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作家协会公示了一份名单,贾浅浅成为作协拟发展会员。
她是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大学副教授,出过诗集,曾被名家背书推荐。
结果,贾浅浅被全网群嘲,还连累她父亲、给她背书的名家一同被骂。
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朋友,请先欣赏贾浅浅“流传甚广”的两首诗。
就这两首诗而言,网友说是“屎尿屁”文学,的确是有道理的。
还有这首被网友批为颇有乃父《废都》之风的爱情诗。
哪怕大众这几年受网络文学熏陶,对各种笔法已经十分宽容,也容不下这么“有味道”的文字。
还有这首网上流传甚广的《黄瓜,不仅仅是吃的》,看不出来和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多大区别,顶多就是回车键用得够熟练。
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我向来的主张是不要盲目从众,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当一个人被千夫所指时,往往更要警惕,不要立即加入声讨者的阵营。
她的能力如何,够不够资格入中国作协,总归要靠一定量的作品说话,不能只揪着两三首做文章。
所以,我又翻了她写的文字比较“正常”的诗。
我也读过不少好诗,她的诗只给我一个感觉——做作,且不知作者想抒发什么情绪。
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错别字,是出版社看花了眼?还是一种新潮流?
网友掀起了竞相模仿”浅浅体“的风潮,写得还挺传神。
贾浅浅这个人的诗,我只能说是才华不够,又想特立独行,就用先锋文学里面的屎尿屁解构现实,试图呈现一种极度真实的感受。
一个诗人可以先锋,但前提是她能写出优雅的作品,好比毕加索,大家认可他的各种探索,因为他能画出不同流派的好画。在理解各种艺术流派基础上,他开始自己的创新。
更要命的是,贾浅浅的文字被批评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多年了,坚持不突破自己,这根本不像是一个搞文学创作了。
围绕贾浅浅的争议,大众津津乐道的焦点之一,就是作家的文学天赋怎么没能传承下来?
贾平凹自己估计也很难接受,自己女儿的文学才华居然不被大众接受。
中国人总是相信龙生龙,凤生凤,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鲁迅的孙子照样不会写作文。
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很多都是从苦难中炼就一颗敏感的心,越是荆棘上开出的花,越能打动人。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符号,他的小说世界之所以给读者“残酷”的冲击,来源于他对生活苦难的理解,虽然他现在理解苦难也越来越难了。
他童年时就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由于受到父亲的牵连,家里一度沦落到吃不起饭,后来招工招兵都没他的份。那个年代做文学青年连养活自己都难,完全靠一腔热爱死撑。
还有写诗震惊四座的余秀华,她完全没有任何背景,人生经历更苦涩。出生农村,家境贫寒,脑瘫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走路摇摇晃晃。
她一个写情诗的人,偏偏感情生活令人唏嘘。
包办婚姻嫁了个没感情的男人,把她当猪看待,好不容易花15万为自己赎身,结果重新开始又掉坑,在网上闹得一身泥泞。
余秀华这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单看照片,真的很难相信她只比贾浅浅大三岁,后者还是满满的少女感。
我不是在赞颂苦难,但一个生活经历四平八稳的人,又能期望她的诗多么触动灵魂呢?
当然,贾浅浅若是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不是贾平凹的女儿,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会遭受这么多的非议。
所以大众争议的焦点之二,就是如果没有贾平凹女儿的身份,她能否靠文字水准走进中国作协呢?
