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一季度大幅增长,“瘦身”盈利非长远之计

水滴公司一季度大幅增长,“瘦身”盈利非长远之计
2024年06月27日 14:41 经理人杂志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融媒体中心 文/王美怡

近年,号称“保险科技第一股”的水滴公司动作频出。

水滴公司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净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6.3%;归母净利润8063万元,同比增长62.2%。总的来说,实现了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双丰收”。

“成绩单”:迷人的假象

单论“成绩单”,水滴公司不负众望,实现了连续9个季度的盈利。

自2021年下半年起,水滴公司在成本端“瘦身健体”。因认识到过度依赖销售营销投入无法持续推动营收增长,迅速调整策略。在积极探索新业务的同时,大力削减营销及市场费用以优化成本结构,才得以收窄公司的亏损局面。

在此之前,水滴公司首席财务官施康平已公开表示,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公司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费用预算,降低成本端的费用。这一策略转变立竿见影,自2022年一季度起,水滴公司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1.05亿元的净利润,并连续九个季度保持盈利状态。

然而,与过去降本增利不同的是,今年第一季度,水滴公司的成本开支出现了回升迹象。财报显示,公司运营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运营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一般和行政费用以及研发费用。成本费用不降反升,经过努力压降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反弹,达到1.8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5.2%。在销售和营销费用中,“用户获取和品牌建设的营销费用”占据较大比重,即第三方流量渠道的营销费用,一个季度内就增加了0.18亿元,外包销售及市场推广服务费用也增加了580万元。这表明,水滴公司对第三方流量渠道的依赖程度再次上升。

利润收窄,并购是良方解药?

水滴公司,2016年成立,以“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为使命,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随着公司的发展,其业务已经成功拓展为三大核心板块:水滴保、水滴筹以及翼帆医药。这三大板块共同构成了水滴公司的多元化营收结构,其中保险收入、众筹服务费以及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收入构成了其主要营收来源。

但回顾2019年-2021年,水滴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大跳水,从-3.22亿大跌至-15.74亿,亏损得一发不可收拾。自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实行“瘦身健体”,实现扭亏为盈。

但好景不长,2023年一季度净利4970 万元,同比下降53%,盈利增速收窄,看来单纯“降本”难以支撑持续的增长动力,如何有效“开源”成为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去年,水滴公司迎来了一次解围。在六月,宣布以总价3.6亿元分阶段整体收购深圳存真求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保)。今年一季度,水滴公司交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答卷”,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再次验证了其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根据财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高达7.05亿元,其归母净利润达到了8063万元,同比增长62%。可以看出,此次收购行为大大解决了公司营收利润的难题。

股价萎靡不振,难获资本“芳心”?

尽管水滴公司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实现了盈利,但这一成就并未能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即使在今年一季报显示盈利之后,水滴公司的股价仍未见明显反弹,反而在6月14日遭遇重创,股价一度跌至今年二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仅为1.07美元/股。

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水滴公司的股价下跌趋势愈发明显。自上市之初的10.25美元起,股价一路狂泻,目前徘徊在1.2美元左右,大跌88%。

图源:公众号公共图库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滴公司正面临着一系列日益凸显的挑战。首先,监管环境的变化成为了公司不可回避的难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这给水滴公司的运营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和额外成本。监管的收紧不仅限制了水滴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上的自由度,更对其业务扩张的速度和深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次,水滴公司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和质疑的对象。尽管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主要依赖保险销售和互助计划的盈利模式在当前环境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保险产品的利润空间受限,给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互助计划也面临着监管的严格审视和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剧了盈利的不确定性。

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水滴公司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随着更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保险公司的涌入,在线保险市场变得更“卷”。竞争对手的强势进入不仅瓜分了原本属于水滴的市场份额,迫使水滴在多方面做出让步,从而对其盈利水平产生了直接影响。

常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投资者信心因监管收紧、盈利模式受质疑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而波动,对水滴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从而导致了股价的持续下跌。尽管创始人沈鹏在多个公开场合积极展示了对公司前景的坚定信心,但市场对此的反应却呈现出分歧。一部分投资者将沈鹏的乐观态度视为积极信号,期待公司能够克服当前困难,实现持续增长;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则认为,这些乐观言论未能充分揭示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实际情况,因此对股价的回升持谨慎态度。

尽管水滴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展现出了增长的新动力,但挑战依然严峻且不容忽视。在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水滴公司应灵活调整其业务模式和策略,以适应市场的波动和行业的演进。未来,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仍然有看头,水滴公司能否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我们将持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