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管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影响及看点

解读资管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影响及看点
2017年11月17日 21:20 ESG研究圈

今日,央行等监管部门就《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是2月后首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本次征求意见稿内容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重点关注点在打破刚兑要求、明确资管嵌套标准、智能投顾监管、过渡期安排、资管产品由事前报告改为事后报告,总体而言,观点如下:

第一,指导意见是一个统领,开启资管统一监管新时期,但难以做到非常细节的监管。我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各类资管产品规模庞大,但是也存在监管不一致,通道、嵌套等水分。央行等监管部门联合制定指导意见,也是逐步建立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开始,打击监管套利。由于,我国仍是分业监管,资管产品千差万别,指导意见也仅能在一些大原则上进行规范,具体产品监管权力仍在各监管部门,所以对于各资管产品的影响不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动,但是对不同资管类别影响可能影响不一,诸如对于公募基金的影响要相对较小。

第二,此次指导意见相较2月版本,更加细化和完善。本次指导意见内容更加丰富完善,新增加了资管产品代销、金融机构责任和投资者保护、打破刚兑的具体要求、智能投顾、过渡期安排等,进一步细化了资管产品分类、各类产品投资最低金额、信息披露、规范资金池中对于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删除了风险处置等个别内容。

第三,此次指导意见的关键点在于打破刚兑要求、明确资管嵌套标准、智能投顾监管、过渡期安排。相比较市场预期,此次指导意见相较2月版本最大变化以及突破点,在于对于打破刚兑了有了明确要求,明晰了刚兑的认定和处罚,这也会加快去刚兑的步伐,不过实际执行难度较大,而且也会对于不同资管产品市场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对于银行和信托可能影响更大;其次是对于资管嵌套的理解,去通道、去资管嵌套之前缺乏实际监管约束,此次明确了资管产品只能投资一层资管产品,这也符合市场预期,不过对于通道业务的约束可能并不是很强;智能投顾近年较为火热,此次指导意见也将其纳入到监管范围,充分体现了监管政策的前瞻性,也为此类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明确了过度期安排,预计2018年上半年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过渡期时间在1年半左右,较为充足。

表1:本次指导意见与2月版本主要对比

PS:本文仅代表本人意见,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详见央行网站。

作者简介:资管小生袁吉伟,现任职于某金融机构,《袁吉伟的大资管观察》系工作交流平台,欢迎同业交流,联系人微信:76028730,请注明单位+姓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