其实贾浅浅也有正常一点的诗。
这首《父亲》,同样出自贾浅浅之手:
《父亲》
抽打沉默的鞭子,被自责
牢牢地攥在手里。沙漏无声
如同每粒发芽的种子,时常会忽略
根的存在
在这烟火满地的尘世里
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松绑
企图活回光阴里的一个又一个自己
活回词语和词语重叠的身体里
就像活回父亲这个词
这首诗吧,很一般。
还有一首据说是贾浅浅自己也得意的诗歌。
《田野》
掌纹里下起了雨,冲刷掉所有交叉的虚线。
后的油菜花还在这个季节,使用着各种标点符号。
麦田里捉住了一只乌鸫,连同那棵一无所有的梧桐,在四月里苦行。
雨还在从远处飘来,我坐在石堰上,看了看我的掌纹。
还是很一般。
《雏菊》,这首诗,被专家高度评价:
缩在三月的风里把自己一瓣瓣地掰开变成一朵雏菊开在你面前开在你面前成为一朵小小的雏菊把自己一片片地摘下退回六月的风里
怎么说呢,喜欢写诗,挺好的。
我觉得贾浅浅的诗走向屎尿屁路线,更像是想证明自己懂文学但不管从哪条路突破都难。干脆选择“屎尿屁”路线,也算是打造出独特的个人标识。反正诗歌里面有先锋派,允许一个人天马行空去探索,你看不懂是你不懂艺术。
贾平凹不排除是爱女心切,就尽所能给自己的孩子推一把。当然少不了人去拍马屁,但这些诗真的很难看出一个人有创作才华。
当年有一个女诗人赵丽华,因为下面这首诗,引发了争议。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这首诗当年也被说写诗懂回车就行了吗?
但赵丽华显然是有诗才的,她也写过这样的诗。
《月上西楼》
我坐在阳台上搅豆豉白衣素手整个阳台都是酵发黄豆、鲜花椒、杏仁、花生米和西瓜汁的味道有仙女的味道有月亮的味道
虽然也一般,但显然赵丽华理解诗歌是创造意象的。
如果你看过赵丽华的画,充满着各种暧昧的隐喻,但必须承认,她的画里面是有想法的。
晒一幅她的画吧,颜色阴郁,各种各样怪异的眼睛在窥视这个世界,是她的画风,估计喜欢的人不多。
如果贾浅浅的爸爸不是贾平凹,也许没有这么大争议。
今天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们的作品不比贾浅浅差,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写,都摸不到作协的门朝哪儿开。
然而,贾浅浅进了作协,他们进不了,这就难免引众怒。——才华不够,资源来凑,文学居然靠“拼爹”世袭?
要知道,作协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不但是实力的认可,还是行政事业编制啊。哪怕普通会员没有编制,那不也是一个盼头吗。
易烊千玺的考编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就算他有观众都认可的作品,就算艺人进国家话剧院有顺理成章的先例,面对强势的舆论压力,都不得不选择放弃,息事宁人。
在这个圈层固化备受关注的时代,官二代,富二代,文二代本来就容易被审视,再加上公众人物的身份,还碰了普通人编制的蛋糕,这就是中国社会长热的舆情。
就像老胡说的,无论是贾平凹还是贾浅浅,作为公众人物此番都要承受舆论的冲刷。
表面上看,大家是在争吵贾浅浅的诗作水平,其实,大家讨论的是当今社会资本传递的现象。
社会资本传递,简单说就是父辈的人脉、职位、经济实力,对儿女成长有哪些帮助。
出身书香世家,走上文学这条路,很正常。有贾平凹这样一位父亲,贾浅浅至少不会遭遇怀才不遇的境地,普通文学青年常走的弯路她不必去走。
贾浅浅显然对自己”文二代“的身份也是引以为傲的,梳理贾浅浅近年的学术成果,有多篇论文都在”研究“父亲。
例如《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法创作》、《文学视域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变奏——贾平凹的叙事策略》、《贾平凹书画与文学艺术精神关联性研究》等。
基于父亲的人脉,她可以获得额外的帮助,得到圈内人的公开背书,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没人可以干涉,但你不能阻止大众用严苛的眼光去审视你。
但有没有暗箱操作,或者输送了体制内的资源,才是大众想知道的。
关于贾浅浅事件,《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评论:
从“官二代”到“富二代”再到“星二代”,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但当“文二代”登堂入室时,人们还是会稍稍迟疑一下,毕竟相对财富而言,文学才华显然更考验积累和天赋。
大家质疑的不是一个贾浅浅,大众期待文学领域是一片净土,是大家精神的家园。
好了,大家能欣赏贾浅浅的诗吗?——欢迎你们用浅浅体留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