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版「梵克雅宝」,被狠狠抛弃

少女版「梵克雅宝」,被狠狠抛弃
2024年06月25日 09:02 凤凰周刊

多年以后,我还记得自己的18岁心愿清单上,赫然列着三样东西:

微单,coach的老花托特,潘多拉的手链。

最近收拾屋子的时候,我从家里的角落中找到了一串老朋友。

手链已经泛黑,但我仍然记得它2000余元的高价,我买前咬牙跺脚的决心,和这之后12个月花呗的心碎;

我也记得,买回来不忍心上手、将它束之高阁的矜持,怕磕了碰了、每次小心翼翼的珍惜,戴着上课忍不住反复看了又看的期待,感觉自己完成了某种心愿的悸动——

虽然我已经不记得,最后一次戴它是什么时候了。

搜索二手平台,我发现我的青春,现在不仅200包邮,还无人问津;

打开搜索引擎,我发现潘多拉财报显示,它的销售额逐年下滑,比起巅峰时期近乎腰斩,线下更是不断在关店。

虽然只是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它的存在,已经证明了一个结论:

中国女孩的织梦机器潘多拉,魔法失灵。

潘多拉,时代的眼泪?

在很多人的回忆里,潘多拉,是一种青春的魔盒。

第一次看到潘多拉的时候,很多人会被其设计的简朴(直白)震惊到——

为什么它外观能这么普通,但价格又这么自信?

什么,一个素扣为什么要200块?

什么,这个莫名其妙的圈要500块?

什么,它不就只是925银吗?

说实话,我29.9一斤的首饰盲盒,比这些产品华丽得多。

然而,潘多拉贩卖的是一种娇矜的特殊性——

虽然配件很普通,但是你可以自己DIY出一条独一无二的手链,撞款概率几乎为零哦!

在那个“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的彰显个性的年代,每个内心有劲儿的姑娘,都致力于把自己打扮成和别人不同的新造的人。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潘多拉,但每个人都记得它当年到底有多火——

高中的时候,女孩和好朋友凑在一起看瑞丽,潘多拉独占一个版面。

“那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就定型了,‘华丽’这个词的英语,此后就写作pandora!”

后来上了大学,每个谈恋爱的女孩手臂上都有一个潘多拉串链,象征意义堪比现在男生手上的黑色头绳。”

“他们那个DIY手链当年火到不行,在我还以为我是宇宙中心的时候,那个手链简直就是我的梦中情设计!”

如果说珠宝品牌都需要拥有一个故事以维持其浪漫属性,潘多拉直接跳过这一步,用闪耀的蓝色、粉色钻石光,直接照进少女的梦里——

少女梦的终极形式,就是潘多拉。

然而少女是一笔生意,每个少女教的信徒,都需要心甘情愿供奉一些资金。

搭配一条基本的手链,首先需要所有的功能珠:基础链、Clip 固定扣、串饰,每一个的价格都在200+。

一般来说,一条链子可以挂10个串珠,而潘多拉提供700多种金、银等吊饰搭配、互换,不同材质价格也不同,想要穿一根足够华丽的,轻轻松松就得七八千。

可以说,一条潘多拉上的串,约等于一个QQ号上的钻,越多越表示这个人有实力。

在生活费一个月2000的时候,一条正版潘多拉手链是奢侈的,那种被营造出来,神秘闪光的生活方式,也是触不可及的。

“年轻的时候觉得,以后赚钱了就买珠子纪念生活的重要时刻,逛一次潘多拉后觉得我这生活中重要时刻没那么多,有也没必要铺张浪费了。”

不过如今有点消费力再走进潘多拉的时候,本以为自己可以圆一梦,没想到自己先下了头:

曾经我以为,潘多拉是都市白领的标配,它象征着成熟、自信、独立、大方。等店员给我介绍珠子的时候,我脚趾抠出一座城堡:

“天使之翼”代表“最宠爱的人”

“皇冠”代表“做自己的女王”

“热气球”代表“热爱生活”

……

没看过20年偶像剧,写过30张同学录的人,真想不出这么不良笑花·恶作剧之吻·微笑pasta·命中注定我爱你 的绝美名字,也写不出如此浪漫的故事。

这种虚无的品牌叙事,和店员6cm高跟鞋与vero moda套装一样,其实已经碎在上个时代的梦里了。

而回过头来,那些当初勇敢享受潘多拉的人,不久也对它祛魅了。

很少有人像最初一样爱着它,看到的几乎全是“变黑”、“质量差”的吐槽帖。

有时候,人的美梦就是碎于一瞬间。

比如被老板痛骂“你这是做了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比如被渣男绿了的时候,也比如踏进潘多拉的那一刻,以为打开的是潘多拉魔盒,没想到是少女梦的棺材。

“潘多拉就像我童年旧梦,最好的瞬间只有想象的时候。”

潘多拉的新故事,只有待续

尽管去潘多拉的人变少了,但潘多拉仍是赚钱的。

无他,利润够大。

从潘多拉官网可知,其产品用材大部分都是铜银合金、925银、氧化锆石等常见材料,而其本身卖点在于“消费者自己设计”,而非设计师创作。

常见的材料,精心设计的故事脚本,丰富多样的串珠,使得潘多拉的毛利率居然超过了70%,部分产品甚至可以达到逆天的75%。

而潘多拉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潘多拉走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和方式,都与zara、forever 21等快时尚类似。

2000年前后大量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拔地而起,卖首饰的店和女装店一样属于标配,相较于考虑定位谨慎开店的顶奢们,潘多拉成了不错的选项:

一个玩法和设计很新颖,且价格和风格乍一看都够高端的品牌。

〓 在哈韩的年代,谁能拒绝林允儿的代言呢?

