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的破局时刻:营收新高背后的利润困局

中芯国际的破局时刻:营收新高背后的利润困局
2025年03月27日 23:22 光头郑重

我是帮主郑重。今天咱们聊聊国内半导体扛把子中芯国际的最新成绩单——这份年报堪称"成长的烦恼"教科书,营收冲上577亿历史巅峰,净利润却缩水两成多。这背后的门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看这组反差数据:营收同比猛涨27.7%,净利润却下滑23.3%,相当于每天净赚1013万的印钞机,效率比去年打了七五折。要我说,这就是芯片制造业的典型生存图鉴——表面上风风火火扩产能,暗地里价格战打到肉搏阶段。全年晶圆出货量飙升36.7%,可每片均价反而跌了4.7%,这生意经念得着实憋屈。

细看业务结构,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这些传统业务仍占六成五江山,但护城河正在松动。新兴的AI算力芯片需求虽然热闹,眼下还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利润空间被两头挤压:既要守住成熟制程的基本盘,又得砸钱攻坚先进工艺。更让人捏把汗的是研发投入占比降到9.4%,在台积电、三星这些动辄15%研发强度的对手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说到烧钱这事,中芯国际可是把"铁公鸡"做派贯彻到底——全年73亿美元资本开支眼都不眨,但分红这事直接装傻。其实这选择不难理解,建条12英寸晶圆产线动辄几十亿美元砸进去,更别说追赶5纳米、3纳米制程的军备竞赛。现在产能利用率已经从九成降到85.6%,这扩产节奏还能不能踩准市场需求,恐怕得打个问号。

展望2025年,管理层倒是信心满满,放话增速要跑赢行业平均。AI算力需求爆发确实是张好牌,但地缘政治这柄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头顶。最近某海外巨头断供事件就给行业敲了警钟,加上国内友商扩产潮来袭,价格战这把双刃剑还得继续舞。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这份年报就像照妖镜:既照见国产替代的顽强生命力,也暴露出技术突围的艰难险阻。中芯国际现在就像跑马拉松的选手,既要保持配速不掉队,又得留着后劲冲刺。能不能在28纳米成熟制程稳住现金流,同时在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打开局面,将决定未来五年的行业座次。

说到底,半导体行业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耐力与技术的双重比拼。中芯国际这份"带伤奔跑"的成绩单,或许正是中国芯突围路上的必经之痛。咱们且给这些硬科技企业多点耐心,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芯片也不是一夜之间能造出来的。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