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芒格:做到这一点,生意与朋友可以兼得

巴菲特与芒格:做到这一点,生意与朋友可以兼得
2021年05月20日 16:11 经理人杂志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共同开创了一个资本帝国,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投资传奇。

近日,2021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在洛杉矶拉开帷幕,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时隔两年后在股东大会上重聚。他们并肩而坐,一起与全球投资者互动了近5个小时。

作为世界公认的“股神”和“投资大师”,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一举一动历来都备受世人瞩目,每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更是投资界一年一度的盛宴。对许多投资者来说,他们就是投资路上的风向标,指引着市场的投资方向。

多年来,巴菲特和芒格以其传奇的投资经历和充满智慧的投资理念为人们所追捧,除此之外,他们60年如一日般的神仙友情也广为传颂。

1959年,29岁的巴菲特在朋友的引见下,认识了时年35岁的查理.芒格。

尽管小时候两人住得很近,也有很多共同的熟人,甚至还先后在同一家店打工,但他们之间却一直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直到共同的朋友牵桥搭线,这才认识了彼此。

在那次会面中,两人一见如故,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后来更是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了一个资本帝国,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投资传奇。

而这一切,没少得益于连接者思维。

什么是连接者思维?

巴菲特和芒格刚认识时,巴菲特还只是奥马哈一个四处募资的私募投资人,但芒格却已经是洛杉矶一个小有名气的律师,在商界和社交界都颇有建树。

那次见面,双方交谈甚欢。芒格回到加州后,把自己认识的加州富豪们都介绍给了巴菲特,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巴菲特的投资人。

可以说,巴菲特能从内巴拉斯加平原走向富庶的西海岸,芒格功不可没。

而芒格后来也在巴菲特的建议下,开始涉足投资,最终彻底转行,成为和巴菲特一样的专业投资者。

在这段关系中,双方互惠互利,成就了一段传世佳话。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从中受益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事。

在今天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脉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我们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却没少掉进人际关系陷阱。

在生活中,很多人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花费很多时间去结识各色各样的人,费尽心思打造自己的关系网。

但等到需要人帮忙时,却常常发现自己的“关系网”并不能发挥作用。

全球人脉大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基思·法拉奇就指出,真正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因为你帮助过的那些人,才会是在你需要帮助时出手相助的人。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有连接者思维——发现对方需要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提供帮助。

传统的“关系网”隐含着一层自私的含义,即: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东西,所以你四处出击,广泛建立联系。

层出不穷的“大师”每天都在向我们灌输过时的窍门、技巧和捷径,告诉我们怎样最有效地建立有价值的关系。

仿佛通过这种方式,你就可以打造一个巨大的人际网络,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而真实的情况是,你在网上拥有的联系人数量并不代表你拥有的真实关系的数量,这些“联系”本身并无价值可言。

换句话说,那种充满功利性质和利己主义的社交关系并不能长久,它无法带领我们走向理想的生活。

恰恰相反,那种能够与他人合作、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关系,才能够长久下去,并最终实现互惠互利。

我们在努力拓展人脉的过程中,必须要牢记一个目的:与另一个人建立互利的关系,并长期保持这种关系。

如何开展有效社交,成为超级连接者?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不再是优势,人的作用愈发凸显。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所掌握的资源也不尽相同,那些能够有效地连接他人的人,往往也意味着能够连接更多的资源。

青年企业家协会(YEC)创始人斯科特·格伯在《要赢更要受欢迎》一书中,对如何发展有效的社交关系,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人脉提出了这样一些建议:

1.提高自我意识,扬长避短

自我意识的重点是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晰自己的想法和动机,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社会学家瓦妮莎·范·爱德华在行为研究中发现,最好的超级连接者是那些拥有超高自我认知的人,这意味着成为超级连接者的关键在于了解自己。

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光芒四射,什么情况下会乏善可陈,这样在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才能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自我意识还能让人更好地感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人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第一印象之上的,他们是否会记得你,是否会被你吸引,是否会与你再次交谈,会和别人如何谈论你等等,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们与你的初次相遇。

我们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最好,因此我们要学会避开一些我们不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费尽力气去改进,通过认知到自己的局限性,你就可以开始定义自己的目标和愿景。

我们需要为他人创造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自己认为的价值。

2.找到真正应该结交的人

我们身边围绕着的人反映了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不应该不加选择地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接纳任何想要与我们建立联系的人。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我们不可能与所有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同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我们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真正应该结交的人身上。

如何识别哪些人才是真正应该结交的呢?

第一,评估自己,明确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二,评估习惯和活动,明确时间都花在哪里。以过去一周为例,仔细回想自己参加的活动,哪些是值得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第三,评估他人,明确谁是应该结交的人。想想过去一周自己在他人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哪些让自己感到值得?哪些让自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为什么?

通过评估,我们不仅能够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和选择,也能剔除那些不值得我们花时间交往的人,把时间精力花在真正重要的人身上。

3.发挥小圈子里关键人物的作用

当我们想要结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比较有地位、名气的人时,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设法直接认识那个人。但这种方法却常常囿于各种原因无法奏效。

面对这种影响力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我们不妨转换思路,从能够与金字塔顶端人物自由接触的身边人开始,通过与其结识连接,间接地去靠近目标人物。

基思·法拉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他如何不用排队就见到了希拉里·克林顿。

当时希拉里是第一夫人,而法拉奇只是一个酒店的CMO,他们在一个活动上见面,现场挤满了想认识希拉里的人,法拉奇注意到有一位女士可以直接和希拉里说话,她就是希拉里的助理——凯莉。

于是法拉奇开始和她聊天,了解她的生活和家人,之后也定期与她联系,尽自己所能提供一切帮助,但他从不要求凯莉帮他向希拉里寻求什么帮助,只是简单地保持着友谊。

最终在一次非公开活动中,凯莉邀请法拉奇参加,在那里,他终于有机会面对面见到希拉里,之后还被邀请到白宫与克林顿夫妇共度圣诞节。

用法拉奇的话说“在发展人际关系时,最好不要盯着你想结识的人,而应该观察他周围的人,当你为他们提供服务,并慷慨对待他们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为你的目标对象服务。你所提供的任何帮助都会引起注意并产生涟漪,关键是要有耐心。”

如何从与他人的连接中“获利”?

成功的连接者并不是一味地给予,尽力地去满足每个人却不求回报,恰恰相反,最成功的连接者也会说不,他们会认真地考虑帮助的对象、帮助的方法以及帮助的时机。

虽然我们说连接者是给予者,他们与人连接的首要目的是为他人提供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连接者也不例外。

作为超级连接者,又该如何巧妙地向他人提出请求以获取更多的机会呢?

简明扼要。你在寻求帮助时,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尽量在30秒内把想要得到什么及其原因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说清楚。

瞄准合适的人。确定想要建立连接的特定人物或特定资源。

让对方成为你的“思想伙伴”。想办法让对方信任自己,帮助我们构建请求;

设定实际与合理的期望。

双赢的请求。主动联系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并能从自己的请求中共同受益的人。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连接者并不是功利性的,如果我们的初衷就是赚钱、只想索取不想付出,或者是快速地从他人身上获取回报,那么我们必然不可能构建起有效的社交关系。

只有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投资时间,并尽力为自己、为他人、为世界带去价值时,才有可能收获回报。

人际关系是一门技艺,任何想提高这门技艺的人都需要花时间去学习、思考。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或是踩着他人肩膀往上爬就能成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合作共赢中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一个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选择成为一个超级连接者,其实是在选择一种精彩的生活方式,它能把我们与从未想象过的人和机会连接起来,一起去遇见更多可能。

来源:笔记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