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干货】谷底还是半山腰?详解港股低估值背后的逻辑

【有干货】谷底还是半山腰?详解港股低估值背后的逻辑
2020年05月07日 11:41 兴证全球基金

本文作者:程奎皓 

兴证全球基金港股研究员、从业10年

CFA持证人、台湾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士

历任麦格理证券(台北)研究部分析师、国泰证券投资信托(台北)大中华股票投资部研究员、国开泰富基金(北京)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平安资管(上海)信评与债券研究部副总监。

香港市场2019年经济低迷,GDP同比衰退1.2%,创下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0再受到新冠肺炎冲击,市场信心低落,恒生指数一度创下近三年新低,估值也下滑至历史低位区间。

逢低买入是投资的重要原则。

但在下判断前,我们先思考这是谷底还是半山腰?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纵向比较港股的历史,看看当前估值在历史的位置,接着横向与相关度最高的A股做估值比较,是否比A股便宜,最后再思考港股金融市场是否具有持续兴盛的条件。

1. 估值跌破10倍PE,当前港股位于历史低位区间

港股是个成熟的周期循环市场,可以看到历史估值大致围绕着均值上下波动。我们从港交所抓取过去30多年来的资料,发现当前恒指估值处于10倍PE的历史低位区间。

PE(市盈率)=股价/每股盈利,是股票估值最常运用的指标之一。通常市盈率越低,相对被低估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以来,港股平均的PE在14倍,往上一倍标准差的PE在17.6倍,往下一倍标准差在10.7倍。数据显示,每次向下突破10.7倍的时候都是出现较大危机的时候,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再来就是15年A股下跌以及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的科网泡沫跟2003年的SARS都没有跌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两次股市的恐慌都没有当前严重。

资料来源:港交所,月度数据,数据截至2020/3/31

从历史回顾,每次跌破10倍PE大概率都是较好的长期布局时点,基于复归平均的规律,在低点布局后,有机会获得市场后面反弹的红利。

我们再从股息率角度来看港股投资价值。股息率是用公司的现金股息除以股价,当公司分红越高(分母越高),或股价越低时(分子越低),股息率就越高,股息率亦属于估值的重要指标。

港股1973年以来股息率均值是3.6%,当前股息率高达4.4%,过去10年只有2015年超过这个水平。我们研究股息率会与美债利率(注1)做比较,随着世界进入低利率时代,退休养老、人身保险等长期资金已经不满足于低利率的债券,开始挑选股票作为替代,随着股息与债券利率的利差拉大,股票资产会吸引更多长期配置资金增持,有利于后市表现。当前美债创下历史新低的0.7%,加上港股恒生指数股息率创新高,我们认为资金将配置更多的高股息港股股票。

恒生指数股息率 vs. 美债利率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03/31;注:我们在这边选择美国国债利率而非中国国债利率,主要是港股投资者结构以外资为主,美债利率更能体现投资者考虑的资金成本。

如何看待当前港股的低估值?事实上,港股历史上出现估值的周期波动,主要来自两个因素。首先是海外流动性紧张造成的资金流入与流出。2008年金融海啸以及今年三月都是属于美国带动的全球流动性紧缩,对港股股市产生重大冲击,另外每次市场担忧港币守不住联系汇率,也会有小幅度的资金流出冲击股市表现。再来是港股整体盈利随景气周期的波动。由于香港上市公司的经营区域与境内密切相关,因此这种景气波动大致与我们在境内感受的经济周期是一致的。

拉长来看,这两个因素都不是结构性的负面冲击,而是周期的波动,带动整体指数呈现震荡向上的趋势。尽管市场会担心香港有许多成熟的公司,随着增长的放慢,出现持续的估值收缩,比如说银行,但同时也有新的高成长公司加入,比如说腾讯、美团,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支撑整体港股的估值维持在一定的区间震荡。

2. AH股溢价,高于历史均值

A股股票估值是否高于港股,市场上有一个衡量的指标-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是一个用以判断内地和香港市场估值差异的简易指标,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2007年7月9日推出。该指数通过比较同时具有A股和H股(港股)的上市公司在两地市场的价格差异计算A股和H股的相对估值水平。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公司,在A股与H股的价格差异。

近十年恒生A-H溢价指数

资料来源:Wind,2020年数据截至2020/04/06

当前AH溢价在126,相当于同一家公司股票在港股值100元的话,在A股会卖到126元。我们可以说在A股卖的价格比较高,对应估值也较高。我们拉出过去十年的AH溢价来看,平均值在116,目前是高于历史平均10%。    

