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怎么办?巴菲特与芒格:重要的不是投票表决

大跌怎么办?巴菲特与芒格:重要的不是投票表决
2022年09月29日 09:26 兴证全球基金

对于今年92岁的巴菲特和98岁的芒格来说,市场的波动似乎已然成为投资中的家常便饭。

我们试图通过梳理过往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探寻巴菲特与芒格对待市场波动时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巴菲特与芒格在面对市场波澜时的思想进化历程。

“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1990年宏观背景:第三次石油危机

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中东地区局势持续震荡,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使得美股经历了自1981年以来的最差年份。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这样写道:

“以长期投资作为终生目标的投资人对于股市波动也应该采用这样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股市涨就欣喜若狂,股市跌就如丧考妣,奇怪的是他们对于食物的价格就一点都不会搞错,很清楚知道自己每天一定会买食物,当食物价格下跌时,他们可高兴的很。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伯克希尔的投资,只要我还健在,我们会年复一年买下企业或是企业的一部分-也就是股票,也因此企业的价格下跌只会对我们更有利。

股价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悲观的情绪,有时是全面性的,有时则仅限于部分产业或公司,我们很期望能在这种环境下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天生悲观,而是如此可以得到便宜的价格买进更多好的公司。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代表不受欢迎或注意的股票或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反向操作有可能与从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

——1993年

宏观背景: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海外资本市场的波动引发了美股的强烈反应,当年4月,日本发生股灾,日经平均指数跌破17000点,引发大恐慌;9月,欧洲发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德国宣布加息,引发各国汇率大幅波动。1993年,美股受伊拉克战事影响,继续走弱,从3月开始,PPI和CPI持续上行,市场担忧的通胀问题成为当年影响美股的重要力量。

美股当年经历了多次宽幅震荡,伯克希尔在致股东的信中以“市场先生”来生动的描述市场的波动:

“事实上真正的投资者喜欢波动还来不及。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从他那里买进或卖出你的投资,只要他越沮丧,投资人拥有的机会也越多,这是由于只要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一些超低的价格就更有机会出现在一些好公司身上。”

“如果打算吃一辈子汉堡,

你希望牛肉价格上涨还是下跌?”

——1997年

宏观背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同年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对美股的高估风险进行了预警,海外的风险蔓延让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跨国公司的盈利预期。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用一个互动性的提问,重申了其购买低价好货的投资原则:

“一则小问题︰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吃汉堡维生,自己又没有养牛,那么你是希望牛肉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呢?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显而易见。

另一个问题︰假设你预估未来五年内可以存一笔钱,那么你希望这期间的股票市场是涨还是跌?

这时许多投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可能是错的,虽然他们在未来的期间内会陆续买进股票,不过当股价涨时他们会感到高兴,股价跌时反而觉得沮丧,这种感觉不等于是当你去买汉堡吃时,看到汉堡涨价却欣喜若狂,这样的反应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只有在短期间准备卖股票的人才应该感到高兴,准备买股票的人应该期待的是股价的下滑。”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2004年

宏观背景: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时代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国采取了强刺激政策,经济发展强劲。

2004年,伯克希尔在致股东的信中,理性而前瞻性的对风险和机遇做出了如下的叙述:

“如果他们非要选择进出市场的时机的话,他们应该在别人都贪心的时候感到恐惧,而在别人都恐惧的时候贪心一点。”

“低价成为了我的朋友”

——2011年

宏观背景:欧债危机

2011年美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胀的大幅上行和债务危机的蔓延。当年,伯克希尔大幅增持IBM,持股总数6390万股,约占IBM总发行股份的5.5%。

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中,专门对IBM的投资,及其投资操作方式进行了阐述:

“IBM未来五年的盈利对我们尤为重要,试问一个长期投资者,比如伯克希尔应该在这段时间内期待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应该期待IBM股价在未来五年内下跌。

查理和我并不指望能赢得你们中的很多人用与我们相同的思维思考,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足够多人的行为,知道这是徒劳的。但是我确实想要你了解我们的个人算法。并且在这里陈述是为了:在我早期的日子里,我也乐于看到市场上涨。然后我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第八章,这章说明了投资者如何对待股价的波动。立刻一切在我眼前发生了变化,低价成为了我的朋友。拿起那本书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之一。”

“在短期内,市场是台投票机;

在长期内,市场表现得像台称重机”

——2014年

宏观背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比起2013年的美股高歌猛进,2014年,美股产生了更多变数,经济复苏伴随着利率下行,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结束伴随着美股的走强,在矛盾背后,是全球经济放缓与美股强劲基本面的对比。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对市场的波动的理解进行了解释,并再次引用了老师格雷厄姆的经典语录:

“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也应该在数十年的维度下投资,股价的下跌并不重要。他们的关注点应锁定在投资周期内获得显著增长的购买力。对他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买入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股票组合将被证明风险比基于美元的证券要小得多。

相反,如果投资者害怕价格波动,错误地把它视为某种风险,他反而可能会做一些有高风险的事。

对于那些打算在买入后一两年内出售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我不能够提供任何保证,不论他们的买入价格是多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总体股票市场的变动,对于你结果的影响,将可能远远重要于伯克希尔股份内在价值相伴发生的变化。就像本杰明格雷厄姆几十年前说的:在短期内,市场是台投票机;在长期内,市场表现得像台称重机。”

【结语】

从强调独立思考,到坦然面对市场先生的晴雨表,从购买的本质,到市场喧嚣时的理性,巴菲特和芒格于变幻无常的市场中持续进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好公司的不变策略。

投资,是关乎选择的问题,当然,更是关乎选择后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变化的问题,在无常的市场中不断进化,亦是在回答如何拥抱变化这一重要的投资议题。

