经常需要向银行询价,一般都是直接在微信群上让银行报价。
这么做有两个痛点:一是管理不方便,报价信息散落在各个微信群,无法统一管理;
二是流程不规范,如果巡视组或审计来检查,可能会因报价、比价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鲲鹏司库提供询报价管理方案,将询价工作线上化、平台化、自动化,实现询价信息共享、透明,历史报价可查询、可分析、可追溯,轻松应对巡视组或审计检查。
【案例】某央企集团询报价产品多,并且比较复杂,希望建设集发布、报价、统计于一体的询报价管理平台。
鲲鹏司库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询报价模块,主要实现三方面:
一是支持在一个界面上查询所有的报价产品,并进行不同纬度的筛选;
二是支持在银行报价页面复核,或者上传领导签字的附件;
三是支持银行主动报价的自动统计。
鲲势终横海,鹏力会冲天。司库建设既得数字化之源头活水,又有国家政策引导护航,其风正劲,其道大光。
宁波银行的鲲鹏司库,无论是其五全服务体系,还是四大特色化解决方案,都是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碰撞而来的火花,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可推广应用至各大央国企、上市公司和头部民企,助力企业更好地把握司库建设战略机遇,鹏图万里新程。
创新不止,领跑不息,鲲鹏司库秉承“借司库升级迭代之势,助企业鲲鹏发展之志”的美好愿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创造价值,必将助力企业在一流财务体系建设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2024年9月号 总第254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