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上去岁月静好的生活中,隐藏着无数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将一个家庭击垮。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就出现看病筹款链接。只要是我认识的朋友转发,我一般都会尽点心意。
捐完以后,忍不住想:当时,他要买点保险就好了······
有人统计过,筹款文章中最经常用的句式是:平时身体很好、万万没想到、已经花了XXX元,现在一天就要承担XXX元的治疗费用、根本无力承担、上有老下有小,我的孩子还小。
更让人揪心的是,在这些患病众筹的案例中,很多只有40-50岁的年纪。
与此同时,癌症、心血管疾病、白血病等,是最常出现的情况。从数据来看,这也是中国人高发的重大疾病。
重疾险,就是用来应对这类情况的保险。
当你达到理赔条件以后,就会得到一笔费用,这笔费用,既可以用来看病,也能帮家庭渡过财务难关。毕竟,一旦中年人得病,家里的收入肯定会骤减。
不过,重疾险又是保险中最复杂的那类,条款多,门道多,很容易“踩坑”。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帮你用10分钟时间,搞清楚重疾险的每一个关键要点。
1重疾险和医疗险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容易混淆重疾险和医疗险,其实这两类保险的重心不一样。
医疗险主要是赔付医疗过程中的开支(特别是超过社保的部分),而重疾险是为了给家庭一笔经济支持。
此外,重疾险一旦确诊达到理赔标准,就能得到赔付,这笔钱,患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医疗险不是,它需要凭借治疗发票到保险机构赔付。
还有一点特别大的差别——重疾险可以叠加赔付。
比如你买了3份各50万的保单,如果出现需要赔付的情况,只要满足条件,这三份保单都会生效,你能获赔150万。
但医疗险不同,你即使投保了多份,你只能获得一次赔付。
2谁应该买重疾险?
既然重疾险很重要,是不是人人都应该买重疾险呢?家庭成员有没有优先级?
答案很简单:优先给家里经济责任最大的人买,优先保障大人。
大人是家庭经济的来源,一旦失去经济来源,家庭财务状态就会陷入困境。
在给大人买好重疾险之后,可以考虑给小孩买重疾险。
就像飞机的安全提示,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大人要先给自己带好安全帽,再帮助身边的小孩。
人们常常会考虑一个问题:家里的老人,身体状况不好,要不要给他们买重疾险呢?
对老人来说,到一定年龄,生病的概率越来越高,保费也剧烈增加。超过50岁再购买重疾险,一般费用会很高,甚至会形成“倒挂”的现象。
什么是倒挂?就是缴纳的保费总和,超过了保额本身。这非常不划算。
而且,许多重疾险都对年龄有限制,一般被保险人年龄不超过55岁,就不接受投保了。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给老人配一份“防癌险”。它的保障作用和重疾险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它只保障癌症,像心血管疾病这些就不保障。癌症是重疾第一大种类,而且防癌险没那么贵,防癌险还是挺划算的。
3到底保障哪些疾病?
国家规定,所有重疾险都必须保障25种重疾。这25种重疾是规定好的。
在重疾险理赔中,癌症占了60%的比例,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心肌梗死、脑中风等,这些都属于25种重疾之列,剩下的还有重大器官移植、冠中动脉搭桥、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等。
这25种疾病,覆盖所有重疾中的95%。随着行业的进步,目前很多产品都覆盖100种疾病了。
你可能会想:是不是覆盖的范围越大越好呢?看个人情况。
一般来说,保障范围越大,费用就越贵,需要你做取舍。
在买重疾险时,你还会遇到一个词,叫做“轻症”,很多重疾险会增加“轻症赔付”。和我们的常规理解不一样,轻症,并不是指平时我们遇到的感冒咳嗽。
这里的轻症,是指处于重大疾病前期症状的疾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及时治愈,就有可能避免发展到“重大疾病”。
像癌症、脑中风、烧伤等疾病,重疾理赔都是有限制的,没有达到相应的认定标准,就无法获得赔付。轻症赔付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比如,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变,虽然也属于癌变,但不属于恶性肿瘤,重疾险不理赔;脑中风出现后,只有发生永久性功能障碍,重疾才会理赔。
如果你买了增加“轻症赔付”的产品,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像原位癌,很多先进仪器已经可以检测出来,它属于“轻症”的范畴内,可以获得赔付。
一般来说,增加轻症保障,费用不会提高很多,而且如果你选了“轻症豁免”,一旦得轻症,不仅可以得到赔付,以后的保费也都不用再交了。
因此,在买重疾险时,建议加上轻症。现在有些产品能做到轻症多次赔付,经济允许的话,尽量都选。
最近,有一些重疾险产品,还包括了“中症”,也就是把轻症里面比较严重的那一类,单独拿出来作为中症,赔付额度从20%,25%上升到50%。在购买时,你也可以考虑选上。
4买终身还是买定期?