对于今年92岁的巴菲特和98岁的芒格来说,市场的波动似乎已然成为投资中的家常便饭。

我们试图通过梳理过往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探寻巴菲特与芒格对待市场波动时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巴菲特与芒格在面对市场波澜时的思想进化历程。

“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1990年宏观背景:第三次石油危机

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中东地区局势持续震荡,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使得美股经历了自1981年以来的最差年份。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这样写道:

“以长期投资作为终生目标的投资人对于股市波动也应该采用这样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股市涨就欣喜若狂,股市跌就如丧考妣,奇怪的是他们对于食物的价格就一点都不会搞错,很清楚知道自己每天一定会买食物,当食物价格下跌时,他们可高兴的很。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伯克希尔的投资,只要我还健在,我们会年复一年买下企业或是企业的一部分-也就是股票,也因此企业的价格下跌只会对我们更有利。

股价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悲观的情绪,有时是全面性的,有时则仅限于部分产业或公司,我们很期望能在这种环境下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天生悲观,而是如此可以得到便宜的价格买进更多好的公司。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代表不受欢迎或注意的股票或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反向操作有可能与从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

——1993年

宏观背景: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海外资本市场的波动引发了美股的强烈反应,当年4月,日本发生股灾,日经平均指数跌破17000点,引发大恐慌;9月,欧洲发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德国宣布加息,引发各国汇率大幅波动。1993年,美股受伊拉克战事影响,继续走弱,从3月开始,PPI和CPI持续上行,市场担忧的通胀问题成为当年影响美股的重要力量。

美股当年经历了多次宽幅震荡,伯克希尔在致股东的信中以“市场先生”来生动的描述市场的波动:

“事实上真正的投资者喜欢波动还来不及。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从他那里买进或卖出你的投资,只要他越沮丧,投资人拥有的机会也越多,这是由于只要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一些超低的价格就更有机会出现在一些好公司身上。”

“如果打算吃一辈子汉堡,

你希望牛肉价格上涨还是下跌?”

——1997年

宏观背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同年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对美股的高估风险进行了预警,海外的风险蔓延让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跨国公司的盈利预期。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用一个互动性的提问,重申了其购买低价好货的投资原则:

“一则小问题︰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吃汉堡维生,自己又没有养牛,那么你是希望牛肉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呢?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显而易见。

另一个问题︰假设你预估未来五年内可以存一笔钱,那么你希望这期间的股票市场是涨还是跌?

这时许多投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可能是错的,虽然他们在未来的期间内会陆续买进股票,不过当股价涨时他们会感到高兴,股价跌时反而觉得沮丧,这种感觉不等于是当你去买汉堡吃时,看到汉堡涨价却欣喜若狂,这样的反应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只有在短期间准备卖股票的人才应该感到高兴,准备买股票的人应该期待的是股价的下滑。”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2004年

宏观背景: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时代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国采取了强刺激政策,经济发展强劲。

2004年,伯克希尔在致股东的信中,理性而前瞻性的对风险和机遇做出了如下的叙述:

“如果他们非要选择进出市场的时机的话,他们应该在别人都贪心的时候感到恐惧,而在别人都恐惧的时候贪心一点。”

“低价成为了我的朋友”

——2011年

宏观背景:欧债危机

2011年美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胀的大幅上行和债务危机的蔓延。当年,伯克希尔大幅增持IBM,持股总数6390万股,约占IBM总发行股份的5.5%。

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中,专门对IBM的投资,及其投资操作方式进行了阐述:

“IBM未来五年的盈利对我们尤为重要,试问一个长期投资者,比如伯克希尔应该在这段时间内期待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应该期待IBM股价在未来五年内下跌。

查理和我并不指望能赢得你们中的很多人用与我们相同的思维思考,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足够多人的行为,知道这是徒劳的。但是我确实想要你了解我们的个人算法。并且在这里陈述是为了:在我早期的日子里,我也乐于看到市场上涨。然后我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第八章,这章说明了投资者如何对待股价的波动。立刻一切在我眼前发生了变化,低价成为了我的朋友。拿起那本书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之一。”

“在短期内,市场是台投票机;

在长期内,市场表现得像台称重机”

——2014年

宏观背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比起2013年的美股高歌猛进,2014年,美股产生了更多变数,经济复苏伴随着利率下行,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结束伴随着美股的走强,在矛盾背后,是全球经济放缓与美股强劲基本面的对比。

伯克希尔在当年的致股东信中,对市场的波动的理解进行了解释,并再次引用了老师格雷厄姆的经典语录:

“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也应该在数十年的维度下投资,股价的下跌并不重要。他们的关注点应锁定在投资周期内获得显著增长的购买力。对他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买入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股票组合将被证明风险比基于美元的证券要小得多。

相反,如果投资者害怕价格波动,错误地把它视为某种风险,他反而可能会做一些有高风险的事。

对于那些打算在买入后一两年内出售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我不能够提供任何保证,不论他们的买入价格是多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总体股票市场的变动,对于你结果的影响,将可能远远重要于伯克希尔股份内在价值相伴发生的变化。就像本杰明格雷厄姆几十年前说的:在短期内,市场是台投票机;在长期内,市场表现得像台称重机。”

【结语】

从强调独立思考,到坦然面对市场先生的晴雨表,从购买的本质,到市场喧嚣时的理性,巴菲特和芒格于变幻无常的市场中持续进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好公司的不变策略。

投资,是关乎选择的问题,当然,更是关乎选择后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变化的问题,在无常的市场中不断进化,亦是在回答如何拥抱变化这一重要的投资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