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A股?投资人等待三点

拿什么拯救A股?投资人等待三点
2024年06月27日 19:27 用户1284139322

今天市场继续保持弱势,盘中再次跳水,并且没有人托举大盘指数,导致A股表现不佳,恒生指数也跌破60日均线,进入技术性熊市,且均无见底迹象,投资人等待三点:市场情绪释放、利好政策出台、全球利率转向。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当前中国经济不是制造业不行,而是内需不振问题。

在过去,内需从来都不是问题,即便出现短期的内需不振,因为内有楼市托举,外有外贸出口源源不断带来财富,中国经济对内需兴衰敏感度低。但如今,楼市走向不容乐观,而外贸在经历小阳春后,当下中国制造正面撞上欧美贸易保护,亦不容乐观。且前些年工业领域供给优化,提高了工业产能,故而急需为这些新增产能找一个出口,而这个出口,势必是国内市场。

当前,中国需要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振兴国内消费市场,即激活内循环。从经济学角度,一个人支出是另一个人收入,振兴消费是振兴经济的根本,从供需角度,产能增加叠加出口遇阻,势必需要国内市场消化本该出口的工业产能。从周期角度,提振消费能打破经济紧缩循环预期,消费不足导致需求收缩,需求收缩导致产能减少,产能降低就业和收入,收入减少预期导致居民储蓄,储蓄导致消费不足,循环往复,一旦形成惯性思维,就很难打破。

综上,需提振内需,而高层也看到了问题,但过往推出的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有限。其本意是设备更新优化供给,以旧换新优化需求,供需提振做大国内消费市场蛋糕。但这类政策早在2008年就已经实施过,如今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益降低,效果不佳,甚至不如消费券普及度高。所以,未来需要改变提振内需的手段,而新手段可能是:分配改革。

回顾历史,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质是打破平均分配,实现多劳多得的市场化分配,以市场机制解决效率不足的问题,而效率40年,难免出现贫富分化的问题,而纵观当前消费不足的问题,主因是低收入居民没有多余的消费能力。

最近刷视频再次刷到泰山挑山工,对泰山挑山工的记忆来自课文,然最近自媒体B太采访挑山工,一问才3000多/月,这样的收入,别说城市买房,养活家人都捉襟见肘。很多专家在喊鼓励农民进城接盘楼市,话说农民有这个实力吗?

现在的发达国家很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马太效应就是这么来的,一个追求效率的市场,最终必定会出现穷愈穷富愈富的内生性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解决了进入发达国家队列,解决不了进入拉美经济学教科书。

而解决贫富差距势必要改善分配,我国经济学家反对的东西很多,反对最低工资,认为企业会倒闭,反对削峰填谷的税收,认为富人加税会逃离,反对福利提高,说高福利养赖人,他们说得对,但发达国家中很多,有最低工资,有削峰填谷,有社会高福利保障,但他们依然是发达国家。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财富不会凭空产生,财富自来自两条路,一条是存量博弈,截富济贫是不同群体财富的此消彼长。另一条是增量博弈,财富产出效率的提升。换句话说,发达国家既需要削峰填谷,让财富更多分配到底层居民手上,又要依靠高科技公司,保持科技创新的动力,以生产力水平提升,制造业产业升级,来保证财富产生效率。结果是,你看美欧等发达国家,既依靠国内庞大的消费力发展服务业,解决最普通民众的收入和就业问题,又依靠互联网医药高科技增加GDP,这两点缺一不可,相反的案例如拉丁美洲,高福利的确有,但生产力没跟上,所以,阿根廷几百年了还是个农业出口国,既没有服务业就业也没有GDP。再比如印度,印度的婆罗门和普通民众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两个平行世界。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