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广东李建坤:保险从业者的长期主义,是忍受还是享受?

平安人寿广东李建坤:保险从业者的长期主义,是忍受还是享受?
2022年11月28日 11:57 经理人杂志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2020年,罗振宇捧红了一个词:长期主义。凡谈企业发展、个人成长,必谈长期主义。长期主义似乎成了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放在保险销售领域,长期主义是否成立?如何成立?这位在平安保险公司工作了20年的“年轻人”李建坤,有他的答案。

2003年6月,“非典”的硝烟刚刚散去,18岁的李建坤通过特殊申请,加入平安保险,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没想到,也变成了他唯一的工作。像李建坤这样的同事,在平安被敬称为“纯平”,纯粹的平安人,即正式踏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平安。

18岁的李建坤,像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心里却也揣着迷茫。对于“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定位,他并无太多海市蜃楼的美好想象。几乎每天,他都要帮师傅处理广州某中学学生团体保险的理赔案件。与校医老师交接医疗发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贴发票、报销、将报销取得的现金交到学生家长手中⋯⋯这一系列繁琐的手续,让这位少年亲眼见证了保险的意义与功用,也让他看到了“保险”这一商业制度的前景:无论贫穷富贵、男女老少,风险可能会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既然风险客观存在,那么,风险管理制度——保险,也必然与之相随。年少的他并没有底气断言“保险就是值得长期坚持的事业”,但他心中有一些连他自己也无法准确描述的职业正义感,驱使他认真、细致、热情地完成每一个理赔案件的接洽。

对李建坤而言,当他把理赔款交到学生家长手中,家长对他说的那一声“谢谢”,就是他职业的高光时刻。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认为保险的功能和意义应该要有更广的辐射范围,个人的能力也需要借助更大的舞台得到锻炼提升。于是,李建坤毛遂自荐,申请成为一名“导师”,即业务队伍中的兼职讲师。就这样,操着一口浓重的“广州普通话”,李建坤走上了讲台,由此开启了他的职业蜕变之路。

成事需要靠坚持,而能坚持多久,主动去寻找“即时奖励”非常重要。刚开始,李建坤常常因为普通话不标准,遭到班主任的“雪藏”,于是,他每天读报纸练习普通话;好不容易有授课机会,却常常被学员的问题当场难倒,于是,他阅读大量销售书籍,面见大量潜在客户,每日总结销售工作⋯⋯个人业绩也在这个过程中飞速提升,频频收到学员的好评。

从业的第16个年头,李建坤开始将个人销售经验、团队管理经验总结为结构严谨的体系,授课的足迹遍布平安系统全国。此时的李建坤,无论是对个人客户、团队、甚至整个保险行业而言,他的影响力不再是当初区区几千几百元的理赔款,而是呈指数般无法估量的影响力。

在“内卷”随处可见的今天,在年轻人天天喊“躺平”的今天,长期主义是一剂良方。而这一剂良方,需配合“选对方向”、“享受坚持”这两味药引。李建坤说,这十几年里,偶尔也会遗憾自己只有这一份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在享受这一份工作。职业的属性要求自己不断有成长,做出一点点努力便会得到客户的反馈。也随之取得了MDRT全球百万圆桌会会员、钻石俱乐部百钻精英、平安人寿铂金钻会员、登峰计划会员等一系列个人荣誉。如今,他所在的平安保险,又提出了“三好五星”的团队发展评价体系,旨在打造“专业”、“价值”的团队形象,引领保险行业形象转型。

去年,李建坤拜访了2003年理赔过的一家人。当年因为“非典”入院治疗的女生,如今已成家立业,当年颤抖着接过3000元理赔款的家长,依然笑容可掬,说坤仔又辛苦你跑一趟。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保险的意义和功用没有变。如今,坤仔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支秉持“三好五星”行事原则的团队,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长期坚持,并享受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