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桐溪小蝉的新山水画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启幕

我见青山多妩媚——桐溪小蝉的新山水画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启幕
2024年05月14日 08:46 文化栏

2024年5月12日,桐溪小蝉个展“我见青山多妩媚”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开幕。展览由谢晓冬担任策展人,爱慕美术馆与云杪文化联合主办。

本次展览策展人、在艺&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从书法到绘画,从花卉到山水,桐溪小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当代艺术家,甚至可以说是被低估的一位当代艺术家。”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提及,“在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桐溪小蝉作品‘新’的一面,她在用一种花鸟的方式解读整个山水、人物、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表示,“中国传统文脉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展现日常化的状态。桐溪小蝉的作品,是深耕于积累传统涵养后形成的,在如今产业化的艺术生态里,她的这种自足与自在是其内心文化的重要呈现,她把水墨的意韵展现地淋漓尽致。”

爱慕集团总裁助理李思思表示,“小蝉老师的展览让我们看到女性艺术家身上的从容、淡定,令人由衷敬佩。”

本次展览聚焦桐溪小蝉创作的“新山水画”作品,展出包括“花卉山水”、“纪游山水”与“佛像山水”三个系列在内的三十余幅作品。全面呈现桐溪小蝉于过去十年间,在“新山水画”创作上作出的多种实践。

艺术家桐溪小蝉

“山水”不仅是一个绘画题材,更是承续千年的文化情怀。面对西画的冲击与传统水墨式微,从近代至当代,始终有艺术家坚持在审美意趣上回溯山水源流,同时在图式主题、笔墨技法等方面求索创新。由此诞生的“新山水画”,既丰富了水墨的形态,也重新链接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

如何让山水艺术在当代语境中持续焕发生命力,这是小蝉与艺术家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开幕当日还举办了“日常与玄想:山水艺术的可能性”主题学术沙龙,邀请艺术家隋建国;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与本次展览策展人谢晓冬,以展览为契机,共同探讨山水艺术的全新可能。

“日常与玄想:山水艺术的可能性”学术沙龙现场,右起: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艺术家隋建国,本次展览策展人谢晓冬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我见青山多妩媚——桐溪小蝉的新山水画

“山水”不仅是一个绘画题材,更是承续千年的文化情怀。面对西画的冲击与传统水墨式微,从近代至当代,始终有艺术家坚持在审美意趣上回溯山水源流,同时在图式主题、笔墨技法等方面求索创新。由此诞生的“新山水画”,既丰富了水墨的形态,也重新链接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本次展览呈现的正是桐溪小蝉于过去十年间,在“新山水画”创作上作出的多种实践。

桐溪小蝉的创作自1990年代起步于大写意花卉,初学吴昌硕,后法黄宾虹,逐渐建立了“信笔而出、童真自在”的个人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中,山水、花鸟、人物一直是并行的门类。近代以来屡有艺术大师尝试突破画科之囿,潘天寿将山花野卉与近景山水融合,黄宾虹运用山水墨法点染花鸟。桐溪小蝉接续前人的路径,从2008年开始将山水与花鸟相结合,逐渐在画面内容、视觉形式、笔墨语言上别出机杼。

此次展览精选桐溪小蝉近年创作的三十余幅“新山水画”作品,包括“花卉山水”、“纪游山水”与“佛像山水”三个系列。

在“花卉山水”系列中,她以夸张的比例放大花卉,让它们前所未有地超越山水成为画面的视觉重心。其中一类作品用花卉没骨法点染山水,施以灰色度的淡墨淡色,让画面统一在柔和的色调中,温润朦胧有氤氲之气。另一类作品取法黄宾虹又不拘泥,先用中锋线条勾勒山川花卉,后以短线与色彩取代皴法填充。在笔线用法上自由奔放、不惧涂改,浓重的线条与明丽的着色形成强烈对比,山水花卉各尽其美。

长风,46×35cm,纸本水墨,2015

安适,46×35cm,纸本水墨,2016

清梦,50×53cm,纸本水墨,2017

云起,50x50cm,纸本水墨,2015

“纪游山水”融山水、花卉、人物于一炉,日常现实与想象的自由世界相叠加,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些作品时空尺度别具一格,杂糅着俯视、仰视、平视甚至倒置的视角,在变幻的空间中展开叙事。她把对于家乡福建福鼎茂郁山水的记忆,自己北京的画室和书房全融合进画中,似真如梦,蔚然而成奇观。这让她的纪游山水成为一种情感寄托,传达出我们这个超级都市时代人们向往自由的心迹。

浮生,69x69cm, 纸本水墨,2014

独坐,50x100cm,纸本水墨,2015

暇日,50x100cm,纸本水墨,2015

夏日,27×108cm,纸本水墨,2018

摘花,28×71cm,纸本水墨,2018

2019年起,桐溪小蝉开始将佛像与山水相融合,创作“佛像山水”系列。此前,她长期研读禅宗典籍、醉心佛学,游历闽浙古寺名刹。感悟于丰子恺所绘“儿童画”一般的佛像,桐溪小蝉也把观音、如来画得神情喜乐、温暖人心。她还用乡野田园取代仙山云海,让佛像更加可亲可近。

飞天,43×65cm,纸本水墨,2019

花发,90×48cm,纸本水墨,2019

月满,90×48cm,纸本水墨,2019

桐溪小蝉对“山水”题材的执守,源于“林泉之乐”这一连亘古今的人文理想。她坚信水墨的超越性,在传达古典情怀的同时不忘回应现实。“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桐溪小蝉以自由的笔法、稚拙的趣味为山水赋予情致,蕴藉现代人的心灵。

桐溪小蝉

桐溪小蝉,又名小蝉,当代女性画家、诗人。本名张斌,生于福建省福鼎市。2005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邵大箴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