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郑重:果链绝地反击?三大信号解锁中长线布局密码!

帮主郑重:果链绝地反击?三大信号解锁中长线布局密码!
2025年05月12日 22:44 光头郑重

各位老铁,这里是帮主郑重的复盘分享时间。今天不少朋友问我,A股果链板块跌跌撞撞,到底是抄底机会还是价值陷阱?今天咱们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拆解这场供应链变局里的生存法则。

先说个大实话:苹果产业链从来就不是铁饭碗。去年苹果砍单AirPods的传闻一出,歌尔股份股价直接坐了三折过山车。但最近风向有点微妙——关税豁免政策刚落地,立讯精密的越南工厂就接到苹果追加的AirPods Pro 3订单。这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我给大家划三个关键信号。

信号一:技术升级才是真护城河

苹果今年要推的iPhone 17 Pro有个狠招——把AI功能锁死在Pro机型。这招有多损?直接让标准版用户想换机都得加钱。但这对供应链来说反而是好事,单机价值量蹭蹭往上涨。

看立讯精密就懂了,它吃下Pro系列70%的组装订单,光是精密连接器这一块,毛利就比普通机型高出5个点。再看蓝思科技,给Vision Pro供的微晶玻璃盖板,抗摔性能直接翻三倍,长沙工厂刚扩的10条产线全开满。

但这里头有个坑:光会代工没用。去年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股价直接腰斩。所以得看企业有没有绑定苹果的"黑科技",比如水晶光电给Vision Pro供的光波导镜片,这才叫真金白银。

信号二:关税博弈下的生存游戏

美国那帮政客折腾的关税政策,看着吓人,实则暗藏玄机。苹果现在玩的是"中国研发+海外组装"的平衡术——立讯精密在越南的工厂,用的是中国进口的精密设备,但组装环节在越南完成,关税成本直接转嫁给苹果。

工业富联更狠,墨西哥工厂给苹果代工AI服务器,本地采购比例做到32%,既拿关税豁免又吃补贴。但别被表象迷惑,那些纯代工企业还在挣扎。有家做手机外壳的上市公司,因为关税成本转嫁不出去,毛利率直接从20%跌到8%。

这里教大家个绝招:看财报里的"区域收入结构"。真正抗压的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至少40%以上,而且不是简单的组装转移,而是带着技术出海。

信号三:去苹果化的生死时速

说句扎心的:苹果现在每年砍掉10%的供应商。去年欧菲光被踢出局,今年又传出要淘汰两家镜头厂。但反过来看,能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

蓝思科技就是个狠人,特斯拉Cybertruck的玻璃车顶订单,单车赚8000块,抵得上过去做100万个苹果手机壳。立讯精密更绝,偷偷收购了特斯拉的线束业务,现在汽车电子业务增速快得吓人。

但转型哪有那么容易?歌尔股份做XR设备三年了,毛利率还不到15%,比苹果代工低一半。所以中长线布局要盯死两个指标:新业务毛利率是否超过20%,客户集中度是否降到50%以下。

给普通投资者的实操建议

1. 避开两类雷区:苹果依赖度超70%的,比如某做声学模组的,去年苹果砍单直接跌停;海外产能布局慢的,像某家还在扩建越南工厂的,关税成本压得喘不过气。

2. 死磕三个方向:给苹果供"独门武器"的(比如长电科技的芯片封装)、绑定新能源车的(蓝思的特斯拉玻璃)、手握硬核技术的(舜宇光学的AR镜头)。

3. 把握两个买点:季报披露后(看新业务增速)、苹果新品发布前(看订单分配)。但记住,苹果产业链永远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消息还没明牌时,聪明钱早就提前布局了。

最后说句掏心话:果链从来不是躺赚赛道,但每次行业洗牌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当年立讯精密从富士康小弟做到苹果二供,靠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技术迭代。现在轮到我们普通人吃透规则,跟着聪明钱布局。记住,投资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看得准、熬得住。我是帮主郑重,咱们下期接着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