天时地利人和使得潘多拉挤入了中国珠宝市场,火爆异常,巅峰时期门店足有240多家,而且占据各大商区主要位置。

暴利多销的潘多拉,一度全球销量曾跻身全球珠宝三甲,紧随蒂芙尼、卡地亚。

只是潘多拉在中国的风光时刻很短,2016、2017年还在迎头猛进,到了2018年,串珠的销量已经开始增长乏力,2020年财报显示串珠甚至成为滑坡最严重的产品。

当时代的潮水落下,大家突然发现开始追问一个关键问题:

潘多拉算不算珠宝?

大众认识中,珠宝是自带历史和富贵香气的字眼,说出这两个字仿佛就能闻到高级冷门沙龙香。

算至今日潘多拉的历史不过才42年,在动辄百年起步的珠宝行,潘多拉可谓“离100年老店还差98年”。

更何况,据统计潘多拉使用的宝石中只有0.04%是天然钻石,而2021年,潘多拉直接宣布不再出售天然开采的钻石,转而使用人造钻石。

爱情会消失,行业会坍塌,钻石也会变锆石,但价格却永远昂贵。

碎钻值不值钱不知道,但买了好几串潘多拉的我挺不值钱的。

潘多拉制造的少女梦已经破碎,而新的美梦它却迟迟写不出来。

为了吸引年轻人消费,潘多拉邀请了关晓彤等年轻艺人以及模特项偞婧作为其缪斯,但收效甚微。

〓 比起珠宝,还是人好看一点

联合迪士尼、权利的游戏、哈利波特等众多人气IP推出了一系列联名串珠。

虽然也引发小范围剧迷的追捧,但过了那段时间,潘多拉还是迅速归于平淡。

他们也试过将自己包装得更为精致,参考Tiffany、LV等奢侈品牌在世界各地开起了咖啡厅或餐厅,价格更低。

而咖啡早已来到了9.9的时代,潘多拉毫无竞争力。

〓 该店已经关闭

而潘多拉还在中国市场东碰西撞,试图找到一种新解法的时候,却没发现中国珠宝市场早变了。

轻奢,一种伪概念

说到了潘多拉,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只黑色小天鹅。

和潘多拉齐名的轻奢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至今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

其天鹅造型项链在全球消费者心中都堪称饰品界的经典,即使产品单价都超过千元,但好几款产品仍被抢断货。

随着大家对人造水晶的了解,以及消费者捂紧钱包的觉悟,施华洛世奇连续3年亏损,速度的关联词变成了“不值”、“智商税”,直到去年大搞改革,改变了产品线和品牌视觉,才勉强让财报回到基准线。

同样以水晶为主的轻奢apm经历了同样的抛物线:初进中国市场红极一时,都市丽人们几乎人手一件经典单品,如今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品牌。

轻奢珠宝在国内走不通,已成事实,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轻奢彻底变成了一种伪概念。

潘多拉的情况,其实也是众多轻奢洋品牌艰难生存的集体命运。

大人,时代变了。

从不了解奢侈品牌到对品牌如数家珍,能对各大品牌的价值做出较为清晰的判断,中国消费者大概用了20年。

大众对奢侈品已经实现了祛魅,消费奢侈品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者炫富,而是变成了一种投资,高投入低转化的轻奢必然处于劣势。

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奢侈珠宝品牌们主动“下凡”,推出诸多中高档商品。

价格降也就算了,高级珠宝品牌们还学会了中国玄学——

梵克雅宝四叶草诞生之初就是奔着好运去;

Gucci早早启动了“每月星座专栏”,邀请占星师为星座运势进行解析,还推出了星座图腾与对应产品呼应。

深谙互联网玩法的Tiffany年轻柜哥柜姐发现了职场人的痛点便开始用“领导克星”的玩梗给自己做业绩。

同样是2000块,是买能克领导的蒂凡尼还是潘多拉,答案显而易见。

而在中国珠宝市场,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传统选手存在——

黄金。

据《2022年中国黄金首饰消费行业消费洞察报告》,2016年到2021年短短5年间,国内青年人购置黄金的比例从16%增长至59%。

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带动消费市场审美转变,曾经一目了然的金灿灿大戒指,变成了精致小巧的蝴蝶结、花朵、转运珠……

黄金品牌也深谙当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喜好,设计更年轻的同时,还推出了诸多联名款。

比如周大福与奥特曼、蜡笔小新、三丽鸥等IP的联名产品;周生生则与泡泡玛特旗下的MOLLY以及海贼王联名;潮宏基也出了多款哆啦A梦的金饰产品……

积极主动的奢侈品,生机勃勃的黄金市场,都用更高的性价比,更丰富的设计和玩法吸引着年轻人,消费者们的珠宝消费意识也逐渐变成了两层:

要保值就选奢侈品,买个开心就义乌小商品。

其中已然没有了轻奢的位置。

在不远的未来,轻奢或许会变成80、90后们回忆青春时一个高频词汇。

作为潘多拉忠实用户之一,王晓在潘多拉陆续花了近8000,开始于“毕业送自己个礼物”,一直到现在,她的每个串珠都有意义,她将其称为“自己的人生日记本”,但今年她决定放弃这笔“自我投资”:

“回看每个珠子,真的都百感交集,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如今能独当一面,这串手链也是我掌控自己人生的一个证明。到了人生中段,需要高亮标注的成就不再高频出现,我有了更多鼓励自己的方式,‘买珠’不再必须。

“但我很喜欢看别人买珠宝时的分享帖,无论什么时候,珠宝是个标志,它代表着一个人拥有了一个值得铭记的珍贵瞬间。

毕竟人到中年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轻奢品,是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