重疾险保障期限有三种:一年期、定期重疾、终身重疾。
一年期重疾险是个大坑,它的保障年限只有一年,以后每次续保时,根据你的年龄变化,费用都会上涨。
更重要的是,它并不能保证连续投保,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出现变化,或者出现产品停售等情况,可能就不给你续保了,强烈建议拉黑这类产品。
买重疾险,只建议买长期续保产品,比如定期重疾或终身重疾。开始投保后,每年的保费都是相同的,而且能保证续保。
定期重疾一般可以选择保到60岁、70岁、75岁、80岁等,而终身重疾顾名思义,就是保终身,保到老。听起来,是不是终身重疾更划算呢?
其实不是,要看个人情况。所有的理财决策,都是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平衡,做取舍。
80岁以后,虽然重疾发生概率变高很多,但经济风险却比年轻时更小了,因为自己有更多积蓄,而且也不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终身重疾险,保费贵很多。我对比过多家重疾险保险,如果在30岁左右投保,保终身的费用大概是保75岁的两倍。还有一个知识点供你参考: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在75岁上下。
比如我自己的重疾险,就买到75岁。
5买多少保额?
许多人都有保险意识,但买的保险保额太低,其实没有发挥保险作用。
比如有一位校友,得了重病,在文章中写道:然后就发生了把我气得半死的事情,我发现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的我妈在五线城市老家给我买的保险是个分红型寿险,而且保额才5万,交了8年保费,每年几千块钱保费居然保额才5万!敲黑板!这不是最生气的,更生气的是发现有个保额为1万块的重疾给付险!现在1万块能解决什么问题!能看什么大病!
每年,保险公司都会发布理赔报告,公开去年所做的理赔数据。大多数公司每件重疾险的平均理赔额,都不超过10万元,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五六万元。这样的保额,对患重疾的客户来说,明显不够用。
投保时,看着保额挺高。理赔时,就猛拍大腿。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通货膨胀。
钱越来越不值钱。10年前的5万,可能看上去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现在来看,对治病简直是杯水车薪。
按照4%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假设你现在30岁,投保了一份50万的重疾险,25年以后,50万就相当于现在18万的购买水平。
从数据来看,40岁开始,重疾的发生概率开始快速提升,到60岁左右时,进入高峰期。
年轻人从30岁开始投保,假设万一发生重疾,需要理赔,一般也是在20年以后,到那个时候,本来以为50万保额能帮大忙,但实际上,随着通货膨胀,这50万已经大幅度“缩水”。
因此,为了让重疾险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关注保额。
一般来说,重疾保额至少要相当于年收入的3-5倍。因为一旦患病以后,不但要治病,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
如果你30岁左右,我建议配100万保额,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150万-200万。一般来说,每款重疾险的保额上限是50万。重疾险可以叠加投保,所以你可以选择多个产品,购置一个保额充足的“保险池”。
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收入不高,可以先买一份50万保额的保险。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根据自己需求,再增加也是可以的。
6多少年缴清保费最划算?
购买重疾险时,付款方式常常有10年缴清、20年缴清、30年缴清的不同选择。你可能会疑惑怎么选。
答案很肯定:选最长的缴费年限,30年。
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今天的钱比未来的钱更有价值。因此,当下少付一点,延长付款周期,对我们来说,是最划算的选择。
就像在买房时,只要条件允许,我们都会尽可能让贷款年限达到最长。
7健康告知重要吗?
特别特别重要。如果你不好好看健康告知条款,很可能最后交了多年保费,却没法理赔。
保险行业有一个词,叫做“标准体”,是指身体状况符合保险公司对“健康”的定义,不需要额外加费。
但是,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即使年纪轻轻,身体也可能遇到各种小毛病,很多人都不是标准体了。在投保时,一定要根据条款,认真告知,这是避免损失的最好方法。
一般特别严重的疾病,大家都容易辨别,恰恰是一些处于中间地带的疾病,很可能会忽略。
我总结了一下,如果身体患有或者曾患有以下疾病,在投保重疾险时,需要仔细留意:
乙肝大小三阳;
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结节/囊肿;
高血压;
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脂肪肝
结石
囊肿
遇到这些情况,一般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来解决:
第一,货比三家。有些疾病,一些保险产品会拒保或者要求加费,但其他家产品可以直接投保。
在网上买保险,仔细阅读一下这份保险的健康告知部分,只要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就可以投保。
即使有其他的异常,但健康告知没有问,也没必要进行告知,如实告知 ≠ 全部告知。
第二,在线智能核保。许多线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如果客户有额外的疾病情况,可以通过网上回答问题的方式,进一步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投保。通过这种方式,能省掉很多时间。
第三,线下核保。如果某款产品没有在线核保功能,那你可以准备好自己的健康资料,找相关销售人员核保,或者给保险公司写邮件,或者打官方电话,来完成核保,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8“多次赔付”有必要吗?
