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难乘好凉,光大永明路往何方?

背靠大树难乘好凉,光大永明路往何方?
2024年05月27日 10:03 经理人杂志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本刊记者/舒冰

近年来,“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光大永明人寿退保率上升,虽背靠光大集团这棵大树,却 在两年内亏损超过20亿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深度依赖银保,虽在短期内“锦衣玉 食”,但也束缚了发展手脚,终究没能逃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近期,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永明人寿”)公司总经理刘凤全卸任,随着这位首任市场化总经理的卸任,公司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2 019年,光大永明人寿凭借连续几年的盈利,荣获年度最具竞争力保险品牌称号,然而,到2022年和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总计亏损超过20亿元。虽背靠光大集团这座大树,光大永明人寿却连续两年在市场拼杀中失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光大永明人寿成立于20 02年4月22日,注册资本54亿元。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共有4家股东,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持股比例50%,第二、三、四大股东分别为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分别持股24.99%、12.505%、12.505%。

其中,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创办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为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期货、金融租赁、实业等业务为主的全牌照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则是加拿大永明金融100%控股的保险业务公司。由此可见,光大永明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难逃魔咒 增收不增利

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光大永明人寿和很多合资公司一样,虽然出身优越,但未能逃脱命运多舛的魔咒,光鲜的“强强联合”一路走来却风雨坎坷。“保-保”模式是保险业合资公司最早的模式之一。光大永明也采用这种典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既希望引入海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又希望发展民族企业,但是“保-保”模式并未使光大永明走出预想中的模样。

背靠光大集团,光大永明人寿早期发展比较顺利,不仅与光大银行签署一揽子团险协议,后者旗下银行网点全力支持其发展。2018年光大永明人寿保费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此时, 光大集团发布《公开招聘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消息,高调“揽才”。2019年4月来自“国寿系”的刘凤全出任公司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刘凤全出生于1965年,现年59岁,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经济学硕士,曾担任过中国人寿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团险销售部副总经理、团体业务部总经理、贵州省分公司总经理、北京市分公司总经理、湖南省分公司总经理,之后出任中国人寿电商副总裁。

刘凤全出任光大永明总经理至今已近5年,5年下来战绩如何?

2 0 2 0年,刘凤全上任初期,光大永明人寿的业绩表现较为稳健,公司在这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务收入134.69亿元,同比增长了14.75%,全年净利润达到了0.73亿元。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40.88亿元, 同比增长4.58%,净利润达到2.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2.74%。

但从2022年之后,画风突变。

2022年对于光大永明是流年不利的一年,这一年, 光大永明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70.76亿元,业务收入相比上一年提升,但净利润出现巨额亏损,达到-12.47亿元。

进入2 0 23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94.73亿元,同比增长14.03%,虽业绩有所回暖,但公司仍然面临亏损,亏损额为6.48亿元。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灵魂,官网信息显示,光大永明从2020年开始,偿付能力逐渐下降。

2 0 2 0 年底,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8 . 3 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1. 4 6%;2 0 21 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4.6 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1.0 8%;2022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1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5.69%。

以上数据表明,3年来,光大永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逐年下行。2 0 23 年第一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大跳水”,分别下降至7 8 . 4 9%、146.09%。

事实证明,近两年光大永明并没有走出预想中的风光,反而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业绩亏损为哪般?

业绩的亏损,绕不开居高的退保率和退保金额。光大永明人寿财报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退保金额节节攀升。2020年退保金额为6.52亿元,2021 年退保金额为9.58亿元,2022年退保金额达到28.13 亿元,同比增长193.63%。

2 0 2 2年,光大永明附加光明财富年金保险A款(分红型)、光大永明光明财富年金保险A款(分红型)两款产品的退保率已超过85%,该年光大永明人寿退保金额居前三位的产品累计退保约19.73亿元。

通常退保率在5%到15%属于正常范围,连年攀升的退保金额以及个别产品85%的退保率反映出公司产品设计存在问题或是服务质量不佳。

2023年6月,监管层面出手对定价利率大于3%的保险产品,以及保底利率在2%以上的万能险产品进行下架调控,因此,光大永明人寿多款产品不得不面临下架或被动下调结算利率的局面。这一政策于低谷中的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会进一步降低客户的投资回报率,对客户和保单持有人不再具有强吸引力,也从而加大了退保的可能性。

当年,光大永明安鑫二号年金保险的退保率超过8 0 %,其退保金额居前三位的产品累计退保约11.5亿元。

如何降低退保率是光大永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攀升的退保率之外,导致巨额亏损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银保渠道的过度依赖。光大永明人寿作为光大集团旗下公司,面对光大银行所掌握的巨量客户群体,其业务开展具有先天优势,大力发展银保渠道业务成为必然,可过度依赖也束缚了手脚。

从光大永明的历年年报中发现,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都集中在银保渠道。

事实上,光大永明人寿也意识到销售渠道单一性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早在2014年开始压缩银保渠道的趸交业务,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推动渠道转型升级,但并没有真正改变整个银保渠道较为简单粗放模式的底层逻辑,数年已过,回首发现光大永明人寿仍难以摆脱对银保渠道的依赖。

经年累月下来,弊端显而易见。

首先,高度依赖银保渠道会让自身展业能力提升和产品创新方面受到极大阻碍。其次,目前银保渠道主要销售短期或趸交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险企为吸引客户,会将预定利率调高,但预定利率与实际经营效益紧密挂钩,长期维持高利率会导致利差损缺口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利润急剧下滑。

与此同时,银行客户经理会根据自身业绩指标,帮助客户调整理财方案,引导客户在适当时候退保。另外,一些储户在不清楚保单功能的情况下被动购买保险产品,当面临长期未知风险时,可能会选择退保,以回笼现金规避风险。这也就解释了退保高企的产品为何均来自银保渠道。

面对20亿元的亏损如何补救?继任者将采取哪些举措?

据业内人士透漏,目前,光大永明人寿也在积极调整应对,寻找新的业务方向和合作伙伴,尝试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影响力。据官方信息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新增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规模达209.44 亿元,同比增长87.25%,在最新召开的一季度工作会议中,公司对未来的基调是要主动迎变、坚定信心,唱响“光明论”,推动公司转型高质量发展。

光大永明人寿后续能否唱响“光明论”,我们期待时间给出答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