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长江电力,核电运营双寡头,未来潜力无限

下一个长江电力,核电运营双寡头,未来潜力无限
2024年06月13日 19:49 用户1284139322

核电运营和水电运营在经营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国水电运营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其中比较典型的水电运营公司就是长江电力,自上市以来股价算上分红配股已经涨了百倍左右。所以一提到核电运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的用水电运营作为对比,那么核电运营的龙头公司也会像长江电力一样的潜力吗?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对标长江电力,谈一谈核电运营公司的两家龙头公司: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

截止2023年底,中国广核在运装机容量为3057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53.60%,是国内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为2375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41.64%,两家公司一共占全国总装机的95%以上,属于核电运营行业内的绝对龙头。

对标长江电力,我们发现长江电力估值的两次抬升都与公司装机量两次大幅提升有关。第一次是在2015年年底,公司公告收购溪洛渡水水电站与向家坝水电站。在2012年~2015年,公司平均PE(TTM)还只有13.6,而通过收购扩产能后,随后在2016年~2022年公司平均PE(TTM)便上升至17.6。第二次是在2022年6月,公司公告收购乌东德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随后在2022年7月~2023年底,公司平均PE(TTM)又再次上升至22.6。

我们看到长江电力通过两次装机量的大幅提升,完成了盈利和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那么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未来能复制长江电力的成功路径吗?

中国核电上市初期赶上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以及新股上市具有一定的溢价,所以市场给的PE(特别高),后来随着熊市的到来,中国核电的估值开始逐渐回落。同时由于福岛核事故以及日本核废水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资本市场对于核电行业也逐渐变得谨慎。直到2023年8月24日日本第一次核污水排海为止,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的估值才开始触底回升。

同样是受到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在2011~2020年,我国政策对于核电事业发展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引进和积极推进核电发展变成了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坚持“安全第一”方针,我国核电行业因此陷入低谷期。直到2021年开始,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政策态度才开始发生转变,变成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既然核电行业利空已去,那么未来是否会涅槃重生呢?从全球核电的发电量结构来看,2021年全球核电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10.8%,其中法国核电占比69%,美国20%,俄罗斯20%,我国在2021年刚突破5%,作为核电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核电发电量占比却相对落后,所以未来核电发电量在我国具备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前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2022来年大量反应堆停运,导致全球核电发电量增速放缓,但是在全球-4.4%的增长下,我国依然保持着2.5%的增长。截止2023年底,我国核电正在运行的装机容量达到5703.13万千瓦,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预测,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为1.2亿千瓦,2023~2030年装机容量平均每年增长11.3%。

前面我们了解到长江电力盈利和估值的提升都来自于装机量的提升,因此未来核电装机量的不断增长对于国内核电运营商将会形成长期持续性的利好。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机构给出的这几家公司的业绩预测情况,我们发现长江电力的PE要普遍高于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我们前面也说了,长江电力估值的上升和其两次收购后装机量的大幅增长有关。

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与长江电力相比,装机量的差距比较大,所以相对长江电力来说估值会给的较低一些。而且作为电力运营公司,电力就是生产力,装机量就决定了生产力的上限,这点我们从这几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的差距上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随着对于核电行业的支持性政策不断推出,核电审批重启,核电核准加速,使得未来核电装机量有望稳步上升,我们觉得核电运营行业也会像过去的长江电力一样迎来盈利和估值双重上涨的戴维斯双击。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