AH溢价不是0的原因众说纷纭,也各有各的道理。在2014年以前港股较贵的时候,市场认为香港属于境外市场,利率比内地要低(DCF折现率较低)从估值理论体系来看不无道理,也有投资者认为港股以港币计价而A股以人民币计价,因此较低的A股隐含人民币升值预期。2015年以后随着A股估值超越港股,这种说法就消失了,改认为A股流动性较好、估值审美体系不同,所以A股估值会长期高过港股。这两种思路,都属于事后解释,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针对近期AH溢价扩大的两项因素,我们预期A股与港股的流动性差异未来会有所收敛,或起码不会扩大,因为A股的散户占比未来逐渐下降,且机构的换手率也有下降趋势,A股交易额增幅应小于市值增幅。另一方面,随着投研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以及港股与A股各自与南下和北上资金交手,审美观也有趋同的趋势,所以从定性方面来看,我们判断AH溢价收缩的概率是远高于扩张的。

港股通南下资金累计(港币亿元)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04/06

3. 我们看到不少内地的聪明资金选择透过港股通南下入手价格较为便宜的港股。

在比价效应下,两地挂牌公司吸引了更多的南下资金,一来是内地投资者更熟悉这些公司的基本面,二来是港股相较A股更加便宜,有比价效应。我们统计日交易量大于5000万港币的中大型公司当中,AH两地挂牌公司南下资金持股比例在12.6%,而仅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持股比例仅3.7%。我们期待随着两地资金的逐渐打通,会有更多两地配置的资金偏好便宜的港股,若AH溢价重新收缩,港股或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

港股通持股比例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0/03/06

4. 港股持续吸引好公司加入,当前低估值更具投资价值    

港股过去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随着上海与深圳的崛起,部分投资者会担忧香港边缘化,造成估值不再是周期循环,而是震荡向下。但我们要看清主要问题,我们是买港股上市的股票,而不是香港这个城市,而港股上市股票中超过70%的市值来自内地企业,港股的好坏取决于这些内地企业的发展,而非香港本地的经济变化。

最相似的历史案例是同样属于境外上市的美国中概股,在2010-2012年经历了最黑暗的两年,多家中概股被做空机构起底财务造假,出现杀估值大跌的情况,我们回溯了当时的中概股新闻,“边缘化、困境求生、退市私有化”成了当时主流的新闻标题,中概股一度成为票房毒药。

我们从边缘化新闻出现的2012年7月12日起算至2020年4月9日,标普中概50指数上涨236%,接近2.4倍,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9%。

中概指数 vs. 上证指数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03/31

具体探讨原因,边缘化的前提是市值不断萎缩,原因包括投资人热情大减,以及好公司不愿意选择在这个市场上市。但美股市场对互联网公司有极大的吸引力,去纽约敲钟仍是许多人的梦想,2013年58同城、去哪儿仍选择美股上市,2014年以阿里巴巴为首,加上京东、微博、陌陌,后面几年还有哔哩哔哩、拼多多、腾讯音乐等公司上市,开创了新的中概股时代。好公司的加入,是对边缘化控诉最强的反驳。

港股市场也是一个持续吸引优秀公司加入的核心市场。首先在互联网行业,腾讯、美团、小米都在港股上市。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先梯队,吉利、广汽、长城也都在港股上市。上海的朋友想到餐厅排队就会想到海底捞、太二酸菜鱼,这两家的母公司也都在香港上市。上海的主要商场IFC、恒基广场、兴业太古汇的母公司也都在香港上市。这些龙头企业在其领域攻城掠池,带动港股市场继续成长茁壮。港股边缘化的说法吓走了不坚定的投资者,造成估值暂时下滑,创造了良好的进场时机。

总结一下

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担忧和干扰,在港股的投资当中,我们会听到港股估值永远低、港股边缘化等等的担忧,但把历史拉出来研究,会发现这些担忧都是短期因素。

港股跟A股各有优势,A股更多高成长的年轻公司,香港更多现金流稳定的成熟公司。我们过去习惯投资本地市场的A股,但若在我们的投资加入港股,可以有效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扩大我们投资的视野,在当前港股估值低点时配置一部分港股,应该有很大的机会增强整体投资组合收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