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拉到4000点可行吗?

直接拉到4000点可行吗?
2024年05月23日 17:54 用户1284139322

5月23日,今天A股市场短期进入调整,有5月底流动性走弱的因素,也有一轮5月涨势结束短暂回调的技术因素,也有近期宏观面的一些潜在偏空消息的影响。然,大盘的大方向依然确定向上。

把握股市的方向只要看两点:其一估值是否合理,以历史为参考,市场估值在高位还是地位。其二确定资金流向。股价背后是货币现象,将资金看成一个大池子,往这个池子里面加水的是两股力量:央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内胀)和外资流入(外胀)。外资流入的判断只看美联储,虽然拖拖拉拉,但美联储降息是必然,在降息周期中,外资会保持流入。

金融体系的进水管就更好理解,专项贷款(保障房)、再贷款、MLF、降准等正在加量,甚至未来央行可能从二级市场直接买国债,显然金融体系持续性注入流动性。外资流入+央行注入,现在必定是流动性增长阶段,股票背后是货币现象,大概率牛市。

昨天有件趣事,特别国债一天涨了十年利息,上市首日即大涨25%,触发两次临停,30年期票面利率2.57%,也就是涨一天顶上十年利息,有点夸张吧?

凡事有两面,好的方面,说明老百姓对于优质资产饥渴的程度,就像单身男遇到美女裸体一样的饥渴,当下市场流动性充裕,国债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要多发国债,这是皆大欢喜的情况,财政有钱花,老百姓有投资渠道。不好的面,说明当下老百姓有钱但不愿冒险,国债是无风险投资,无风险投资人多了,侧面老百姓风险偏好低。那么为什么老百姓不愿冒险,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人平均年龄大了。这点说过很多次,过去20年,中国平均年龄从30到40岁,中年人比年轻人风险偏好更低,因为中年人要考虑养老,而老年人需求不多,喜欢储蓄,也喜欢国债。再加上,中国50岁以上人群持有财富较多。

第二、连大妈都认为未来利率还要走低。中国大妈抢完黄金抢国债,想要投资国债锁定长期利率,因为市场利率未来将持续下行,不排除零利率,所以我早就预言,特别国债可能非常抢手!

第三、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的投资爱好者转向国债。

综上,国债增量发行且需求火爆,M1和M2中的一部分资金将转移到M3,国债属于M3,而经济最理想的状态,是M1加速,而M2\M3减速,M1是活期存款,是大家想要马上花掉的钱,所以,国债火爆的背后,可能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依然需要提振。

提振消费者的信心靠什么?有人说“ZF一口气将沪指拉到4000点”,我有点不认同,因为今年有过前车之鉴,GJD在2月初拉大盘,反而把股市拉崩了——小票千股跌停。还有ZF不是生产部门,而是资源配置部门,而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不说ZF有没有这个财力,真有这个财力不加区别的买股票也是浪费全体国民的钱。合理的做法是两方面,其一是ZF提振长期就业,并制定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只有提高当下居民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风险偏好,才能让投资人源源不断的进入股市,但收入倍增计划不能以牺牲民营企业家的利益为代价。其二是ZF降低股市风险,GJD只负责防止大跌,要让上市公司能赚钱,能分红,股东有稳定回报,自然就不会动不动就“用脚投票”,撒腿就跑,那时候,牛市还是熊市,都不重要。其三,退市,垃圾太多了,市场需要清扫。

英伟达Q1净利大增6倍,你说美股为什么流动性这么充沛,屡创新高?因为美股英伟达这样经营成功的案例多。A股上市公司还需努力啊。

关注几条信息:

1、广东要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对低空经济,审慎看待,偏向于关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ZF投资的确能够提振相关企业业绩。

2、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干法制备出具有出色柔韧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关注固态电池,当前汽车电动化到了尽头,需要技术升级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