我们购买的大多数重疾险,都是“单次赔付”。只要确诊赔付一次,合同就会终止,保单就失效了。
因为生过重病,这时,想再买重疾险,基本上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对你关上大门。
有人可能会担心:假设先后得了两种不同种类的重疾,那第二次确诊时,就没有保障了,应该怎么办呢?
基于这样的需求,保险公司开发了“多次赔付”重疾险。也就是说,在得了一次重疾并理赔以后,保单继续生效,第二次、第三次重疾依然可以得到赔付。
对我们来说,如果买了多次赔付重疾险,相对于给自己加了“多重保障”,会更安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次赔付重疾险不能盲目买,有很多细节需要看清楚。
首先是重疾分组。为了降低赔付率,保险公司会将重疾进行分组。
比如说,将重疾分为四个组。对同一个组别来说,只要发生过其中任何一项“疾病”的理赔,那么,同组中剩下的疾病,就不再具备获得赔付的机会。
因此,在买这类重疾险时,我们要仔细阅读疾病分组,特别要关注最高发的6种重疾是否分在不同的组别:
恶性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
重大器官移植术
终末期肾病
如果把这6种重疾都放在一组里,只要有一种发生了,其他的重疾就无法赔付,实际上这个保险的实用性就不高了。
如果这6中重疾均匀分布在各组,这个产品就比较划算,而且分组越多越好。
如果恶性肿瘤单独分组,对消费者来说,就最实用了。
因为,癌症是普通人最容易患上的重疾。根据一些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癌症理赔大约占重疾理赔的70%左右。
除了分组,我们还要关注间隔期和生存期。多次赔付的产品,在两次理赔之间,规定必须有间隔期。每家保险公司的规定不一样,短的要求90天,长的要求5年。
与此同时,有些保险,还要求在第二次、第三次重疾确诊后,有一段生存期,比如14天、30天。
投保人确诊以后,在生存期内如果死亡了,保险公司就不会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理赔。
此外,在两次理赔期间,保险公司还会设置比较严格的康复要求,需要投保人提供医疗证明,证明自己上一次的重疾已经被治愈。
以上这些要求,相当于给多次赔付设置了“多重门槛”,保险公司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赔付概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产品价格不至于特别高。
因此,当你听到“多次赔付”这个词时,千万别以为,买了这份保险,不论得多少次重疾,都能得到理赔。在购买之前,认真读一读条款,是对自身利益最好的保护。
9选哪家保险公司?
买保险,常常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非常多的公司,不知道该怎么选。特别是互联网保险渠道越来越发达,网络上可以直接购买到很多重疾险,又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这个时候,很多人采取简单的方法——信大品牌,甚至支付了更多的“品牌溢价”也不在乎。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也在推波助澜:买我们公司的保险更放心,那些小公司,很容易倒闭的。
实际上,大陆保险公司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保险公司,不但受到严格的监管,而且要接受压力测试。
假如一家保险公司真的撑不下去了,保监会会安排其他国内保险公司兜底,消费者所缴纳的保单,由其他公司接手。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保险保障基金来应付破产危机。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它,但它已经成立十几年了,基金规模突破1100亿元。
这1100多亿元资金的来源是81家财险公司和88家寿险公司,保险公司每年需向其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些都是《保险法》的强制规定。
你可以把保险保障基金看做“保险背后的保险”,它对消费者利益形成了非常好的保护,属于国际领先的做法。以香港保险业为例,虽然一直想建立这套制度,但到现在还没建立起来。
因此,内地的保险公司,规模大小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真要筛选公司,有一点很关键:服务口碑。
保险是服务行业,当消费者缴纳保费以后,常常处在弱势一方。销售人员口碑如何,保险公司的通知是否及时,理赔是否快速,这些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
在买保险之前,你可以用保险公司的名字,或者某款保险的名字,在网上搜一搜,看看大家的评价怎么样。特别是有些历史较长的保险产品,还能查出它过往的理赔、拒赔情况。如果你看到很多负面评价,就需要小心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对比不同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每年,保监会年都会对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进行通报、评分,然后在保监会官网发布。
虽然不同公司的业务不太一样,但假如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诉率连续多年都位居前列,这家公司就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消费者,就避开它们为妙。
10要不要买香港重疾险?
不推荐。针对大陆居民的香港重疾险,几乎都是返回型,也就是说,你为了获得保障,还需要交一大笔钱拿给保险公司做理财。
关键是,保险公司的理财水平很普通,一般不超过5%,而且这笔钱要锁定很多年,没法随时取出。
另外,保险公司帮你做理财,费率很高,远远超过货币基金、指数基金等方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